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国家不是垃圾场/骆雅蕙

警方与环境局雷霆出击,捣毁47家非法电子垃圾处理厂,起获1万5764吨电子垃圾,估值约5500万令吉。

乍看之下,这是一次成功的执法行动,但问题依旧悬而未决。

2023年,我国拦截106个非法废料货柜,遣返150个塑料垃圾货柜。

这些废料从一开始就不该踏入国门,为何总是等到它们成功入境,才匆忙灭火?

问题不在于抓了多少人,而是为何洋垃圾仍然源源不断涌入?执法可以雷霆万钧,但政策的门户依然敞开,利益链稳固不动,根本问题依旧未解。

马来西亚?到底是在迈向循环经济的先锋之路,还是在全球废弃物产业链中,扮演着最廉价、最无力的角色?

电子废料含贵金属

政府辩称电子废料含有贵金属,能带来经济效益。然而,我国每年自产36.4万吨电子废料,预计2025年将增至2450万件,但回收率不足30%;本国废料尚且处理不完,为何还要替发达国家“善后”?

事实是,电子废料中的“黄金”早已被发达国家提炼,我们收到的,只有残渣、毒素和难以处理的工业垃圾。

政府口口声声说“受控进口”,但真正受控的不是废料,而是利益。

2018年,中国果断封杀洋垃圾进口,欧美废料商急于寻找新的倾倒地。印尼、菲律宾、泰国纷纷收紧法规,我国却成了洋垃圾的最终归宿。

政府推行废弃物能源化(WTE),希望以焚烧垃圾发电减少填埋。

然而,欧美的WTE设施依赖高达50%的垃圾分类率,以确保燃烧效率与环境安全;而我国的垃圾分类率连5%都不到。

在这样的条件下,WTE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取决于我国能否从根本上改善垃圾管理,而不是继续容许洋垃圾大摇大摆地闯入。

政府承认,电子垃圾问题已严重到堪比毒品犯罪,甚至可能涉及黑势力。2018年至今,我国拦截了433个非法电子垃圾货柜,但那些成功绕过监管的,又有多少已流入黑市?

警方近期更在非法工厂查获50公吨废弃子弹和弹壳——这条黑色产业链,究竟牵连了多少不为人知的交易?

政府严打走私,修订法令,调查官商勾结,但如果政策仍允许“受控进口”,这些垃圾仍会前仆后继地涌入。

全面禁洋垃圾进口

如果政府真的严肃看待循环经济,就必须立法全面禁止洋垃圾进口,封死所有法律漏洞,杜绝“受控进口”的假象。

我们需要的,是发展本土废弃物管理体系,而不是沦为全球污染产业的末端处理站。这不是反对回收产业,也不是否定WTE的潜力,而是为了确保这片土地的未来。

 

 
 

 

反应

 

要闻

聂纳兹米:非法回收厂老板 威胁执法官孩子阻取缔

(吉隆坡6日讯)“我知道你的孩子在哪里上学”,一些非法电子垃圾回收厂的幕后大老板,利用执法官员孩子在学校的视频作为威胁,换取不受对付。

天然资源及环境永续部长聂纳兹米今日在国会下议院部长问答环节,回答伊斯兰党士兆国会议员祖基尔的附加提问时,揭露此事。

他说,电子垃圾问题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有些打击电子垃圾执法官员展开取缔行动,不时会接到幕后大老板的视讯通话,向执法人员展示孩子在校上课的视频。

聂纳兹米也说,非法入境电子垃圾至我国的国家,包括拒绝签署巴塞尔公约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家,例如美国等。

“中国自2019年起更严厉管控’洋垃圾’入境后,更多的废料转移到了其他国家,包括马来西亚等。”

早前,祖基尔在附加提问时说,据他了解,这些非法电子垃圾回收厂幕后大老板都是外籍人士,若不尽快解决,将衍生更多问题。

他也询问目前管控机制对打击非法电子垃圾的有效性,以及有多少名被指与这些不法分子勾结的执法官员被采取纪律行动。

较早前,反贪会扣留涉嫌向电子垃圾回收厂索贿及收贿的5名公务员。

非法工厂与洗黑钱集团有联系

聂纳兹米指出,多数处理电子废料的非法工厂,是由疑似与洗黑钱集团有联系的不法人士所拥有。

他说,当局通过“冒险行动”(Op Hazard)调查发现,这些黑帮涉及电子废料非法工厂的运营,其中甚至有外籍人士运营非法工厂。

他向《新海峡时报》指出,当局调查了30家电子废料非法工厂,发现多数工人是外籍人士或是滥用工作签证的人士。

“这些工厂多数没有地方政府的营业执照,其中一些设在工业区,也有一些设在非工业区,包括保留地、油棕园和森林地区等。”

聂纳兹米表示,我国防止电子废料非法入境的关键挑战,是当局仍依赖随机检查,而并非全面筛查,皆因开箱检查一个货柜的成本高达700令吉。

“此外,我国港口也缺乏检查进口货柜的扫描设备,但这已超出部门的管辖范围。这造成进口商利用海关编码(HS Code)进行虚假申报,同时也存在不符合文件要求的情况。”

他说,政府为加强执法,正考虑为环境局执法人员配备执法摄像机,同时,各相关港口机构包括关税局、港务局和环境局之间的协调工作也在改进中。

“我们正在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包括巴塞尔公约秘书处、亚洲网络和国际刑警组织,以共享有关疑似向大马港口运输电子废料船只的情报。

“同时,我们也加强与国内单位如警方、职业安全与健康局、消拯局及关税局的合作,通过综合执法行动取缔非法工厂。其他参与机构还包括移民局、土地局、地方政府、各州水务机构和国能公司等。”

聂纳兹米指这些措施旨在通过严格执法,全面打击电子废物非法工厂,因此环境局将继续与警方合作,通过“冒险行动”遏制电子废物的非法进口。

另外,聂纳兹米透露,从2005至2023年期间,全国电子废料产量达到261万8307.30公吨,其中产量最高年份是2020年,达到90万4008.90公吨。

“2023年的产量则达到6万5280.14公吨,与2022年的28万6205.84公吨同比已大幅减少。在2023年,马六甲电子废料产量最高,达到2万6089.68公吨,接着是槟城(1万3004.61公吨)、雪兰莪(6890.02公吨)和森美兰(6833.05公吨)。”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