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牌和悲情牌有市场/许国伟
民主行动党这一次的中央改选,有没有“倒林运动”成为焦点。
行动党在1998年,确实发生一场“倒林运动”(KOKS:KICK OFF KIAT SIANG),当年要倒的是担任秘书长的林吉祥。
综观过去行动党爆发的党内斗争,从斗争和改革的路线分歧开始,最终都会分成“拥林派”跟“倒林派”。
即使是被打成“倒林派”的人,很多曾经都是林氏父子的战友和子弟兵,包括KOKS时被标签为“三剑客”的廖金华、冯杰荣和黄朱强,皆是如此。
1998年的“倒林运动”失败了,改选结果是林吉祥派系大胜。
原因有很多,除了林吉祥手握大权,对行动党有绝对的影响力外,也跟林吉祥的“哀兵策略”有关。
林冠英没有过去优势
同情牌和悲情牌,始终有市场。更何况,是强势的领袖以受害者的低姿态出现。
如今行动党党选又传出“倒林运动”,这次要倒的是林冠英的党主席职。
其实,不论有没有“倒林运动”,林冠英这次要连任,己经无法复制他在2022年党选担任全国主席的两个优势:
(一)林家在秘书长卸任后当主席的“传统”。
1999年大选后,林吉祥为败选负责卸下秘书长,出任党主席;2022年林冠英受党章秘书长任期限制,卸下秘书长职出任主席。
(二)父亲林吉祥的“保送”抵消阻力质疑。
2004年,林吉祥是行动党主席,当年改选林冠英要出任秘书长,面对林家父子掌握两大职位的质疑,林吉祥拒绝再出任主席转任顾问,抵消质疑的声音,保送林冠英当秘书长。
2022年党选时,林冠英受党章秘书长任期限制必须卸职,虽然当时内部有人认为林冠英不应接任主席职,但随着林吉祥选前宣布退休退选,抵消质疑的声音,保送林冠英当主席。
林冠英没有了过去的优势,又在槟州倒曹风波和介入槟州选举引发党内外争议,让自己形象受损。
如今打党选,看来也要学一学林吉祥当年的招术了:强势的领袖以受害者的低姿态出现。
政治领袖总是相信,同情牌和悲情牌,一定还有市场。
从爆炸案募款看执政格局/章龙炎
民主行动党秘书长陆兆福前些时候驳斥行动党在朝变成“静静党”的指控,声称该党领袖已经是“国家领袖”,需要用策略发声,不能像在野时那样动辄发言。
我认为一个有作为的政治人物,不管在朝在野都需要有个大格局。不过,陆兆福在朝时有新的认知,知道管理国家的不易,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当然,他的新认知是不是真的,其中一个检验途径就是看他所领导的党的层次有没有跟着提高。
看来不然。
最近一个证明就是雪兰莪布特拉高原天然气管泄漏大爆炸事故,行动党发动线上募款活动。
这绝对不是一个自许为“国家领袖”领导的政党该有的格局。
在朝还发动筹款
根据现在所知的信息,这事故最大可能是人为因素所致,而且涉及政府与相关公司和人士。最终的调查结果还未出来,行动党就先发动线上筹款,或许是因为它觉得其支持者比较富有,即使不怎么富有的也是该党的提款机。在它登高一呼之下,他们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慷慨解囊。
以前我们说国阵有“定存州”,但是与行动党的“定存选民”相比,国阵是小巫见大巫。因此,行动党能借此筹得几百几千万令吉我不会感到惊讶。达不到这个数目,倒是要让人震惊。
不过,这不是最重要的事。我们要看的是,行动党是中央政府兼雪州政府执政党。
有人在朝还发动网上筹款,行动党却不觉得这慷他人之慨的举动,有损其“国家领袖”的颜面,还戳破了陆兆福的大话、假话及空话,证明“江山易改,党性难移”。
就布特拉高原天然气管泄漏大爆炸事故,“团结政府”其他成员党及其他政党不觉得有必要为这起事故发动网上筹款,行动党却觉得有这个必要,很突兀。
搜刮华社资源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行动党是当家不当权。说国会议席,是“团结政府”之首,但在动用政府资源方面显得无力,落到要滥用华社引以为荣的“自强不息,自立更生”精神,进一步刮华社资源。更何况,这起事故与华社并无直接关系。
你可说我没同情心、同理心。可是不要忘记,你这么说的时候,也等于说行动党的盟党也是如此。
再说了,要是马华也发动类似的筹款活动,行动党领袖及支持者的反应肯定不会是成人之美那种姿态。
可惜马华等朝野政党,如人民公正党、国家诚信党、巫统、伊斯兰党甚至是民政党等,还知道什么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行动党可不是这么想。
说到此事故不关华社的事,还有另一层意思。
意图淡化问责
此事故涉及公众利益。一个执政党发起网上筹款,除了传达上面所述的信息,还存在淡化问责的意图。
根据现有的资讯,我们所知道的是,当地居民自3个月前就开始投诉,但不受理。如今事故发生了,相关人士及单位,有的还急着撇清关系。
行动党在朝后“用策略募款”,反而是在野时,1丹斯里林吉祥动不动就呼吁政府设立皇家调查委员会成为绝响。从这点来看,林吉祥偶尔还多多少少展现了“国家领袖”的风范。至少,他还知道需要向政府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