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新村有104名“股东” 分割地契问题38年解决不了

在总地契名下,104“股东”村民皆面对转名手续问题。
(威南27日讯)成立“有限公司”购下新村地皮,威利斯里新村104“股东”村民与福利金失之交臂,还面对转名手续问题,因此,该村村民期盼州政府协助解决悬挂38年的分割地契事宜。
威利斯里新村是于1950年在马来亚英国殖民地政府在长达12年的紧急状态中设立的威南华人集居点之一,迁入的村民多数来自威利斯里山丘散居户,他们多数以种植甘蔗业维生。
该村村民于1985年推选3名村民,即郭盛伟,陈成加和袁雅章,根据马来西亚1965年公司法令,成立名为“威利斯里村有限公司”(Kampong Wellesley Berhad)的股份有限公司(Company Limited By Shares),由全村居民入股为“股东人”,以及组识董事会专司处理村务。
甫上任威利斯里村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的蒋沐村说,公司成立后,在前高渊国会议员拿督吴清德博士协助下,以每方尺1令吉向当地地主购下这块占地约10亩的新村地皮,过后董事会就着手处理土地分割地契。
他说,新村里共有104块屋地(Lot),其中有3间屋子被拆后让路发展,成为道路、电流转驳房和电缆路线。村内104块屋地包括华人和兴都教庙宇。
他是在周四上午接受媒体访问时,如此表示。在场者尚有村民袁春合。
“全村村民已签名同意让董事会进行分割地契任务,我上任后将延续这项任务,只是这工作进行38年无下文,加上处理手续费用庞大,因此,董事会希望州政府能协助处理,让村民住在自己名下的村屋。”

蒋沐村(左)陈述威利斯里村有限公司是为了村民福利而成立。右为袁春合。
每年承担2万元费用
蒋沐村指出,董事会每年须承担的费用约2万令吉,即8000多令吉土地税、每月275令吉会计师费用、律师费、土地测量师费和其他杂费等。
“董事会有根据村屋的面积来向村民征收土地税,但仍入不敷出。”
他认为,一旦土地分割地契完成后,村民居者有其屋地,威利斯里村有限公司的任务就圆满结束,而“股东”村民们各有地契在手后,也可顺理成章退出股份,让威利斯里村有限公司走入历史。
“希望在分割地契完成后,村民能享有政府的各样福利。”
他说,村内很多村民都不富裕,有些也贫困,但碍于在国家税务局内挂名为公司“股东人”,因此享受不到应有的政府惠民福利。

威利斯里新村于1950年在紧急状态下设立的华人集中区。
村民面对股份难转名问题
另一方面,蒋沐村也说,由于地契分割手续没有弄好,村民也面对屋子和股份转名程序冗长的难题,股东村民病逝后股份转让程序,有些也到了第三代转名程序问题。
他说,这些转名程序还必须三番四次前往布城有关政府部门处理。
视频推荐:
李政贤:提呈各村委候选人料2个月内成立村委会

李政贤(左)将村委候选人名单提呈予州政府地方政府部副主任诺丁(行动党照片)。
(文冬19日讯)民主行动党彭亨州主席李政贤于今早把行动党各新村10位村委候选人名单提呈给彭亨州地方政府部,以便让该部门审查候选人资格和尽快成立村委会。
李政贤表示,他是在本月7日接到州政府地方政府部的来函,要求他在本月20日之前将行动党各新村的村委候选人提呈到有关部门,以便审查资料,让行政议会批准通过,尽快立完整的村委会阵容。
他指出,州政府在今年2月只是通过了村长、秘书及财政的委任,而10人村委直到现在才提呈候选人,估计将在两个月内审批下来。
“虽然村委还没委任,但行动党籍的村长自受委以来就积极展开新村的各项工作,以及为协助村民处理民生问题,相信在委任村委壮大阵容后,服务工作会做得更全面。”
他表示,如果各新村村民需要处理民生问题的话,随时可以联络村长,以寻求他们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