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跳槽法,有没有漏洞?/许国伟
土著团结党要出手对付变节转态挺首相拿督斯里安华的议员。
土团党经成功修改党章,如今致函给旗下所有国州议员,要他们签名表态遵守最高理事会的指示,如果不遵守或没回函,就会自动丧失党籍。
反跳槽法是规定,若违反党意遭党开除,不会视同跳槽失去议席。
不能开除,不能革除党籍,那就来一招“自动失去党籍”;尽管是“被退党”,但因为不是开除就形同退党,视为跳槽需悬空议席。
不过,挺安华的土团议员浑然不当一回事。
他们表明不会回应,就坐等过了14天期限后会发生什么事。
他们的底气,说白了就是可以上庭挑战党章的决定。
其实,土团党修章这一招,是向民主行动党、国家诚信党和巫统学的。
行动党和诚信党早在2022年9月就修改党章,让违反党意和党决定的国州议员,自动丧失党籍。
巫统在2023年1月修改党章,凡是巫统议员不遵循党意,去加入没有巫统的政治联盟,或支持非巫统指定的首相人选,议员将自动丧失党籍。
但是,曾任首相署(国会及法律事务)部长的敦旺朱乃迪就说过,为防止国会议员违抗政党决定而修改党章,即使社团注册局批准了,仍可在法庭上受到挑战。
再来,资深律师莫哈末哈尼夫也认为,土团党无法使用修改后的党章,因为有关党章条文是在他们表态支持安华后才修改。
土团成小白鼠
如今,土团党就成了小白鼠,来验证修章对付变节议员这一招,究竟有没有用。
如果庭审结果是变节议员输了,他们可继续上诉,或者背靠团结政府来打选战;如果是土团党输了,这对政党领导层威信,打击可大了。
另外,走法律程序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拖。
因为,联邦宪法第54(1)条款列明,不管是国会还是州议会,议会期限一旦满3年无需举行任何选举。
双方要走完费时冗长的法律程序,可能都到了无需补选的阶段。
届时,就算土团党成功悬空这几位变节议员议席,虽然能出一口气,但也直接失去6个国席,使到国盟议席总数跟团结政府差距更大了。
不论土团党要对付这几位变节议员的结果如何,问题根源都在,早在2022年第15届全国大选前通过的反跳槽法令,究竟有没有漏洞?
如果没有,那么今天这些争议又从何而来?
如果有漏洞,那么政府愿意去修订填补漏洞吗?
成也敦马,败也敦马/许国伟

先说一段往事。
2022年,我受邀在 TEDxPetalingStreet 演讲,谈的是历史与人性。其中,我用了乾隆传位给嘉庆的故事,来对比敦马哈迪传位给敦阿都拉。
乾隆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他聪明强势,是在位最久的皇帝之一。
乾隆统治时期,被称为盛世;但他晚年好大喜功、挥霍无度,官场贪腐严重,国库空虚,最终留下一个烂摊子给嘉庆。而且,乾隆退位后还不愿放手,继续以太上皇身分干政,指点江山。
马哈迪是我国第四任首相,同样聪明强势,也是在位最久的。他任内推出许多大型工程,提出2020年宏愿,不少人称赞他有远见;但执政后期,国家问题百出,最终也留下烂摊子给接班人阿都拉。
马哈迪退位后也不真正退休,担任“后座司机”,继续教阿都拉怎么开车。
再看嘉庆皇帝,史书这样形容他:性格温和,能力平庸。他虽然想改革、肃贪、听真话、节省开销,但最终一事无成。大清朝江河日下,嘉庆也越来越保守。
阿都拉的性格一样温和。他提倡中庸,结果被讥讽为平庸。他也提出改革、反贪、听真话、节俭,最终也都失败,政绩乏善可陈,日渐保守。
当然,历史与人物不可能完全相像。但当不同的人有着类似的性格与处境时,历史往往就会重演。
前首相阿都拉的经历,就是如此。
阿都拉的上台与下台,是机遇也是无奈。他的“成”,在于马哈迪;他的“败”,也在于马哈迪。
2008年全国大选,国阵遭遇政治大海啸。造成这场挫败的原因很多:阿都拉个人表现问题、施政不佳、经济放缓,加上巫统内部骄横嚣张。
阿都拉放宽言论空间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阿都拉时代放宽言论空间,人民可以更大胆批评政府。特别是他允许巫统大会直播,结果巫统领袖与代表发表了许多极端种族主义言论,引发华社哗然和震怒。
除此之外,马哈迪公开炮轰阿都拉,更是推动政治大海啸的关键力量之一。最终,阿都拉黯然下台,由马哈迪“更满意”的拿督斯里纳吉接任首相。
还记得那一届巫统大会,阿都拉宣布交棒时,马哈迪静悄悄现身会场。然后,在万众瞩目、雷动掌声中走上台,拥抱阿都拉,与纳吉和阿都拉手拉手,来了一场象征性的“大团圆”。
当时的巫统上下可能心想:这下好了,敦马回来了,巫统不再分裂了,纳吉领导下一定能一洗颓气、收复江山,国阵的江山又是铁打的了。
后来发生的事,大家都懂了。
阿都拉退位后淡出政坛,而马哈迪却在不在其位时仍要插手政局。
他继续炮轰纳吉,后来退出巫统、成立土著团结党,再后来加入希望联盟推翻国阵,又再后来反出土团党创立新党……
如今,阿都拉已离世,而百岁高龄的马哈迪依旧活跃、四处奔走。
回看过去,阿都拉曾经握有推动改革的契机,但最终错失良机。这里头,马哈迪的影响,实在不能忽视。
真是——成也敦马,败也敦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