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政治评论员反驳刘镇东 “政治炒作恐损马中关系”

报道:黎添华

(吉隆坡3日讯)“外交就是这样搞的!”

对于外交部长拿督斯里希山慕丁在访华行程上,以“大哥”称谓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这言论引起两极看法,其中国防部前副部长兼行动党柔州主席刘镇东就抨击,直言“外交不是这样搞的”。

不过,一些熟悉国际外交的人士则认为希山的做法没有不妥,认为这是正常外交。

他们反而认为批评希山慕丁者有政治炒作之嫌,恐怕只会拖垮两国关系。

政治评论员胡逸山博士向《南洋商报》分析,希山慕丁与王毅之间的互动,具备了国内外两层面的意义。首先是成功在本地亲中国的华裔群中取得一定的好感,但也不会得罪友族。

带来实际利益无不妥

“中国会带来投资,这对大马是好事,因此即使希山慕丁这样称呼,我想包括友族在内的国人也不会认为有什么太大的损失。”

他指放诸国际层面来看,希山慕丁的言谈若是能为我国带来更多实际利益,这并无不妥,毕竟国际之间的博弈中,国力较小的国家确实得面对这个现实。

胡逸山指出,国际上每一句话都经过斟酌,且具备一定的代价,若希山慕丁的用词会给我国带来更多益处,如投资、疫苗,甚至贷款等,反而是成功的:“何乐而不为?这是国际上的现实面。”

范清渊:这是礼貌

尼泊尔驻槟城荣誉领事拿督范清渊表示,希山慕丁之举是表现出一种亲切,反之刘镇东的贴文则更像是将外交课题炒作成攻击政敌的政治课题。

出任领事6年的他指出,他在尼泊尔时就多次与当地官员有亲昵称呼,这间中不计较尊卑长幼的做法,反而看重的是之间的情谊。

“这是礼貌,我们有时也称呼大家为‘兄弟’、‘老兄’。”

谢诗坚:与尊严无关

评论员拿督谢诗坚博士认为,以年龄来说,王毅比希山慕丁年长,称呼“大哥”并没有不妥,就算王毅比希山慕丁年轻,后者称呼王毅为“‘大哥”反而显得自己更谦卑,与尊严无关。

他认为这是礼貌,也显得自己谦虚:“中国是礼仪之邦,希山慕丁的表现没不当,更不应该与尊严混为一谈。”

他也分析,我国从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敦马哈迪医生,到丹斯里慕尤丁政府,至今已先后展延或取消多项与中国的合作项目,希山慕丁如今的举动无疑立刻拉近了两国的关系,表现可圈可点。

马哈迪也曾称兄弟

中国外交上曾多次与各国领袖称兄道弟,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就曾把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称为“政治上信得过的好兄弟”。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则曾经把中国与非洲称为“兄弟坚定站在一起”,而被中国誉为“最优秀外交官”之一的许孟水在非洲20年期间,与当地企业、政要打成一片。

另外,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曾谈及马新关系时,指“马新关系犹如兄弟”。

 

 
 

 

反应

 

财经新闻

刘镇东:三度整合经济 马新共创新格局

(新山21日讯)大马与新加坡携手推进的柔新经济特区,标志着两国第三次尝试深度整合经济,且此次合作更具现实意义,有望在当前全球经济重组背景下取得突破。

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在柔新经济特区联合商业与投资论坛开幕致辞时说,过去的两次尝试未能实现产业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其中,新加坡-柔佛-印尼廖内群岛(SIJORI)因新加坡转向中国苏州发展而逐渐边缘化;依斯干达发展区则偏向房地产与休闲经济,缺乏深层供应链整合。

全球贸易“以防万一”

“然而,当前的全球环境已发生剧变。全球供应链正从追求‘效率优先’的‘及时交付’(Just-in-Time)模式,转向注重‘风险控制”的‘以防万一’(Just-in-Case)模式。”

他说,多元化供应链和区域产业合作,被视为企业应对地缘政治风险的重要策略。

他说,柔新经济整合的必要性和互惠性前所未有。这不仅对柔佛和新加坡有益,也对大马、新加坡乃至整个东盟有积极意义。

他说,这次合作不只是“大马制造”,更是“由大马人创造”,马新双方正共同迈向以创新与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发展阶段。

“此外,打造东盟中产阶层至2045年是关键目标。这意味着更多人拥有可支配收入,推动区域内部消费,进而带动与全球其他地区的多向贸易。”

柔新经济特区被视为一次超越两国边界的重要经济试验。刘镇东呼吁,两国应以长远眼光规划发展路径,确保这次合作真正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并在动荡不定的全球局势中,为东南亚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能。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