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死刑变无期徒刑/许世平
一则有关“台湾新竹轮胎店纵火案”的国际新闻:兇手纵火烧死8名亲人,包括妻子、母亲、妹妹、大嫂、侄女,及3个小孩;二审由死刑改判为无期徒刑,引发社会舆论哗然。
法官是基于“嫌犯自首”、“显露懊悔”,而酌量减刑;死者家属却无法接受,悲泣控诉“法院救的是恶魔”。
根据案情,凶手是因债务、分家产不果起争执,结果纵火烧屋泄愤,酿成惨剧。
现在法院却撤销原死刑判决,让凶手逃过死刑,网民更是纷纷怒喊,对“废除死刑”的问题再引起议论。
公正裁决终结纷争
支持废除死刑的人认为,那是为了避免错判的冤案;有说全球有170多个国家没有实施死刑,只有极权专制的政府才会实施死刑,还说,“死刑不能阻止犯罪”。
当然,反对废死的人却说,还须真正考虑到遇害死者的“人权”,也要保障死者家属的权利;因为只有公正的裁决,才能终结纷争,发挥舆论的教育作用。
一命抵一命的死刑,虽然看似残忍,却公正及符合正义。
在法治社会,为了避免冤案,要追缉真凶,还一定要能掌握确凿证据,就算抓到凶手,以谋杀罪状提控,都要严格遵循法律程序。
此外,还要经过冗长的审讯程序,控辩律师要反复交叉质证,陈述观点和疑点,严密举证,法官在确认事实后才能作出公正的判决,才能对凶手依法治罪。
司法懦弱民众失信
然而,善良且懦弱的司法机构, 却将死刑界定为不人道的恶法,看不到涉案者的狡黠阴险,最后还纵容了恶人的作恶多端。
其实,只有法律的公正,才能得到信任;要是判决不公正,就无人服判。
只有法治严谨和法则严明,才有公正的司法仲裁,才能有秉持公正、无畏无私、有良知的真正法官,才能受到信赖。
懦弱的司法势将破坏法治,法治没有了权威,会让民众失去对法律的信任,更没有了教诫和诲人的威慑作用。
视频推荐:
前死囚白坐48年冤狱 获赔642万创日本纪录

(东京27日讯)曾遭控于1966年在静冈县杀害雇主一家四口、被判死刑并关押近48年的日本前死囚袴田岩,是全球服刑时间最长的死囚之一。
去年经历重审后获判无罪,静冈地方法院24日裁定,日本政府须向现年89岁的袴田赔偿共2亿1736万日元(约642万令吉),创下日本刑事补偿金额的新高。
袴田岩为前职业拳击手,1966年在该县一间味噌工厂任职时案发。警方一年后在工厂味噌桶中发现5件染血衣物。袴田于1968年被判死刑,遭单独关押长达数十年。
2014年,辩方提出DNA鉴定结果显示,该衣物血迹与袴田不符。2023年案件重审,法院去年9月26日裁定,侦查机关捏造关键证物,导致错误定罪。
袴田被非法拘禁共47年7个月,其中约33年在死囚牢房中度过,依法每日补偿1万2500日元。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