要闻

截至今年3月 2277孩童需福利局保护

(峇株巴辖13日讯)截至今年3月,共有2277名孩童需要社会福利局保护的保护,当中男童占804人,女童占1173人。

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副部长拿督斯里诺莱妮博士说,2022年需要社会福利局保护的孩童共有6770人,2023年需要该局保护的孩童则有7658人,而今年首个季度就突破2000人,人数有上升趋势。

她今日在峇株巴辖新邦里玛拿督翁国中主持2024年柔佛州“保护儿童倡导计划:关爱儿童”活动后,透露上述数据。

诺莱妮相信,这是因为有更多人出面举报这类案件,同时显示社会大众对保护孩童的意识已经提高。

出席者包括圣模那州议员兼柔佛州宗教务委员会主席莫哈末法立,以及柔州教育局局长莫哈末哈纳菲等。

视频推荐 :

 

 
 

 

反应

 

要闻

性犯罪80%受害者为孩童 去年激增至6415宗

(槟城18日讯)武吉阿曼性罪案、虐童及家暴调查组(D11)主任茜蒂甘希雅高级助理总监说,大马性犯罪案件在过去10年有持续上升迹象,去年激增至6415宗,其中约80%的受害者为孩童。

“相信这些数据外,还有更多还未报案处理的案件。”

她说,性犯罪案件多通过交友软件、网上游戏等平台作为媒介接近目标人物,这些网络平台也变成儿童性虐待材料(CSAM)传播的渠道。

“也有嫌犯在首次伤害受害者时录下视频,并以传播CSAM为由威胁受害者换取性行为。此外也有通过有影响力的人物包括,老师、公众人物、偶像等群体实施儿童性诱骗,对儿童进行性犯罪行为。”

网络平台成媒介

“这说明我国社会有一些将儿童作为实施伤害的目标人群,施害者通过暗网或网络平台接触孩童,现在网络平台已成为性犯罪传播的媒介,通过网络接触后,再引到现实中实施人身犯罪。”

她今早在“请尊重我的界限”儿童保护活动上指出,这当中也有案件属于家庭暴力案件,加害者以日常生活将受到威胁为由胁迫受害者不许报案,因而有些受害者可能在5岁就遭遇侵犯,但却在成年之后才立案。

出席活动者还包括槟城儿童保护协会主席拿督斯里纳兹尔等。

她强调,遏止儿童性犯罪活动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合作才能更好地推行。

“但对于儿童的心理、观念培养等方面仍需教育者、家长们配合完成。不幸遭遇上述行为的人们首先应该找到安全的地方、向相关单位及警方报案、收集犯罪证据及记录、获取相关医疗及心理支持。”

茜蒂甘希雅说,10年来有记录的性犯罪案达4万6124宗,去年更达6415宗,这只是性犯罪案件数据,并未包括失踪案、家庭暴力、身体虐待等案件,若综合起或超过5万宗。”

“很多受害者可能因社会观念,感到耻辱而不愿到警局报案,这也是为何社会中真正发生的性犯罪案件,其实远比数据记录的多。”

她指出,结合人口及其他因素,去年大马性犯罪案件数最高的州属是雪兰莪达1356宗、依序为柔佛728宗及吉隆坡675宗,槟州则记录了397宗。

茜蒂甘希雅说,家长及社会也要给予这类受害者支持、帮助受害者报案并获得医疗、保护受害者,及提高社区意识。当局及相关单位则将进行侦察及检控、与国内外单位合作调查、提高公众意识及进行综合预防措施。

瑟丽娜:社会应坚定保护

升旗山国会议员瑟丽娜说,儿童需要在安全、受重视及被倾听的环境下,才有可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敢于在遇到问题时及时求助。

“这需要社会各阶层坚定致力于保护儿童的福祉。”

“教育及儿童自我防范意识对保护儿童安全至关重要,同时也必须倡导系统性变革,包括,重新审视福利院监管方式等,确保儿童安全问题不被忽视。”

“当孩童有权设定个人界限时,这种自尊及意识的基础是预防虐待的基石,通过教导他们识别不当行为和寻求帮助,增强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

上述活动是由槟城儿童保护协会主办,国际兰馨交流协会槟城分会、Makchic及葛尼湾支持。

反应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