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丽哈:履行医生职责 调职不批也要照常报到

卫生部长扎丽哈出席在吉隆坡举行的2023年国家监管会议开幕。
(吉隆坡15日讯)卫生部长扎丽哈指,当局最近再批准了27宗的调职上诉,并呼吁那些在等待调职上诉结果的医务人员,照常去报到,为社区提供服务。
针对卫生部所安排固定职位(转正)的事务,她说,当局一开始接获1800多宗上诉,之前有332宗的调职上诉申请已获批准,最近又再批准了27宗的调职上诉。
“那么,其他(上诉未获批准)的,他们得去报到。所以,若在这之后有收到上诉,我们会再看(审核)。但若已到被调派的地方,先让他们安定下来。”
至于那些上诉不被批的,扎丽哈也劝他们在履行任务时,应考虑其作为医生与公务员的真正职责:“……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上诉完全被忽视,我们会再研究有哪些可能有道理(merit)的上诉,以便再次完善它们。”
暂停上诉审批程序
“也有可能一些上诉,第一有道理(merit),第二可能是他们申请的调职有空缺,我们将尽力协助或促成有关申请。”
她说,到目前为止,当局已进行3次上诉审批程序,虽然当局依然开放让医务人员提出上诉,但有关程序已暂停,以确保有关医护人员能够继续他们的服务。
部长今日出席在吉隆坡举行的2023年国家监管会议开幕后,对记者这么说。出席者还有卫生总监拿督慕哈末拉兹医生等人。
主题为“监管敏捷性,领航变革之风” 的2023年国家监管会议,是由国家药剂监管机构(NPRA)与马来西亚药剂师协会 (MPS) 合作举办的会议。
此次会议的举办是作为分享药品和化妆品监管领域最新发展和创新的一个平台,获得令人极鼓舞的反应,来自本地和国际制药领域监管机构、行业和利益相关者的630人参与。
透明监管医疗保健
扎丽哈致辞时说,在2021年,按价值和数量计算的医药业市场总额,分别为91亿8000万令吉和3亿900万单位。
她说,凭借如此庞大的价值与在市场中的重要地位,显然制药业不仅在国家的经济进步,也在医疗保健系统的增长与福祉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它对研究、创新、药品获取以及与公共卫生当局合作的贡献,是建立有弹性和永续的医疗保健系统的基本要素。
“通过关注患者的需求、支持加强医疗保健系统的举措以及采用可持续实践,制药业不仅对当地,而且也可对全球健康结果,产生重大和正面的影响。”
部长说,为了实现这目标,有必要促进医疗保健生态系统内,监管机构与行业之间建设性和透明的互动。
视频推荐:
扎丽哈:更具预测性高效 智能城市AI不可或缺

马吉德(左二)赠送纪念品给李瑾(右二)。左为依斯迈及右为诺里达。
(吉隆坡14日讯)联邦直辖区部长拿督斯里扎丽哈说,直辖区积极投资人工智能,让城市更具预测性、更高效并以公民为中心,从高风险的洪水预报系统,到公共区域建筑物实时能耗仪表板,人工智能不再是实验性的,而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也扩大数字工具的使用,来模拟基础设施性能和气候情景。这些技术将支持我们的环境、社会及监管(ESG)跟踪系统、改善服务交付并增强城市级决策。”
扎丽哈今早在2025吉隆坡上海气候行动论坛上说:“我们的指导原则很明确:人工智能必须服务人类,而不是取代人类。它必须维护道德、透明度和公众信任。
“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是一种形式,加强治理,并确保每个政策更明智、更快捷、更负责任。”
扎丽哈未克出席,讲词由联邦直辖区部总监拿督斯里诺里达代读。
出席者包括马中友好协会会长拿督马吉德、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李瑾博士、大马环境、社会及监管公会总会长谢国雄博士、TRX城市有限公司总执行长拿督阿兹曼、国际绿色趋势座舱有限公司首席永续官依斯迈。
她说:“除了能源和排放之外,我们还在重新思考我们的城市如何处理材料、资源和废物。我们必须转向恢复、再生和再利用的循环经济。
把循环性纳入政策
“在吉隆坡,我们正在推出多样举措,促进零废物社区、塑料回收、建筑材料再利用和电子废物增值。这些都是由数字驱动系统的支持和基于市场的激励。
“我们也把循环性纳入政策。我们的目标是做出永续的选择,对于利益相关者来说,更容易、更便宜且更具可扩展性。 循环性并不是更多地回收利用,而是将废物完全排除在系统之外。”
基设设计未考虑永续性
扎丽哈说,今天的主题是“通过人工智能和科技创新建设永续的未来”,它反映了气候危机的紧迫性,和技术提供前所未有的机会,解决这个问题,需酚大家大胆地一起行动。
她指出,虽然气候行动的必要性是明确的,但路径仍存在复杂性。
“城市充满活力,但也受到限制。我们继承的基础设施的设计并未考虑到永续性。我们的机构往往各自为政,融资机制不健全,无法与长期气候目标保持一致。
“在我们这样的发展中环境中,气候条件必须是与社会经济相平衡。我们无法落下任何人,但也不能无所作为。
“增长与绿色、紧迫性与包容性之间的平衡,是这个时代的决定性挑战之一。 我们还必须应对政策与执行之间的差距。”
扎丽哈说,许多气候计划在纸面上看起来不错,但在实施上却受到有限的数据、孤立的努力和政治短期主义的阻碍。为了改变,需要建设这座城市所拥有的综合的、可衡量的框架。
谢国雄列举国内一些企业在实施环境、社会及监管的案例。
“国油公司监测甲烷排放并提升上游效率;双威集团投资于智慧城市技术,利用人工智能优化建筑中的能源使用和节水措施;马银行通过环境、社会及监管风险分析筛选借贷者,引导投资流向永续企业;云顶种植利用无人机和人工智能,追踪森林砍伐并提升产量预测,支持更有效的土地利用与生物多样性管理。”
他说,人工智能也可助力红树林保护。大马拥有超过60万公顷的红树林,是碳捕获的重要生态系统,可以结合人工智能驱动的无人机来进行保护。
马中友好协会会长拿督马吉德说,马中必须团结一心,共同前行,以3P——地球、人类和利润——一种平衡的方法,确保环境管理、社会福祉,以及子孙后代的经济韧性。
他说,这一刻不仅是一个里程碑, 而是许多未来平台的预兆,这将推动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有意义的永续发展努力。
“今天的行动,完全符合马来西亚政府的国家议程,以及我们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国际承诺。它呼应了履行巴黎协定和追求2050年净零排放的共同目标。”
他说,吉隆坡上海气候行动的主要目标旨在促进气候行动交流,两市采取的策略,注重探索在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挑战上,最新科技创新及人工智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