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米特工队行动 延至本月17日
赛阿布胡申:价格仍未缓解 半年内料又缺白米

(武吉干当29日讯)武吉干当国会议员拿督赛阿布胡申指出,由于进口白米价格压力仍未缓解,本地白米供应短缺问题预计将在6个月内再次浮现。
身为国家生活成本行动理事会(NACCOL)食品特工队主席的他表示,尽管进口白米价格已降至每公吨1万8000令吉,但市场零售价格依然居高不下。
“为什么本地白米价格没有下调?大家都知道进口白米的成本已降至每公斤1令吉80仙,而本地白米仍维持在每公斤2令吉60仙。”
他今日在武吉干当国会选区服务中心出席昌明促销活动暨开斋节庆典时强调,稻米及白米监管局及国家稻米公司应加强价格监管,防止不合理上涨。然而,当进口稻米价格下滑时,为何本地白米价格却未同步调降?
他认为,进口白米价格若无法进一步下调,本地白米短缺问题将难以解决,并指出补贴并非长久之计。
“政府已拨款1亿5000万令吉补贴,并由米厂与稻米及白米监管局额外提供2400万令吉,但这仅是暂时性措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监管局未提供名单
批发商需自找米厂
赛阿布胡申指出,尽管政府设下6个月的期限以确保本地白米供应充足,但批发商仍需自行寻找米厂,因为稻米及白米监管局并未提供相关厂商名单供参考。
“此外,小型米厂,尤其是土著厂商,仍在等待政府补贴,进一步加重其负担……政府承诺每10公斤白米补贴6令吉,但至今仍未支付。”
他也提到,批发商还需额外承担稻米及白米监管局对每包白米征收的15仙标签费用,进一步推高成本。
他还对部分零售商的销售策略表达担忧,指有商家因利润微薄,强制顾客购买其他商品,方能购买本地白米。
“这正是白米利润过低导致的现象。”
“因此,我希望能将准确的信息传达给关心国民生活成本问题的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以促使政府采取更有效的措施。”
对此,稻米及白米监管局总监拿督巴德鲁希山回应称,农业及粮食安全部已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并与国家稻米公司保持紧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