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雪兰莪今年6625例·灵县最严重 嘉玛丽雅:6招抗黑斑蚊

(莎阿南31日讯)雪兰莪州政府高度关注州内的骨痛热症疫情,与各造联手采取6大措施向黑斑蚊说“不”,以阻止疫情扩展。

雪州公共卫生及环境行政议员嘉玛丽雅接受“当今雪州”访问时指出,骨痛热症在雪州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各方的关注和联手应对。

“州政府非常关注蚊症进展,并与雪州卫生局、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等采取了多项举措,当中包括提高骨痛热症醒觉运动、提供骨痛热症疫苗给雪州社区卫生志工(SUKA),以及在高风险区展开定期执法和监控行动。”

她说,其他的举措包括有策略性的喷射灭蚊雾、加强社区宣传和大扫除,以及通过SUKA举办的计划鼓励社区参与灭蚊运动。

嘉玛丽雅表示,对抗骨痛热症人人有责,呼吁各方,包括民众继续合作,各司其职,共同应对雪州骨痛热症问题。

另外,根据嘉玛丽雅提供的数据,雪州今年截至3月22日共录得6625宗骨痛热症病例,其中八打灵县居高,共有2549宗。

排在第二和第三高的县区分别是巴生县1299宗和乌鲁冷岳县971宗,接着是鹅麦(723宗)、雪邦(361宗)、瓜拉雪兰莪(340宗)、瓜拉冷岳(221宗)、乌鲁雪兰莪(133宗)和沙白安南(28宗)。

蚊症增加与天气有关

此外,嘉玛丽雅解释,蚊症病例增加是与气候和复杂的病毒学因素息息相关,这包括不稳定的降雨模式、极端天气和骨痛热症病毒血清型的变化。

她说,马来西亚正在经历来自中度至强度埃尔尼诺现象的长期影响,导致环境温度上升介于28°C至34°C。

“这种温度加剧黑斑蚊体内的潜伏期(外部潜伏期)内的病毒,从而提高蚊子将病毒传播给人类的能力,尤其温度升高也延长蚊子的寿命,并增加了叮咬活动。”

她指出, 从2024年底至2025年3月,降雨不均且持续不断,导致出现许多积水区,尤其出现在建筑工地、废弃物品和堵塞的排水沟中。

“上述情况导致埃及黑斑蚊加速繁殖,特别是在人口密度的城市和郊区。”

她说,卫生部也发现骨痛热症的病毒血清型已经出现变化。一旦新的血清型成为主导,人民对该血清型的免疫水平较低,继而导致感染病例增加,患上骨痛热症的风险也会随之上升。

“这种情况使得要控制骨痛热症疫情会更加具挑战性。”

嘉玛丽雅表示,州政府拨款给各地方政府采取虫害防治操作(PCO)模式以控制州内的骨痛热症,包括消灭黑斑蚊孑孓、清除黑斑蚊滋生温床和喷雾。

“我们也希望在展开上述预防活动期间,社区民众也能共同响应。”

她说,地方政府也受促与SUKA团队在骨痛热症黑区展开大扫除活动,以解决黑斑蚊滋生温床的问题。

 
 

 

反应

 

要闻

西海岸大道近全面通车 有助纾缓佳节车流

报道:余佩妮

(八打灵再也28日讯)全长233公里的西海岸大道(WCE)已几近全面通车,在即将来临的开斋节长假期间,将有助纾缓高车流量带来的压力。

目前仅剩4个路段仍在建设中,预计2026年底前竣工。

这条高速公路为驾驶者提供了一条更快捷的替代路线,可绕过霹雳怡保直达太平,并进一步前往槟城及北马,大幅缩短行车时间。

西海岸大道自2019年起分阶段通车,霹雳通车路段包括2019年5月31日(半港至安顺)、9月23日(力桥至章吉遮明、章吉遮明至木威);雪州通车路段是2019年12月10日(武吉拉惹城南部至北部)、2023年11月12日(武吉拉惹城北部至亚参爪哇)。

最近三次通车分别于2023年3月12日(太平南部至木威)、2023年8月31日(万津至南巴生谷大道)、2024年1月22日(南巴生谷大道至莎阿南大道)开放相关路段。

目前,霹雳州路段已全线通车,而仍在施工中的4个路段皆位于雪兰莪,分别是: 

●南巴生谷大道至斯里安达拉斯

●斯里安达拉斯至联邦大道

●联邦大道至新北巴生海峡绕道

●亚参爪哇至丹绒加弄

无缝衔接南北大道等要道

西海岸大道有限公司发言人向《南洋商报》指出,斯里安达拉斯至联邦大道的路段虽已完工,但因地势较高,需配合南巴生谷大道至斯里安达拉斯段完工后同步开放,确保行车安全顺畅。

西海岸大道(E32)起点位于雪兰莪万津,终点衔接霹雳太平的章卡遮令收费站,并可直接连接南北大道。

此外,该高速公路还无缝衔接南北大道、南巴生谷大道、新巴生河流域大道、新北巴生海峡绕道、吉隆坡-瓜雪大道及莎阿南大道,共设21个衔接出口,进一步提升全国道路网络的便利。

西海岸大道是一项私营化项目,由政府批准并交由西海岸大道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及营运,采用“建设、转让、转移”模式运作,预计在未来5年内全面完成。

视频推荐 :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