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全民拥股不限受薪者/陈金阙

大马交易所推介的“全民拥股”,连冷眼前辈也忍不住静极思动,撰写了“全民拥股”专题系列,献给股市菜鸟。

虽然文章开宗明义是写给菜鸟,不过由于内容深入浅出,老少咸宜,吸引了股市中的“老鸟”也纷纷阅读,甘之如贻。



文中提到不宜投资股票的人有四大类,即(1)对股票没有兴趣的人、(2)商人、(3)不做功课的人及(4)对股票有偏见的人;适合投资股票的人则为受薪者,纯属冷眼前辈阅人多年的经验之谈,想要支持全民拥股的人大可参考冷眼大作,为自己做个自我评估,才好行动。

对股票没有兴趣的人,如果对自己的未来财务规划有兴趣而且认真思考,那么,即使他不喜欢股票,这未尝不是一个可以帮助他多元化财务规划或退休的工具。因此,他或许可以向财务专家取经,抑或投资于领域较广泛的信托基金或指数交易基金(ETF),一样可以达到投资致富的目标。

除此之外,笔者遇到不少商人对股票投资很有兴趣,一些也向我大方分享了不少成功的投资,令长期投资在股市的我深叹不如,感到汗颜。当然,商人成功是用自己的私人资金来做投资,而冷眼前辈讲的是挪用生意上的资金来投资股票,份属不务正业,是万万不该的。

至于不做功课者,就算投资(机)赚钱也是运气使然,运气不可能陪伴我们一生,所以,不做功课而听消息,希望一朝发达,可要自求多福了;最后是对股票有偏见者,所谓“思想决定行为”,你不喜欢的工作,怎么可以勉强你去从事?



建立正确投资观念

如果把工分得更细,自然有更多不适宜投资股票的类别出现,不过,说到适合投资股市者为受薪者,笔者觉得那是鼓励受薪人士加入投资股票的措辞而已。受薪人士确实是应该多了解股票投资,为自己的未来财务提早做好规划。只是,适宜投资股票者不止于此,受薪人士里一样有对股票没有兴趣、不做功课或对股票有偏见的人;而生意人深知股票的运作和权利所在,所以,他们更容易接受股票投资。

意外的是,我在股市里遇到的投资达人,很多却是在退休以后才认真做股票投资,一步步达致财务自由的“老鸟”。

最后,说回“全民拥股”,我和冷眼前辈在教育方面站在同一阵线。教育人民是非常重要且长远的任务,唯有通过普及化正确的投资教育,加深对上市公司的认识,讲解投资回酬和风险的对比,进而建立正确的投资观念,全民拥股才有意义。

至于什么股票值得全民拥有,那是下一篇的事了。

 

 
 

 

反应

 

国际财经

高盛:极端情况下 美国会抛售3,525,998,288,000令吉中国股票

(纽约20日讯)中美贸易战持续升温,高盛最近报告,指如果中美资本完全“脱钩”,多达8000亿美元(约3.5兆令吉)的中资股票将被抛售,脱好脱满。

作为对比,马股所有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也才4000亿美元。

高盛的假设是——特朗普立法禁止,美国人继续投资中国。听起来很魔幻,但高盛已经开始认真评估这种“地狱模式”了。

报告提到,现在大约有7%的中资ADR(美国存托凭证)是被美国机构持有的,而这些机构通常不能在香港市场操作。也就是说,如果像阿里巴巴这类公司真的被迫从美股下市,美国投资者可能连在港股补仓的门都没有。

目前不少中概股是双重上市,比如阿里、网易、京东、百度等。但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美方投资人能顺利“转场”到香港市场接盘。

其实这种担忧早在特朗普任期内就浮上台面,最近连美国前财政部官员贝森特都说“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气氛可说是越来越紧张。

高盛进一步估计,如果真的强制退市,中概ADR的估值可能下跌9%,MSCI中国指数也可能跌4%。这是在说,市场还没完全“反映”这类风险。

从高盛的数据来看,美国人目前总共持有大约8000亿美元的中国股票:当中,美国机构投资者目前持有约2500亿美元的中国 ADR,佔总市值的 26%;持有的港股则有 5220 亿美元,占市场总额的 16%,另外亦持有约 0.5% 的中国A股。

他们估计,A股部位可以在一天内清掉,但港股和ADR的退出则需要分别119天和97天——换句话说,这不是按个按钮就能脱身的事。

同样的情境下,中国投资人可能也会被迫抛售他们持有的美资资产,总金额高达1.7兆美元,其中3700亿是股票,1.3兆是债券。

至于被动型基金,高盛特别点名了美国最大的中概互联网ETF——Kraneshares CSI China Internet(KWEB),他们说这个基金的33%是中概ADR,其中一半还没有在香港上市。一旦美股市场关门,就等于这些资产直接没了出口,冲击可想而知。

文:钜亨网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