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柔佛水灾缓解 雪兰莪与沙巴灾民增加

(吉隆坡12日讯)随着天气放晴,柔佛部分地区的水灾情况出现改善迹象,然而雪兰莪及沙巴部分地区的灾情仍有加剧趋势,灾民人数略有上升。

根据社会福利局“InfoBencana”灾情资讯系统数据显示,截至今日上午8时,雪兰莪受灾人数从昨日的873人增加至1191人,灾民分布在6个临时疏散中心,包括莎阿南3个、巴生2个及梳邦再也1个。

沙巴方面,纳巴湾(Nabawan)县灾民人数从263人增至383人,当地目前设有5个疏散中心安置灾民。苏县(Sook)则于今日凌晨4时45分在甘榜孟布鲁(Kampung Membulu)礼堂设立疏散中心,惟人数仍在统计中。

沙巴灾难管理秘书处指出,纳巴湾有多达28个村庄受水灾影响,部分居民被迫撤离。

相比之下,柔佛州的灾情略有好转。在斯里加丁国民中学(SMK Seri Gading)疏散中心的灾民人数从210人略减至203人。柔佛灾难管理委员会主席拿督阿兹米表示,所有灾民来自峇株巴辖一带,目前圣加浪河水位为3.16米,峇株巴辖河为2.30米,仍处于警戒水平。

 

 
 

 

反应

 

财经新闻

刘镇东:三度整合经济 马新共创新格局

(新山21日讯)大马与新加坡携手推进的柔新经济特区,标志着两国第三次尝试深度整合经济,且此次合作更具现实意义,有望在当前全球经济重组背景下取得突破。

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在柔新经济特区联合商业与投资论坛开幕致辞时说,过去的两次尝试未能实现产业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其中,新加坡-柔佛-印尼廖内群岛(SIJORI)因新加坡转向中国苏州发展而逐渐边缘化;依斯干达发展区则偏向房地产与休闲经济,缺乏深层供应链整合。

全球贸易“以防万一”

“然而,当前的全球环境已发生剧变。全球供应链正从追求‘效率优先’的‘及时交付’(Just-in-Time)模式,转向注重‘风险控制”的‘以防万一’(Just-in-Case)模式。”

他说,多元化供应链和区域产业合作,被视为企业应对地缘政治风险的重要策略。

他说,柔新经济整合的必要性和互惠性前所未有。这不仅对柔佛和新加坡有益,也对大马、新加坡乃至整个东盟有积极意义。

他说,这次合作不只是“大马制造”,更是“由大马人创造”,马新双方正共同迈向以创新与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发展阶段。

“此外,打造东盟中产阶层至2045年是关键目标。这意味着更多人拥有可支配收入,推动区域内部消费,进而带动与全球其他地区的多向贸易。”

柔新经济特区被视为一次超越两国边界的重要经济试验。刘镇东呼吁,两国应以长远眼光规划发展路径,确保这次合作真正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并在动荡不定的全球局势中,为东南亚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能。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