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慧眼分辨网红财经导师/理财农夫

社交媒体充盈着许多以假乱真,自称是财经专家的账号,通过似是而非的言论吸粉。

读者如要分辨导师的真伪,其实就像求学时期选补习老师的资历一样,难道你会跟一个不学无术的补习老师吗?

没实际验证难有共鸣

那么要如何分辨网红导师?

第一,看他分享的文章是否言之有物、有学术性,并已经过其本身实际演练得到有目共睹的成绩。

要知道没有经过实际验证的财经博主,是很难写得出有共鸣的文字的,因为拷贝人家的言论来发表,始终都是人家的经历,如果本身不走一趟迟早会词穷,就比如谅你说到股神再有本事也不关事,因为你自己先要有本事才是;你又说某某已财务自由可以提早退休更不关事,因为首先你自己要先财务自由才管事,不然还未达到财务自由就到处教人如何达到财务自由,可以吗?

第二,则是看导师平日所分享的生活与意识形态,是否有如其所发布的文章般相辅相成,因为通常已经财务自由的人,会更注重于个人成长多于财富增长,因为财富只是一个让他达到个人成长的工具,而个人成长则包括健康,见识和体验。

写书出版要加分

身体的健康可以通过定时运动与健康饮食来维护,见识则有赖于平时的阅读习惯和对外交流来提升,最后的体验唯有通过旅行来获得,如果能完成以上所提及让身心灵得到升华,定能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

最后,如果导师有写书出版的话,那肯定要加分,因为写书太难了,又还要经出版商过滤,你得先要把自身的经历背得滚瓜烂熟,再把它融汇贯通才能写得出,要知道没有把理论经过实际操作的作者,是很难写得出字字珠玑的文章的,只能说一些似是而非,抄袭他人的言论,以己度人。

其实,这些假投资真忽悠的戏码每天都在上映着,即使是在华尔街也一样,时常都有驾豪华轿车的老板,拿着大笔钞票去给搭地铁上班打工的投资经理为他们投资,同样的情况也包括在网络上发表评论的财经作家,还没财务自由却已经在教人如何达到自由,难道不自相矛盾吗?

总而言之,只要记得以上几点或许就能让你走少很多冤枉路,不然小则被真假难辨的财经网红炫到掉入陷阱被割韭菜却学不到半分,大则赔了时间和未来的个人成长的机会,因为见过鬼都怕黑,难免会把所有导师,不管有没本事都先打入十八层地狱,一失足成千古恨,最后到底是谁受损?

 

 
 

 

反应

 

言论

市场震荡何所惧/理财农夫

自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以关税手段谋取本国利益后,全球投资者便开始担心其对世界贸易的冲击将引发通胀危机,进而带来经济衰退风险。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激烈竞争、经济泡沫的预期等外围因素,更加剧了系统性风险,引发外资大量撤离,导致全球股市风声鹤唳。

马股自年初以来更是节节败退,投资情绪持续低迷,单日大跌4%的现象,更成为一记重击。

当市场大跌,投资组合一片“红海”,相信大家都会心惊胆跳。除非你的投资组合股债平衡,加上手头有稳定的薪水或租金收入,再不然就是手握充沛现金,否则此刻多半会陷入犹豫:现在到底是“价值浮现”的良机,还是即将接住“掉下来的刀子”?这一切都取决于你的投资策略与纪律。

毕竟,在投资世界中,真正能从市场赚钱的,往往是那些“理性且逆人性”的人。如果你感到害怕,这其实很正常,因为要历经几次市场洗礼,才能学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掌握3大护身符

那该如何应对市场调整?首先,要掌握3大护身符:资金控管、资产配置、止损机制。其次,也要学会“用百分比看市”。

虽然马股自年初已下跌逾百点,但换算为百分比其实还未达到20%,在技术上这仍属“修正”范围,尚未进入所谓的“熊市”。

若你是短期投资者,一旦市场下跌就该果断止损。但奇怪的是,止盈时却往往犹豫不决、恋恋不舍;回调时又因为“被套”不愿认赔,只好改口说自己是“长期投资者”。

这种把没有基本面的个股当作长期持有对象的行为,最终只会让人血本无归。

要在市场中生存,就必须厘清投资周期,明确自己的目标与策略。

近期市场走势也再次提醒我们:市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虽然长期来看,市场多呈上升趋势,但期间必然会有波动与修正。

千万不要因为一时贪婪而抵押房产、盲目加杠杆。诚然,在上涨趋势中杠杆操作可能会带来可观回报,但一旦市场反转,伤害也会被成倍放大。这也正是为何当年“大时代”里会出现被断头、跳楼的惨剧。

历史不会重复,却常常惊人地相似。每当市场调整时,切记:莫开尽杠杆。你可以用“屡败屡战”的精神去创业,但在投资市场中,没有良好的现金流与资金纪律,这种精神反而会成为负担。

当账单一张张飞来,而你却早已“摊平到谷底”,那一刀砍下,便是血的代价。

磨炼心态好机会

市场永远在循环,今天的调整,未来依然会重演。我们要么耐心等待风暴过去,静待市场均值回归;要么练就一颗强大的心,在下一次动荡中从容应对。

尤其对年轻投资者而言,这正是磨炼心态的大好机会。别总说股市高时太贵,低时却又不敢出手。等到下一轮反弹,人们载歌载舞时你才冲进市场追高,又再次被套,那才是真正的“历史重演”。

记住,“慢牛急熊”是常态,回调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纪律、无策略。

若不正视熊市的本质,未来损失的不只是金钱,还有时间与机会。别让自己沦为看他人晒幸福、却只能刷屏叹息的旁观者。

反应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