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小师资问题的根源/陈圆凤
马来西亚政府有全世界最庞大的公务员体系,在体系内的华小老师却年年不足,这是一个很奇怪的问题。
每一年开学前,绝大部分华小都面对老师不足的压力,董家教得自己想办法招聘临时老师,再自掏腰包付“临教”薪水,帮教育部付钱培养国家栋梁。然后,还时不时有人嚷嚷着要关闭华小,而华小内还有数十万的土著学生。
你能想象,华小的董家教有多为难吗?
话说回来,为什么从1957年国家独立到今天,六十多年来,公务员队伍暴涨,华小老师却总不够呢?是因为众多大小拿破仑作祟,或是部长和相关总监官员无能?或是种族主义作祟?
华小是国家教育体制内的机构,教育是立国之本,却面对老师不足的严峻问题,为什么是华小?你能想象其他任何一个政府机构,如果人手短缺,就叫机构负责人自己招聘自己付薪金吗?政府就不管啦?
其实,就是因为华小董家教总是自行聘请及支付薪金,教育部官员就把这个问题往外推,既然你们能解决,我这么辛苦又何必呢?教育部的领导人也乐得顺水推舟,就把华小师资问题推给华社,看准华社重视教育的心理,再加上种族主义当道,华小缺乏师资的问题,永远都不能解决,也不必解决。
拿破仑作祟 部长头冒烟
我们可以预见,眼前的执政联盟团队,更不会重视华小的问题,因为他们打着的是“马来人大团结”旗帜,还有人通过司法程序要关闭华小呢!在政治因素挂帅的气氛中,教育部也不关注华小师资的问题。
副教育部长拿督马汉顺医生这两天紧急“修补”,解除吉隆坡教育局对华小聘请临教的错误指示,华小可以按照过去的程序自行聘请填补临教。我个人觉得,教育部副部长,就是一个“修补匠”,对政策没有置喙余地,各地教育局小官员随便发个指示,就够副部长忙得头冒烟。
教育部是国家最重要的部门,现在教育部长还是高级部长,但是,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教育部是官僚作风炽盛、种族主义高涨的部门。教育部认为最重要的责任是捍卫民族语言文化的尊严,而不是培养国家未来的人才,这是本末倒置。所以,我国整体竞争力已经失去优势,在东南亚地区落后于印尼、泰国,更不要说还专门帮新加坡政府输送人才。
种族主义真是马来西亚的毒瘤,整体拖后及限制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进步与发展,也制造很多社会不和谐的因素。现在,还加上宗教至上的因素,更是将国家往后拖,什么时候,我们能出现像印尼总统佐科这样有远见、也能跳脱宗教及种族视野的国家领导人?从眼下的人选来看,半个都没有!真是呜呼哀哉!
王鸿财:成败影响华小师资 应关注中学华文班

(吉隆坡17日讯)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主席拿督王鸿财指出,中学华文班是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体系中极为重要且关键的一环,其发展成败将直接影响华小师资的来源。
他日前出席由华理会联合吉隆坡教育厅及雪兰莪州教育厅举办的“2025年雪隆中学微型小说集体备课坊”闭幕典礼致词时表示,绝大多数华小教师,基本上都是中学时期报读及报考华文科的学生所培育出来的。
“中学华文班一直以来都是华理会高度关注的重点领域。尤其是许多华小生升上中学后,选择放弃报读及报考华文,这是我们极为忧心的问题。”
他说,根据数据显示,每年升入国中的华小生中,到了中五参加大马教育文凭考试时,约有30%的学生未报考华文科。
“自华理会成立以来,我们每年都会固定举办SPM华文作答技巧训练营,希望给予学生更多鼓励与支持。”
他指出,近年来SPM华文科考获A的比率显著提升,全国每年考获华文科优等成绩的学生约占22%,因此,过去“华文难考高分”的印象,已逐渐成为历史。
本次为期两天的备课坊共吸引了200名来自雪隆区192所中学的230位华文教师参与。
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亦亲临此项备课坊,并主持闭幕典礼。
出席者包括吉隆坡教育厅华文科助理厅长赖国俊督学、雪兰莪教育厅华文科助理厅长马惜群督学、教育部课程发展司助理司长郑美晶、吉隆坡国中华文教师联谊会主席伍爱群、大马华人姓氏总会联合会总会长拿督王鸿兴、大马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理事会主席丹斯里林景清、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副主席彭德生和秘书长范忠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