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团结政府的小院高墙/骆志辉

有政治分析家认为,一个政权执政两年内就可判断出它的治国能力、政策方向和能否有效解决民生问题。 团结政府执政已经超过一年半,除了萧规曹随,丝毫不见兴利除弊,破旧立新的改革意图。

国家政策明显趋向保守,言论自由被压缩,“恶法”被延续,种族和宗教霸权问题被忽视,导致暴力事件与恐怖分子滋生,也无法应对马币汇率屡创新低的问题。 

政府大力宣扬,通胀在可控范围、外资涌入,经济复苏可期,但人民群众却感受不到。

国家的钱,大部分没有有效地用在人民群众身上,派发“援助金”只是缓兵之计,也只惠及小部分人。为了巩固政权,政府宣布公务人员加薪,甚至花上千万令吉予社区通讯局(JKOM)培养网军,宣传政绩。

我国的经济来源,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公司税及政府贷款和资产收益,占了总收入的65%,然而在开销方面,公务人员(包括议员)薪酬、退休金、偿还债务和一般行政管理费用就花了总收入的62.6%,以目前趋势来看, 开销数额还会不断攀升。

每位国民负债3.4万

我国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超过55%,工业其次,表示我国经济极度依赖内需和国际贸易市场,当国际局势动荡,出口贸易萎缩之际,政府这时调高SST税率与取消柴油补贴,迫使人民群众面对另一波的通胀,将严重影响国内消费市场,经济将进一步滑落。

我国联邦政府外债在2022年突破1兆,2023年已达1兆1471亿令吉,平均每位国民负债3万4000令吉左右,债留子孙。国债越高,利息付得越多,国家可支配的钱就越少,最后唯有想办法,利用各种名目,在人民身上榨取更多的金钱。

我国得益于“友岸外包”,吸引不少外资有意到我国投资设立数据中心和芯片封装厂,但面对邻国的竞争,能否落实尚未确定。产业转型,往高科技业发展,我国缺乏劳动力和高科技人才是不争的事实,可惜的是政客以“选票为中心”及泛滥成灾的“民族主义”,筑起了小院高墙,捆绑着前进的脚步。

4位在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学院毕业的心胸外科医生回国服务,资格不受承认,此科目必须通过全马唯一玛拉工艺大学医学院的考核,才能就职。不久前高教部长拿督斯里占比里博士发表声明,玛拉工艺大学不接受非土著学生。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接纳考取10A以上非土著学生就读大学预科班,同时却保留90%学额予土著学生。

副首相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去了一趟中国,获得中国保留5200个学额,协助大马培训科技人才,回国后他欣然宣布以固打制分配学额,政府计划派500位华裔学生,沙巴和砂劳越的土著生200位,其余保留予马来土著学生。

小院高墙内听不到针对不公不义和极端行为的挞伐声,有的只是牺牲道德底线,违背承诺。交易权势,获取利益(政治委任)的行为。 

台湾已故政治评论家李敖曾经形容“民主选举是在一群混蛋里选出一名混蛋,也可以把大混蛋赶下台,换上另一位还未成熟的混蛋上台”,看来不假。

 

 
 

 

反应

 

言论

中美博弈下的外交身影:习近平访马的弦外之音/郭清江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相隔12年再次访问马来西亚,这一次,他如风而来,又如风般匆匆离去。

相较于2013年的首次国事访问,这次马来西亚人民无缘在非官方场合近距离接触这位世界级风云人物。

当年,习主席除了出席国会举行的官方欢迎仪式,亦前往国家皇宫与首相署,参与国宴、双边会谈、见证签署意向书及首相私人宴会等官方活动,更与华团、华商、留马中国学生以及中国驻马大使馆官员见面,并出席马来西亚—中国经济合作峰会。最特别的是,他在离开当天早上,分别与两位前首相——敦马哈迪与甫辞世的敦阿都拉会谈。

当年,夫人彭丽媛也随行,在时任首相夫人罗斯玛陪同下,到文化宫观赏歌舞剧,并参观马来西亚传统工艺品与服饰展。

此次同样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真正的官方行程却仅集中于4月16日。习近平未有在任何公开场合露面,仅于布城下榻酒店、国家皇宫与首相办公室之间穿梭。只有少数丹斯里级的华商受邀出席国宴与首相的招待宴席。

此行的低调安排背后,或许有难言之隐。访问时间恰逢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全球施加关税压力,而中国则展现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强势姿态,让世人看见一个更自信的中国。美国这回无法在气势上压制中国,心中难免不是滋味。

因此,美方对习主席的东南亚行动高度关注,观察越南、马来西亚与柬埔寨是否与中国过于亲近,实属意料之中。习近平结束越南访问后,特朗普语带讽刺地表示:“我不怪中国,我不怪越南,我不怪他们。我看到他们今天在开会。这很棒吧?这是一次很棒的会议……就像是在想,我们该如何搞垮美国?”

自从宣布“美国解放日”以来,特朗普对关税政策立场反复不定、朝令夕改。然而,美国这场关税大战显然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中国才是真正目标。

即便如此,美国仍可能借由谈判,迫使他国选边站。许多受影响国家一样,只能等待美方安排谈判日程,寻求合理税率。投资、贸易及工业部长东姑扎夫鲁透露,他将于下周启程前往华盛顿商讨马美两国的关税课题。

许多人都想知道在关税谈判过程中若被迫表态选边站,我国立场为何?我了解到官方的答案将会是:“We say no”(我们说不)。

马来西亚无太多选择

若美国进一步施压,要求我国不得供应原料或援助中国,据了解我们的回应依然会是:“We say no”。

马来西亚并无太多选择,必须考量自身的生存空间。我们既要与中国,也要与美国交朋友、做生意。我们不愿被卷入中美博弈。我国长期奉行自由、开放、公平的贸易政策,这是我们一贯的立场与信仰。政治上,我们如同其他东盟国家,秉持不选边的中立立场。

因此,我们欢迎习近平到访,以加强马中双边关系与友谊。若特朗普下周想来访,我们也会张开双手欢迎这位令世界风云变色的领袖。

习近平首次访马时,宣布两国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自此双方在经贸、文化与教育等领域合作日益深化。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落地生根,马大也计划明年在山东设立分校。

12年来,中资在马来西亚的投资日益活跃,如中国交建承建的东海岸铁路即将竣工,巴生的英科再生、吉利与宝腾、刘天成与建龙集团合作项目、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集团投资的Touch 'n Go、金马士—新山双轨电气化铁路、华为与中兴、信义玻璃、旗滨玻璃,以及槟城的晶科能源等皆为例证。

两国去年宣布互免签证后,人民互访与旅游亦日益频繁。接下来就等待著两国政府在适当的时机宣布“永久免签”的政策了。

马中关系不仅止于双边层面,更在中国—东盟关系中占据核心位置。1991年,马来西亚邀请时任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出席在吉隆坡举行的第24届东盟外长会议(AMM),这标志著中国—东盟对话的开端,对双方皆具深远意义。

马中伙伴关系在促进中国与多层级合作架构间的连接中发挥关键作用,如1997年成立的“东盟加三”(中国、日本、韩国)、2005年的东亚峰会(涵盖东盟加三与澳洲、纽西兰、印度),以及今年举行的“东盟—海湾合作委员会—中国会议”。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重要会议与进程皆发生于马来西亚担任东盟轮值主席期间,并非巧合,而是马来西亚致力促进与中国良好关系与伙伴合作的具体体现,为区域稳定、繁荣与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如今,随著中美在国际舞台角色互换,更多国家相信中国将在新世界秩序中扮演关键角色。美国选择放弃自己倡导的全球化道路,转向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习近平则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醒世界共存共荣的重要性。

大变局更不能选边站

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马来西亚更不能选边站。作为小国,我们唯有透过灵活的积极中立的外交手腕,才能维护本身利益。

至于中美这两个世界强国,唯有合作方能共赢,若剑拔弩张,最终只会两败俱伤,甚至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埋下隐患,增添全球不稳定风险。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