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兆福再受委交长 欣慰公交仍由交通部管辖

(吉隆坡22日讯)交通部长陆兆福指出,在团结政府成立后,他重新受委为交通部长,最感欣慰的是看到2018年作出的一些改变仍获保留,其中一项最重要的部分是公共交通仍由交通部管辖。
他说,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实际上,过去无论是东马沙巴及砂拉越商业车辆执照局(LPKP),还是陆路公共交通委员会(SPAD)都是首相署旗下部门。
“交通部在SPAD(如今已改为陆路公共交通机构(APAD))的管辖可说是没有发言权的。”
陆兆福在接受“马来邮件”专访时指出,交通部之前在公共交通方面没有任何作用,不论是捷运、轻快铁或任何城市铁路,全由SPAD负责。
“而且,即使是巴士和的士的执照发放,也不曾在交通部管辖范围内。”
他表示,不过,后来所有交通事项被整合在同一个部门旗下,也让交通部终于成为综合所有交通的部门,从这个意义上说,2018年是交通部转型的分水岭。
他说,当(前任交通部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博士在2020年接任时,对方基本上延续了已存在的改革结构。
“当中有延续的,某些措施则是继续推行的,比如公共交通的月票,已在预算中安排好的,但有些政策和条例则被他取消,就在我离开后,其中一项是维修海底电缆的沿海贸易政策豁免权,这也成了一个课题,还有一些项目则被检讨。”
“这次重返交通部,某些决定并没有再次被推翻,其中一个典型例子是东海岸铁路计划(ECRL)工程。”
他指出,该项目经历了3次修改,本身在2018年领导交通部时,重新展开谈判,设法说服中方以不同的范围审查整个项目,以降低成本及改变路线,这是一个重大变化,但上届政府又做了一些修改,把它改回原来的样子。
“这次我们承诺不会有进一步的改变,因为有太多的干扰,而且不时改变也不切实际,这样讲导致项目永远无法完成,而且成本也会增加。”
他补充,捷运2(MRT 2)也沿用上述方案,不过,捷运3(MRT 3)则例外,因为该项目尚未获得批准,属于财政部核心管辖项目。
“我们期待捷运3的落成,因其属于正在进行的城市轨道项目,也是交通部管辖范围内的重要组成部分,”
陆兆福:重视长期合作 马中共享“亚洲价值观”

陆兆福
(吉隆坡12日讯)交通部长陆兆福强调,马中之间共享“亚洲价值观”,重视信任与长期合作,而非短视的零和思维。
“我的意思是,作为好邻居,有时候合作会得到更多。在当前环境下,我们更需要为世界带来积极氛围,这一点至关重要。”
他直言,随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访马,届时势必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大马期望中国继续保持开放的贸易经济体地位。我国也希望中国持续作为全球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并致力于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
陆兆福接受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专访时表示,大马今年担任东盟主席国,而习近平此时到访,相信将是我国最重要的访问之一,尤其在东盟峰会召开前,意义更深远。
“特别是在过去两周发生的一些国际事件后,我认为这次访问显得尤为关键,相信各界都非常期待习近平在大马期间的讲话。”
谈及当前国际局势日趋复杂,中国与大马等国之间的邻里关系将扮演何种角色?陆兆福指出,仅中国与东盟合计超过20亿人口,构成了一个庞大而潜力巨大的经济圈,因此必须积极推动发展。
他强调,东盟各国始终致力于区域合作,因为大家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和平稳定的世界中。
“东盟成立50多年来,一直以和平与中立为核心原则,我们不愿在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中被迫选边站。”
他直言,如今负面情绪太多了,此时中国发挥领导作用至关重要,并相信东盟将在构建未来关系方面给予大马最充分的合作和最充分的信任。
大马重视与各国合作
陆兆福说,大马一直重视与各国的合作,因为相信自由贸易能带动全球繁荣。
“作为一个小型经济体,大马是非常开放的贸易国,与所有国家往来合作,这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
面对部分经济体趋向保护主义,陆兆福指大马不会仿效,反而更应保持开放,深化与不同国家的融合与合作,包括进一步拓展东盟区域内部贸易。
他也指大马及东盟国家普遍将经济发展列为首要目标,因为大家最终所关心的是人民的福祉。
“我们希望在经济、基础设施及社会经济等方面取得更多进展,以提升人民的地位和生活水平。这理念也与中国领导层的愿景不谋而合。中国40多年前开放市场,成功在减贫与提升生活水平方面取得成果,也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
他相信在中国领导人持续释放积极信号下,若双方深化合作,将可共同迎向更美好的未来。
东铁项目已与中方达协议
针对主持人询及如何看待东铁项目在当前不确定局势的推进,陆兆福表明,东铁项目已与中方达成协议,因此相信不会受到干扰。
“我非常有信心,东铁项目将按时推进,目标是在2027年如期投入营运。”
他说,作为一个投资额超过500亿令吉的长期基础设施计划,东铁是大马最大的交通项目之一,在东盟国家中也属规模最庞大的计划,政府关注的是其对东海岸地区经济带来的长远转型效应。
“这不只是修建一条铁路,更是加强马中关系的重要纽带,而双方之间的信任基础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