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近5万患者仅175肿瘤专家 大马癌症医疗资源短缺

(吉隆坡25日讯)我国正面临癌症医疗资源短缺的严峻挑战,尤其政府医院,难以应对日益增加的患者人数,这不仅导致病人需要更长时间等待治疗,也可能提高癌症死亡率。  

根据卫生部的报告,目前全国仅有175名肿瘤专家,而登记在案的癌症患者人数却高达4万8639人,医患比例达1:277,远低于国际标准。

国家癌症研究院(IKN)预测,到2040年,癌症患者人数预计将比2020年记录的数据再翻一倍,意味着每10名大马人中,就有一人将在一生中被诊断出患癌。  

尽管癌症病例不断增加,但卫生部属下的癌症治疗中心仅有9家,包括布城国家癌症中心、吉隆坡中央医院、槟城中央医院及沙巴妇女与儿童医院,资源明显不足。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公共卫生医学专家沙里法教授表示,当前的医疗体系无法满足癌症治疗需求,患者需等待预约时间过长,严重影响病人康复的机会。  

根据IKN数据,马来西亚最常见的5种癌症分别为:乳腺癌、大肠癌、肺癌、鼻咽癌(头颈癌)及肝癌。  

她呼吁政府采取更积极的措施,包括提供更多早期筛查计划,以便癌症能在初期被发现,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视频推荐:

 

 
 

 

反应

 

国际

中国专家首创AI模型 指导乳腺癌新一代用药

(北京11日讯)中国医学专家以人工智能(AI)构建首个可以指导乳腺癌新一代用药的模型,助力突破乳腺癌治疗瓶颈。

据中新社星期五(4月11日)报道,中国医学专家用人工智能方法构建了首个可以预测新一代抗体-药物偶联物——抗HER2 ADC药物疗效的实用模型。

HER2阳性乳腺癌这一亚型,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5%至20%。HER2即“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乳腺癌重要的驱动基因和预后指标,同时也是肿瘤靶向治疗的重要靶点。ADC为抗体-药物偶联物。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兼大外科主任邵志敏领衔团队,首次系统揭示了影响新一代抗HER2 ADC药物疗效的肿瘤空间特征。

邵志敏介绍,相较于传统化疗“大范围轰炸”的方式,ADC药物治疗就像是给“化疗子弹”(细胞毒性药物)加装了自动导航的“魔法”(单克隆抗体),将治疗药物精准传递至肿瘤组织内部,在实现精准杀灭肿瘤的同时,减少对正常器官和组织的损伤。

现有研究表明,不同患者对新一代抗HER2 ADC药物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其内在机制涉及复杂的肿瘤异质性和肿瘤微环境特征。不过,临床上对其敏感性标志物和耐药机制仍缺乏系统认识,也缺乏能够预测其疗效的实用工具来指导患者精准用药。

邵志敏的团队整合患者的临床病例特征等,应用AI方法提取和筛选关键变量,建立了能够预测新一代ADC药物的实用模型。邵志敏认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该类药物的敏感和耐药机制奠定了基础。

新闻来源:联合早报

反应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