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国父反对隔离政策/蔡维衍

大马多元种族与多元宗教的社会向来不影响国人和平共处,合作包容的生活。我们必须珍惜及捍卫,不让偏激的宗教隔离政策破坏这块世人称羡的人间乐土!



历史记载,当南非施行种族隔离政策时,马来亚国父东姑阿都拉曼是反对南非种族隔离政策的领袖。

1948年,南非白人政权先后制定颁布了350项种族主义法律,南非黑人受尽种族歧视的压迫和耻辱,抗议运动无日不继。1960年3月,南非黑人发起了“反通行证法”运动。1万多群众包围警察局,军队也没能驱散人群。随后警察向示威的黑人开枪,打死69人,造成了《沙佩维尔血腥惨案》。

1960年5月国父东姑阿都拉曼第一次参加英联邦首长会议,马来亚宣布坚决反对南非种族隔离政策,并得到巴基斯坦、印度和加纳的支持,在英联邦会议上讨论以解决南非种族隔离政策。当年的马来亚成了反对种族歧视、反对宗教隔离的先锋。

倒退趋向保守

东姑领导的联盟政府是新兴国家的政治典范,马来亚是傲视世界进步中庸的国家。到如今,60年过去了,我们的国家怎么反而倒退了?在政治上,年届百岁,当了22年首相,推行种族歧视政策的耄耋意图复辟,自荐要卷土重来继续为人民服务。社会风气方面,马来西亚社会趋向保守,过时的宗教隔离歪风已将多元种族、多元宗教的社会压得透不过气。



近日在服务业方面,柔佛州麻坡有洗衣业者设牌注明洗衣店只限服务回教徒,言下之意不欢迎非回教徒光顾。消息传开,惊动柔佛州苏丹。苏丹陛下以柔佛州不是“塔利班州”,不容种族歧视行为,圣旨御令业主道歉,拆下告示牌。岂料媒体跟着报道,玻璃市也有专门为回教徒而开的洗衣店,幸而由玻州王储下令纠正。这些洗衣店的老板认为非回教徒衣物粘上非清真(halal)的污秽,不圣洁。

去年国内贸易、合作社及消费事务部竟然宣布有意制定指南,规定超级市场业者将购物推车分成清真和非清真两类,让不同宗教的顾客使用,部分经营业者忍气吞声,已经照办。霸级超市也早已另辟不起眼的角落区售卖非清真的食物/食材了。

与此同时,传闻白沙罗某社区有一群偏激回教徒派发传单,公告社区里的非回教徒,指出酒类、毒品、嫖娼及回教徒不宜的服装装束是社区里的回教徒所不能容忍的。非回教徒不遵守条规将被视为不尊重居住在该社区最大族群——回教徒居民。显然的,这些回教群众认为占大多数的族群有权利决定社区里的生活方式。

开明学者反对

这类宗教歧视(或霸权)动作乃接踵而来。之前,在一些州属,不理会非回教徒的生活方式,推行回教的清真化措施,越来越趋向回教神权国。一些开明的回教学者对这类宗教隔离的行为也不表同意,他们认为“凡是非回教徒的即不清真” 是矫枉过正的清真至上观念。他们讽刺性地说:若是清真至上的话,回教徒企业家大可开拓无数垄断性的“清真创业”商机。在多元宗教的社会,回教企业开设私人清真医院,药物生产过程完全清真化;设立清真血库;男女回教徒病者分由男女回教徒医生医治。手术胶套制造全程清真:回教徒拥有的清真胶园,割胶工人、制造胶套和运输工人等等都由回教徒全程负责,可想而知那是多不符合现实社会的梦想呀!

上述的种族歧视和宗教分化现象一再浮现,和回教刑法一样同是不容忽视的危险信号。针对此类宗教极端主义,我们认为宪法专家、G25巫杰联盟、政党领袖(包括当地的人民代议士)、华总、中总、大马福联会、各乡团,以及跨族群的行动方略联盟和8大学生前进阵线等必须勇于发言,身先士卒要求当局即刻采取有效行动以杜渐防微,扭转并停止这种不健康的宗教分化趋势。

最后,国人必须记取,建国之初,国父是反对种族歧视和宗教隔离的领袖。牢记大马不是回教国,人口占大多数的族群不应该也不能将他们的生活方式强加诸予少数民族。



反应

 

言论

遏制微塑料之害/南洋社论

根据《环境科学与技术》 期刊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全球109个国家中,马来西亚是摄取最多微塑料的国家,平均每天每人摄取约半克的微塑料,超过半数是从鱼中摄取。

塑料污染全球环境的祸害问题,似乎越来越严重。

根据环境调查报告显示,工业塑料使用迄今70年,全球共生产83亿吨塑料产品,其中63亿吨成为垃圾,仅有9%被回收,12%被焚烧,79%被堆积在垃圾场或被弃在自然中,被扔弃在海中的塑料垃圾估计达数千万吨。

体积越小危害越重

在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底也发现了塑料袋,在北极积雪及珠穆朗玛峰顶峰最偏远地区的生态系统里,都有大量塑料碎片,这些塑微粒会进入食物链里;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海鸟及海洋哺乳动物因误食在海洋漂流的塑料垃圾而死亡。

问题是体积越小的微塑料对人体的危害会越严重,它甚至会渗透到人体的血液,进入人体细胞,在男性睾丸的精液样本中甚至都能找到微塑料。

因此,人们必须认真思考塑料使用的后果,要深刻思考如何摆脱对塑料的依赖。根据研究,在日常生活中,洗衣机洗衣时会向外排放大量塑料纤维、家装用的墙面漆、路面的沥青、日用的塑料袋或海棉都是塑料垃圾及微塑料的根源。

塑料袋被雨水冲刷,流入河流进海,污染微粒融入水中,进入食物链;还有焚烧塑料散发致癌毒气,空气中沉降的塑料纤维都带有剧毒,再有家用的自来水也都可能含有微塑料的污染。

塑料回收率低

由于塑料回收率低,要有效减降塑料的环境之害,因此,只能从拒绝塑料袋开始,或从上游生产端逐步减塑替代,例如改用植物淀粉基或生物降解塑料。

有好些国家政府更采取步骤制订法律条例,包括征税、限塑、禁塑,建立有效的塑料垃圾处理回收系统,对各类塑料的高效分类与分捡,减降塑料垃圾;还有严禁外国进口塑料废物通过国际塑料废物贸易流入境内,遏制洋垃圾废料的跨境转移对环境的危害,及立法严厉打击环境犯罪。

当然还须通过媒体的教育宣导,推动绿色理念,鼓励自备购物袋,提倡绿色消费;还有企业界的配合,鼓励采用绿色包装,或加大清洁技术投资,从而让每个人都能做环保实践者和创意者。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