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被指涉洗黑钱 转账141万 妇女3年后才惊觉坠骗局

(怡保13日讯)退休华裔妇女遭假警以涉及洗钱及毒品案发出拘捕令,配合指示转账141万令吉,苦等3年后才后觉自己坠入电信骗局。

霹雳州总警长拿督斯里莫哈末尤斯里今日发文告指出,该名62岁的妇女来自华强园,于2020年3月27日,在住家中接获自称是快递员工的电话。

文告表示,对方指妇女有一个可疑包裹,并提供她“沙巴警察总部”的号码拨通确认,拨通后,假警指她涉及洗钱及毒品活动。

文告说,由于假警出示由法庭发出妇女名字的逮捕令,以致于她对此深信不疑。

“在双方周旋期间,她共与5名扮演不同角色的假警联系,她也向假警透露了私人银行户头及电子钱包资料,并根据指示,将钱转至多个户头。”

文告披露,妇女自2020年至今,一直等不到任何一名“警官”前来怡保与之会见,最近才惊觉坠自己陷入骗局,并于昨日报案。

“妇女共损失141万7019令吉84仙的现款和虚拟货币泰达币(USDT)。”

文告补充,警方正援引刑事法典420条文调查此案。



反应

 

东盟+

5年查抄200亿犯罪资产 狮城首推资产追回反洗钱

(新加坡26日讯)新加坡30亿新元洗钱案落幕,追回资产是该国对抗洗钱机制中的首要任务。新加坡推出首个国家资产追回策略,阐述如何剥夺犯罪分子的非法资金和资产、消除他们在这里洗钱的金融利益,并且把资产归回给受害者。

新加坡政府报告也指出,新加坡自2019年以来,共查抄60亿新元(约208.6亿令吉)洗钱等犯罪资产。

据《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总理黄循财26日早上在新加坡滨海湾金沙举行的国际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会议上,做出上述宣布。

他在致开场词时指出,金融犯罪是一场持续的战役,新加坡必须保持谨慎,不断做出改变以应对新的威胁。

黄循财说:“我国在对抗金融犯罪上采取强硬姿态。不过,零容忍态度不等于这类犯罪零出现。无论反洗钱机制有多严谨,不断寻找漏洞的犯罪分子还是能够规避。与此同时,确保这些措施不过于激进,并且不会不必要地阻碍正规活动和投资,也是重要的。”

他指出,新加坡在这方面采取以风险为导向(risk-based approach)的做法,将专注于了解金融界的哪些最新趋势和发展可能被犯罪分子利用,制定工具和法律框架,以让新加坡尽早揪出可疑人士和活动。

查抄归受害者与国库

据报道,新加坡在过去5年半里,共查抄60亿新元与犯罪和洗钱活动相关的资产,其中4亿1600万元归还受害者,另10亿元充公后上缴国库。为强化反洗钱和反恐融资制度,政府制定策略,从四方面严打这类罪案,追回非法资产。

新加坡内政部、财政部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26日联合发表新加坡首份《国家资产追回策略》(National Asset Recovery Strategy)报告,详细阐明追讨、充公及归还非法犯罪所得收益的基本方针。

三家机构通过联合文告说,全球洗钱活动日益复杂,非法资金在不同司法管辖区大量且快速流通,令受害者蒙受损失。新加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不时会被犯罪团伙利用开放的经济来洗钱,并使出新伎俩隐匿非法资产和资金。

《国家资产追回策略》报告共列出四大支柱,希望与国际、社会和私人领域合作,一同落实打击洗钱等犯罪活动。

首先,政府将追查非法资金来侦测(Detect)可疑犯罪活动;其次,通过及时扣押和充公来夺去(Deprive)犯罪分子的不义之财;第三,实现(Deliver)最大限度地追回资产,以便没收并归还受害者;第四,阻止(Deter)犯罪分子利用新加坡隐藏、转移或享受非法资产。

根据联合文告,2019年1月至2024年6月之间,我国从刑事和洗钱非法活动中扣押的资产总值60亿元,其中4亿1600万元已经归还受害者,另10亿元充公归国有,其余则还在调查或法庭审理中。

报告指出,资产追回是我国打击洗钱和其他犯罪活动的基本原则。“这发出了强有力的威慑信息,表明新加坡决心夺去犯罪分子的非法收益。这不仅可消除犯下金融类罪案的关键动机,也为受害者提供补救。”

审理复杂,洗钱案旷日累时,期间可能要花上巨额费用来维修保养扣押资产。政府也计划提出修正刑事诉讼法,以及贪污、贩毒和严重罪案法案(没收利益)法令的部分条文,允许执法当局在结案前向法院申请出售严重贬值或维护成本高的扣押资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