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10天建医院 欲速可达/夏庭

留英学者陈日佳博士在他的近作《欲速则不达》一文中,力挺欧美及日本等国的“慢生活”价值观。他同时嘲讽中国因一味追求速度而付出沉重代价。

的确,若凡事盲目追求速度而罔顾效果,不出问题才怪。就好比时评人之为文,只一味追求尽快发表而疏于甚至懒于查证,以至天马行空,偷工减料,甚至无限上纲乃至于胡言乱语,毫不出奇。



陈博士夫子自道:“对于做科研工作来说,追求速度更是大忌,俗语有言:欲速则不达。我经常要求学生严谨跟着实验步骤,绝对不能为了速度或‘快点做完’偷工减料”。

其实诸如“饱汉不知饿汉饥”、“被人卖了还帮忙数钱”才是俗语,“欲速则不达”并不是俗语,而是孔子的一句名言,语出《论语·子路》篇。网络发达的时代,动动手指头上网查证一下以免误导读者,野叟村夫如我尚且懂得,大学教授兼国际科技高才反倒不懂? “严谨”非仅适用于学生吧?

陈博士揶揄“10天内可以建成一所医院的‘中国速度’”,认为这无异于“开学前赶功课”。

“如果中国政府在李文亮医生吹哨之刻马上快速通报世界卫生组织,并积极防疫,到最后还必须要10天内建成医院吗?”

先谈谈李文亮医生“吹哨”的事。李文亮医生发现疑是SARS病例后(那时他怀疑SARS卷土重来),发微信提醒他的几位医生朋友注意防护,不料信息被外传并惊动武汉警方,以至李文亮及另7人被警方训诫一番,要他们在“训诫书”上签字盖手指印。李文亮医生不幸染病逝世后,武汉警方的做法广受抨击,要求言论自由的呼声为之汹涌。



李文亮医生无疑是诚实、尽责、爱友和有担当精神的好医生,他提醒朋友完全出于善意,他还期许自己病愈后即参加抗疫大军,可惜壮志未酬!

新冠病毒“狡猾”

有一种看法认为,在李文亮提醒他的医生朋友注意防护的同时,武汉疾控中心已在调查新冠病毒的事,但那时还不晓得这究竟是什么病毒,也不知道这病毒可以长时间潜伏人体内并通过无症状传播,李文亮当然也不知道。这是前所未有的,也是最可怕之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李文亮的相关信息被海量传播,谁也无法保证不会造成更大恐慌,以至人们竞相逃离武汉甚至湖北省,并远超武汉封城前的500多万人。果真如此,后果才真正不堪设想!

李医生不幸去世已一个月,全球多少顶尖医学专家及机构日以继夜地研究?至今新冠病毒的神秘面纱、其起源地及致病致死原理都还未能完全被揭开,可见这个新型病毒有多厉害及“狡猾”!

新冠病毒如此凶险,潜伏如此之深,传播能力如此强大,这根本就是一场殊死大战。

无形的大敌当前,十万火急的情况下,行动速度攸关生死!危急时刻还大谈什么“生活素质”、“放慢脚步”、“计划”,从上餐馆到看医生甚至理发都“离不开预约”, 我很怀疑新冠病毒和阎王有这么高的“素质”,要招人去还得看有没有“计划”和“预约”。

如果新冠病毒那么容易对付,发达国家如日本、意大利和新进的韩国此刻就不会被它搞得如此被动和难堪,更何况已经有中国的宝贵经验可资借鉴。

人们惊叹中国可以在10天建成一所拥有近千张病床的医院,并不仅仅是因为其建设之神速,更由于其设想之周全、防范之绵密、设施及设备之齐全、各方配合之紧密,总之一句话:效率超高!效率当然包含速度。

随着火神山、雷神山等医院之火速建成,以及众多方舱医院的成功改建,当然更少不了全中国数十万甚至过百万医护人员在各省市不分昼夜不避艰险,在抗疫第一线与病魔作殊死战,再加上比汶川大地震那时规模更大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短短一个月就把这场突如其来的致命肺炎燎原大火硬生生的压下去,否则的话,后果真的真的不敢想象!

西方发达国家不注重速度是假的!他们的导弹和战斗机的速度你追我赶谁都不想落后,超级电脑的运算速度闪电般翻新翻新再翻新,功能也超乎想象的日愈强大。

最后,让我们为高效且利惠民生特别是救急救命的速度点赞,不管是不是在中国。

 
 

 

反应

 

言论

不让医院上市太荒谬/梁仕祥

现在聊这个议题已有些迟,因为新闻首次刊出时已经是约1个月前的事。当时我就已经有些不吐不快的感觉了,但之前一直专注在写与雇员公积金有关的文章,现在就回来探讨这个建议的可行性。

事情源自于3月初,一位执政党国会议员在国会下议院辩论时建议,马来西亚应效仿韩国禁止医院上市,以免私立医院过度以盈利为导向。

该名议员称,医院收费太贵,是因为私立医院都是以盈利为目的,并且都在大马交易所上市,需要每3个月向股东汇报盈利情况,因此必须提高价格赚取高利润。

政客财经素养待改善

看完这名议员的论述后,我的脑海当下闪过两个字——荒谬。我甚至有些震惊,为何这番错漏百出的言论会出自一名国会议员之口。加上之前的大马机场私有化事件争论,看来国内政客的财经素养真的大大地有待改善。

先反驳所谓的“上市私立医院过度以盈利为导向”论述。首先,作为一家企业,以盈利为导向是天经地义之事,这与公司上市与否无关。除非它是非盈利组织,或者创业者是大慈善家,愿意亏本营业。

事实上,许多非上市企业的盈利能力甚至不亚于上市公司,包括私立医院也不例外,只不过它们的财报不需要向大众投资者报备,媒体鲜少报道而已。

有的老板因为公司盈利实在太过可观,还不舍得割让股权让赚钱的生意上市被他人分一杯羹呢。

按照这名议员的逻辑,那未来要遏制高房价,是否也要禁止本地产业发展商上市,以免它们“过度以盈利为导向”?为了避免高电费的出现,国家能源(TENAGA)是否就不应该挂牌?

接下来说禁止医院上市的坏处。如果真的执行这个荒唐的政策,唯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未来本地股市将只剩现有的数家私立医院企业挂牌,包括IHH医疗集团(IHH)、柔佛医疗保健(KPJ)和TMC生命科学(TMCLIFE)。(应该不会强迫现有几家也退市吧?不然就是天大的笑话,对本地市场名誉造成严重伤害)。

形成不公平竞争情况

若以后只有这些私立医院能向本地股市融资,这会形成不公平竞争的情况。上市公司比起非上市公司具备更多融资管道,未来扩展自然更占优势。

久而久之会让强者恒强,甚至形成寡头垄断的局面,让原本有意进入医院行业的新业者打退堂鼓,选择变少的消费者将深受其害。

再来,大马能禁止私立医院在国内上市,但不能阻挡它们去国外挂牌呀。到时这些企业去邻国新加坡上市,吸走本地投资者的资金之余,然后在医院收费上继续对大马人毫不留情,便是双重损失。

总的来说,禁止医院上市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无法解决本地医疗费用高昂问题,反而可能会让情况雪上加霜。政客若真有心要解决此事,倒不如建议政府在实行针对性补贴后加大卫生部预算,或者设法通过税务优惠吸引更多医疗供应链业者来本地设厂还更实际。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