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体面生活是国民应得权利/南洋社论

近年来,马来西亚城市地区的体面生活基本开销节节攀升。

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以一家四口为例,在巴生谷、新山、芙蓉、马六甲等城市,月度基本开销普遍超过5000令吉,部分地区甚至高达6490令吉。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城市化的成本,也揭示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对中低收入家庭的冲击。

政府目前参考体面生活基本开销数据实施针对性补贴计划,这是一项积极尝试,但仍需更精准、更全面。补贴应集中于基本民生需求,如食品、电力和燃油,特别是针对低收入(B40)和中等收入(M40)家庭。

此外,补贴政策应动态调整,与通货膨胀率挂钩,以确保覆盖面和补贴金额能及时适应物价波动。

优化公共资源配置

同时,政府可通过优化公共资源配置,降低与补贴相关的行政成本,使更多财政资金直接惠及家庭。对于乡区家庭,尽管体面生活开销较城市低,但仍需关注能源、交通和教育开支,确保社会公平。

居住成本是体面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城市房价和租金居高不下,加剧家庭的财务压力。政府应通过加强对房地产业的监管,防止投机行为导致房价虚高,同时增加可负担房屋的供应。

此外,推行“公共住房及租金控制”模式,确保中低收入家庭能够以合理成本获得优质住房。监控现有租赁市场,防止租金飙升,也是一项重要措施。

食品价格是开销的重要部分,其波动直接影响家庭预算。政府应在食品生产和分销链中加强管控,确保市场供应充足。

例如,通过扩大农业补贴,支持本地粮食生产,减少对进口食品的依赖。同时,打击囤积居奇和价格操控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城市交通成本也是影响生活成本的关键因素之一。政府应继续推动公共交通网络的扩展和升级,并提供更多交通津贴,鼓励公众使用更经济的交通方式。

联手国行抑制通胀

通货膨胀是推高体面生活开销的主要推手之一。政府与国家银行应加强合作,通过合理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胀,例如控制利率增长,稳定货币供应量,防止价格过快上涨。

体面生活不仅仅关乎消费支出,更关乎收入增长。政府应制定长期经济规划,吸引高附加值产业投资,为劳动者创造更多高薪岗位。

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强化劳动者权益,确保收入增长能够追赶生活成本的上升速度。

此外,通过教育投资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竞争力,为家庭提供更稳定的经济保障。教育普及还能在长期内缩小城乡差距,减少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我们认为,体面生活的定义远不止于满足基本需求,而是追求一种有尊严、有保障的生活方式。

面对当前城市生活成本高企的挑战,政府必须在短期内采取精准措施,稳定民生开支;同时在长期内通过收入增长、产业升级和教育投资,为家庭构筑更牢固的经济支柱。

唯有如此,人民才能真正享受经济发展的红利,生活在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包容普惠的社会中。体面生活,不应成为奢侈品,而是每一位国民应得的权利与期盼。

视频推荐:

 
 

 

反应

 

言论

巧立名目向百姓要钱/南洋社论

首相署(联邦直辖区)部长扎丽哈医生日前在国会透露,根据国家基建公司在2020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由于交通拥堵问题,我国每年面临高达200亿令吉的损失。

政府目前正在研究收取“交通拥堵费”,预计可使吉隆坡,特别是对于中央商业区(CBD)的拥堵程度降低20%,这个措施可以为国家节省200亿令吉因交通拥堵而造成的损失。

普罗大众的印象中,政府在某方面出现问题或所谓的损失时,一定会推出一些新的措施或政策来合理化损失或所谓的亡羊补牢。交通拥堵造成国家损失200亿令吉,确实是国家的大问题,但政府要实施拥堵费的举措,那是头痛医脚,制造更多的问题。

每年200亿令吉损失不是小数目,但吉隆坡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很明显,从规划的落后、基础设施及维修保养,反映了政府管理部门的低效率。吉隆坡开埠历史悠久,早期的城市规划缺乏前瞻的构想,给急速发展的吉隆坡带来巨大的后患。

吉隆坡公共交通规划的不足,人人必须买车代步,而道路建设未能有效疏通车流,抽再多的拥堵费,拥堵依然还是拥堵,可怜的人民百姓,却增加一笔莫名其妙的开销。

今年7月,我国的电费即将调涨,虽然政府表示仅涉及工业领域,85%家庭不会受影响。电费涨幅约14%,政府的收入增加,可以作为学校、医院等发展项目的拨款。实际情况却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受苦的同样还是无辜百姓。

人民生活负担沉重

今年中,RON95汽油补贴的调整也势在必行,民众对政府的决定忧心忡忡,生怕原已沉重的生活负担百上加斤。政府不断强调,我国对富人和外国人的添油政策“过于慷慨”或是“缺乏智慧”,让他们享受着40%的RON95汽油补贴。新的调整措施下,85%的普通民众不会受到影响,富人则需承担更高的汽油开销。

调整以后,我国可以节省高达80亿令吉,可用于提高公众福利,支持教育、医疗和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发展。

政府宣称可以节省数以百亿令吉,作为造福民生百姓的开销。但历史告诉普通百姓,每一次的调整,不应该享有的继续在享有,应该享有的却不一定会享有。

每一次的调整,平民百姓的破布囊,却是越来越是羞涩。

2017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播映的电视剧《天下粮田》里有这样的一段故事,民女大扇子在乾隆皇帝面前出示血书,痛陈贪官污吏欺压百姓以自肥。

电视剧故事反映官场的腐败贪污,巧立名目,向农民肆无忌惮征收多达各种各样的税务,包括冬瓜税、菱角税、笔税、墨税、砚税等,甚至在河中捕鱼的鸬鹚都被征税。

电视剧是依据历史改编和虚构的情节,但这种故事其实活生生发生在现实的生活中。政府的重任是管理好国家,让人民百姓过上好日子。事实上,普罗大众的生活负担,却像足我们高达1.22兆令吉的国债,越来越是沉重。

各种的调整措施或新收费,美其名是要照顾人民百姓,其实更像电视剧的情节,巧立名目伸手向百姓要钱!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