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车梦”背后的隐患/黄春鑵
近年来,我国社会上不断传出一些人虽然收入不高,却依旧渴望拥有豪车。他们当中,有人在经济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仍想购买远超自身薪资水平能负担的豪车;也有人选择身兼数职,试图用微薄的收入负担起梦想中的名车。这种现象在当前的社会中,尤其是在年轻人群体里,日益普遍。
汽车作为最便捷的代步工具之一,已成为我国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近年来人们对汽车的看法已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将汽车视为单纯的代步工具,对其功能与外观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也造就了不少人想要购买功能更先进、价格更昂贵的车型。
这是因为很多人已将汽车视为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认为开好车更有面子。即使收入有限,难以承担车贷,也还是希望拥有豪车。
例如,去年10月,一位汽车销售员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说,有位顾客希望购买一辆价值约31万令吉的马赛地,但其月薪仅为3000令吉,根本无法承担车贷。这也让该销售员感慨当代年轻人太过奢侈。实际上,这种“豪车梦”背后隐藏着不少隐患。
沉重车贷高昂保养费
首先,若购买与自身经济能力不匹配的豪车,首先面临的就是沉重的车贷。虽然贷款可暂时缓解资金压力,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每月高额还款。
车价越高,贷款额度越大,负担也越沉重。如果连续3个月无法偿还车贷,车辆就有可能被银行收回。
如此一来,不但豪车梦破灭,还可能被列入银行黑名单,日后申请贷款或找工作都可能受到影响。这种“得不偿失”的结局,只会给生活增添更多不便。
其次,购买豪车还需面对高昂的维修与保养费用。许多豪车的维修成本远高于一般车型。
例如,马赛地或宝马等豪车,其零件精致昂贵,部分甚至需要从国外进口,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借买豪车包装形象
相比之下,中产阶级常用的丰田或本地第二国产车,其维修费用较为亲民。
因此,那些经济原本就紧张的人,在负担车贷之余,还得额外承担维修、保险与油费等开销,容易陷入更深的财务困境。
此外,还有不少人受到社交媒体或身边人的影响,在明知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仍盲目追求豪车。有些行业,如保险业或房地产,经纪人会因为同行的影响而选择购买豪车,借此包装形象,提升客户的信任感。
笔者曾听朋友提及,有些人正是抱持这种“投资形象”的想法才咬牙购入豪车。然而,一旦计划失败,收入未能提升,最终只会因为难以偿还车贷与相关开销而陷入困境。
总而言之,虽然许多人都有拥“梦想豪车”的愿望,但仍应量力而行,谨慎决策。豪车并非生活必需品,没必要为了一时虚荣而让自己承担不必要的苦果。凡事三思而后行,才能避免掉入财务陷阱,让生活更安稳踏实。
【南视界】退休族别开这5种车 当心赔钱又伤身
退休后换车,许多人希望选一辆既舒适又符合需求的车,但专家提醒:有些车虽看似吸引人,却可能给退休族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影响身心健康。以下是专家列出的5种退休族应避免购买的车,赶紧了解一下,避免买错车,损失更多!
首先是离地过高的车,比如大型SUV或升高卡车。这些车进出不方便,特别是对于年长者来说,长期上下车可能对关节和髋部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影响行动能力。建议退休族选择高度适中的车辆,避免给身体带来负担。
其次,豪华车也不是退休族的最佳选择。虽然豪车外形吸引人,但高昂的维护和保险费用可能让人入不敷出。而且,豪车通常动力过强、操控灵敏,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能很难控制,反而增加事故风险。
第三,高维护成本的车也不推荐。某些车款虽然可靠,但修理和维护成本较高,尤其是电动车,由于车重较大,换胎频率较高,这样的车长期下来开销不小。退休族最好选择维修便宜、维护简单的车型。
接下来是高保费的车。豪车或新车的保费往往较高,退休后不如选一辆保费较低的可靠车,既能省钱,又能享受轻松的出行体验。
最后,安全性低的车一定要避免。退休族选择车时,安全应当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买车前一定要查询车款的安全评级,确保驾驶时更加放心,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其他道路上的行人和司机。
总的来说,退休族在选车时应注重安全、舒适和经济性,避免选择那些可能带来额外费用和身体负担的车型。正确选择车辆,不仅能让退休生活更加轻松愉快,还能保障自己的健康和财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