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担忧的大马基建/潘政麟

2024年8月,一起发生在吉隆坡市中心的突发事件再次引起了公众对于马来西亚基础设施状况的关注。
一名48岁的印度女游客在印度回教堂附近步行时,不幸遭遇地面突然塌陷,跌入一个深达8米的地洞中。这一事件在经历了1至2星期的挖掘抢救之后,最终不了了之。
今年10月,马六甲道路出现坑洞,让附近居民人心惶惶,且周围的道路也一直在不断下沉当中。
这些事件不仅暴露了马来西亚基础设施的老化问题,也引发了人们对城市排水系统和公路维护的广泛关注。
马来西亚作为热带国家,时常会下大雨。
吉隆坡地处洼地,因此在雨季时面临的考验更加严峻。
首先,现有的基础设施能否应付大量雨水是一个关键问题。如果排水系统不足或老化,很容易引发水灾等灾害。
今年早些时候,柔佛州的新山地区就因为暴雨而出现了道路积水的现象,影响了车辆通行。此外,诗巫市的低洼地区也经常遭受水患困扰。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也反映了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滞后。
提高城市抗洪能力
为了缓解排水问题,当局需要投入更多资源改善排水设施,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然而,马来西亚的下水道管道非常复杂,政府机构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梳理全部情况并进行维修维护,仍是一个疑问。
今年8月的一场豪雨导致甲洞多地发生闪电水灾,超过40辆轿车被淹。甲洞居民怀疑是相关单位关闭了位于甲洞中央花园旁的克罗河(Sungai Keroh)水闸,导致大量洪水倒灌所致。实际上,此水闸的目的据说是为了阻止大量河水流入吉隆坡市中心。
吉隆坡的发展已经有一段时间,自然会导致基建设施复杂、难以处理等问题。但“弃车保帅”的做法并不是最终解决方案,尤其让平民百姓遭受无辜损失!
马来西亚的公路状况同样令人担忧。不少道路由于超载车辆的频繁通行而变得坑洼不平,严重影响了行车安全。
根据统计数据,仅在巴生英达岛大道就有许多重型车辆违规上路,导致路面损坏严重。这种状况不仅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也加重了道路维护的成本。
加强监管超载车辆
为此,政府应当加强对超载车辆的监管力度,同时加大对公路维护的投资,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与畅通。
人民在使用高速道路时支付了大量的过路费用,但高速公路的道路状况始终令人担忧。例如,时不时仍然有坑洞出现,或者在早晚高峰时段进行道路维护。
对比新加坡、中国等国家,他们的道路甚至不需要过路费,但为何他们的道路鲜少需要维护且很少出现坑洞呢?
虽说马来西亚车主超速是一个问题,但无可否认的是,大马的道路仍然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大马稀土引关注/潘政麟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稀土作为关键原材料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们在新能源、半导体等热门科技领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马来西亚境内优质稀土矿的发现,这个东南亚国家一跃成为全球第四大稀土储量国,其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的地位也因此得到了显著提升。
2023年,马来西亚宣布发现高储量的非放射性稀土矿藏。这一发现不仅改变了该国在全球稀土市场上的地位,也为其实现经济多元化提供了新的契机。
据统计,这些新发现的稀土矿产价值高达1780亿美元,无疑为马来西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潜力和发展空间。
美国急寻替代供应商
然而,随之而来的环境挑战也不容忽视。如何在开发资源的同时有效保护生态,成为马来西亚政府面临的一大课题。
长期以来,美国对中国稀土供应的高度依赖使其在全球地缘政治博弈中处于不利地位。
为了减少这种依赖,美国正积极寻找替代供应商,并加强本国稀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此背景下,马来西亚凭借其丰富的稀土储量和相对稳定的政经环境,自然成为美国重点关注的合作对象之一。
对于美国而言,与马来西亚建立合作关系,不仅有助于缓解对中国的稀土依赖,也能通过技术交流与投资合作,提升自身在稀土加工领域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欧盟也在密切关注马来西亚的稀土产业动态。面对中国在稀土市场的主导地位,欧盟同样希望实现供应链的多元化,以保障自身的工业安全。
做为东盟的重要成员,马来西亚地理位置优越,工业基础相对成熟,是理想的合作伙伴。
此外,马来西亚在国际事务中坚持中立立场,这使其能够与各方保持良好关系,在稀土贸易中“左右逢源”,从中美欧等多个方向获取利益。
地位提升树立形象
随着美国和欧盟将目光投向马来西亚,马来西亚的国际地位也随之提升。一方面,通过积极参与全球稀土产业链,马来西亚有望吸引更多外资和先进技术流入,进一步推动本国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这也为其提供了一个参与国际事务、展示国家形象的新平台。例如,在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上,马来西亚可以通过分享其在稀土开采和加工方面的环保经验,树立负责任发展中国家的形象。
综上所述,马来西亚因其丰富的稀土资源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要真正实现从资源优势到经济优势的转变,仍需跨越多个挑战,包括环境保护、技术创新及国际合作等问题。
未来,随着全球对稀土需求的持续增长及各国竞争的加剧,马来西亚若能妥善应对上述挑战,势必将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同时,坚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深化与各国的合作交流,将是马来西亚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