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成为自己讨厌的人/江振鸿

我的母校马来亚大学,近期发布的2024年学生着装,和仪表指南,引起了一些学生组织的不满,并指此指南将彻底把马大校园风气保守化,而在中文社交媒体中,华裔网民对于此事预料之内的反应,我就不再赘述。
根据这些所谓保守化的指控及反应,所以我想象中的这份学生着装和仪表指南,是要求所有女生不论宗教都得戴头巾及罩袍遮脸,或男生不论宗教都得穿黑色长袍。
无关宗教保守化
然而当我实事求是,特地亲自去马大的官方社交媒体搜索所谓保守化的着装和仪表指南,却只看到一份类似在我公司入口处的着装和仪表指南。
顺道一提,我目前工作的这家外资厂商,是来自美国这个被号称及公认是世界上最自由民主及世俗化的国家,而并非来自中东某个国家。
所以,马大的这份学生着装和仪表指南,绝对是符合目前大部分世俗社会的商场或职场及社交仪表礼仪,恐怕与什么宗教保守化无关。
且不论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些场合及场所包括有些高级西餐厅及俱乐部,都有着装不能太随便的服装规范,甚至独中,也得穿相关独中的校服上课。
大学是庄重的求学场所,所以有着装礼仪上的要求,无可厚非。即使是不受当局管辖的外国私立大专,恐怕也不能接受学生穿短裤上课吧!
更何况,大学是大部分人进入职场前的最后一站教育,所以提前适应及学习职场的仪表礼仪,也是一种训练。而不管喜不喜欢,在职场及商场上,相关仪表礼仪是很重要的。
着装与场合相对应
一些讲究创意的科技公司,为了激发员工的创意而制造的无拘束工作环境,包括不限制员工的上班着装,固然令人乐道,然而每逢新产品的发布会时,相关公司高管却也得“乖乖”穿上符合商场仪表礼仪的着装。
脸书创办人扎克伯格虽然犹如灰色T恤的代言人,但是其这件灰色T恤却是配着牛仔长裤,而非短裤。
因此,正当我们非议一些友族同胞的宗教过度敏感时,我们似乎也开始不知不觉地逐渐成了自己讨厌的人,开始对这类课题过度敏感。
最后,我也发现到近年来有越来越多人似乎不懂得基本的职场及社交仪表礼仪。包括有人身穿T恤出席工程及执行阶级的工作应征,更是有人穿短裤拖鞋出席隆重的婚宴,不尊重自己之余,也不尊重场合及主人家。
视频推荐 :
学生应有的礼仪/黄燕娣博士
数十年来,独中学生人数持续增长,独中得以延续至今,不仅得益于一批坚持奋斗、出钱出力的董事和一批热爱华文教育的教师,学生的素质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要让社会人士接受独中教育,认同独中的办学方针,不能只靠一群有钱的董事,专业严谨的教师团队、独中学生的品德和文化素养更是至关重要。学生整体良好的表现能够改变社会对独中的评价,提高独中在社会中的形象。
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道、礼义廉耻”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如果我们认为这些是落伍的文化,不适合新时代或潮流,那么独中还有什么能够拿出来与他人比拟?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向政府申请承认独中呢?
独中在课程内容的自主性、严格的校规以及教师的专业性方面具有优势,同时也注重学生的礼貌和品德,这是独中能够办好教育的根本。
受外界诱惑影响
随着时代变迁,学生接触外界诱惑的机会越来越多,社会不良现象和影视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日益显着。恭敬长辈、尊重贤达的传统美德逐渐被忽视,这种现象令人担忧。
温馨的校园文化是积累和构建文明的基础,也是形成独中特色的重要保障。
要改善这种状况,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从小培养孩子的礼仪意识和行为习惯。
学校是传播知识和文化的重要场所,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的礼仪教育。
社会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文明、礼貌的社会氛围。
学生自身的修养和自觉性也是关键,每个学生都应该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礼仪规范。
要做到这一点,学生需要不断学习和反思自己的言行,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
用礼仪约束言行
让我们把礼仪文化放在心上,时时刻刻与文明交谈,用它来约束我们的言行。不要以为礼仪是过时的,否则我们就是一群没有文化的新生代。
礼仪是我们立足社会、赢得尊重的重要保障。只有每个人都重视礼仪,才能形成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每位学生都应将礼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让礼仪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有文化、有修养、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