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经济化解异端行为/胡逸山博士
近月以来,国内其中一个时常占据报端的热点新闻,应该是一个据说与异端教派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跨国商业集团,其业务与相关所作所为,受到有关当局的调查,甚至还受起诉等,令人目不暇给。
尤其其中一些涉及虐待或性侵儿童的指控等,更是令人发指。
这异端教派,曾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过一段日子,甚至连本地当时的一些政商精英也都趋之若鹜,纷纷“埋堆”,在“圈中人士”以至老百姓之间风头一时无两,信徒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痴迷于其异端教义。这当然也引起当时的有关当局的注意,后来一举取缔之。
原以为从此该教派会销声匿迹,不料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经过近30年更为低调的经营,该教派(或至少其继承组织)已然脱胎换骨,俨然发展出一套商业帝国经营模式,而其业务更是遍布世界一些主要城市,如伦敦、巴黎等。

GISB公司
异端教派扩张实力强
我想,这教派应该不只是纯粹发展商业,更是已把其教义和影响力扩张到当地,也在当地开办一些餐饮等业务,既可提供就业机会予信徒,又可赚取利润来维持教派的开销,一举数得。由此也可看到这类异端教派的扩张实力,令人不寒而栗。
说起异端教派,近代人脑海中马上浮现的,当属日本当年的奥姆真理教的信徒,在东京地铁施放毒气等的一系列恐怖袭击,造成伤亡,也引起一时的恐慌。
日本直到今日在公众地方绝少看到有垃圾桶,据说也与此有关。这真理教的教主及其一众串谋干案的高阶信徒纷纷被捕,有些甚至被判以日本近年来少见的死刑,而且也已被执行,反映各界对其所作所为的不齿。
不过,该教派后来好像也还是衍生出一些继承组织,以后的“传教”手段会是如何,大家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但这类异端教派或与彼等有关的近乎恐怖袭击的事件当然远不及此。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也有源自美国的人民圣殿教派,在南美洲圭亚那建立了一个类似公社的基地,后来还造成近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信徒在当地集体服毒自杀的惨剧,震惊世界。
更近点来说,又是在日本,前年前首相安倍晋三在街头演说时,竟然惨遭路人枪杀。而行凶者的动机,好像是其母亲过度捐献予某个源自邻国的教派,造成严重的家庭问题,而该教派在日本政界的政治捐献(应该是以换取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原来已然根深蒂固,与多名政治人物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行凶者认为安倍曾为政坛核心人物,应有参与其中,也就悍然下了毒手。
坦白说,相关的教派在本地也有借着一些什么和平基金会等名义,又或是打着某些旗帜在国内不时进行一些公开活动。
犹记好些年前,一些不知就里的本地政商精英,甚至还兴奋地受颁过彼等一些维护世界和平繁荣之类的奖项,可见其在世界各地的威力之大,本地也难以幸免。
所以,如果照搬以前的做法,力图再次一举扑灭某些异端教派或其相关组织,坦白说也许不会凑效,因为事实证明彼等死灰复燃的能力超强。也许应该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些异端教派。
现代人精神空虚
彼等在世界各地的兴起,主要有两个因素,其一是物质生活条件丰富的现代人精神空虚,俗称“吃太饱,没事干,想多多”,就信起了这些标新立异的教派。其二是相反的,即许多人的社会经济条件不济,希望得以通过这些信口开河的教派来维持生计,所以教派才能生意越做越大。
第一点是当代社会现实,连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化解不了,更遑论才想要迈入高收入国度的我国了。但针对第二点,如果通过更为完善的经济政策得以改善本地许多人的生计,则彼等可能也就不致于误入歧途了。
与GISB控股有关 185童准与父母团聚
(吉隆坡21日讯)雪州社区福利委员会主席谢安宝披露,与GISB控股有关的185名儿童,已在有条件下移交给他们的家人。
她说,根据2001年儿童法令第30(1)(a)条文,孩子父母与监护人无需缴付抵押金,但在第30(8)条文下需遵守附加条件,其中包括父母或监护人必须确保该名儿童不会再受到虐待、凌辱或忽视的行为、必须确保孩子接受适当的正规教育或学校教育、必须确保孩子的需求和福祉受到保障等。
她是今早在雪州议会回答由甘榜东姑区州议员林怡威的口头提问时,这么说。
她也说,“保护官”有权利随时前往探望孩子,而父母或监护人必须每3个月与孩子到邻近的社会福利局办公室报到,以方便当局进行监督工作。
她补充,决定可以将孩子交回给监护人的标准,是基于4项评估而定,如有关家庭是否具备接领孩子的社会条件、经济能力、居住环境及能否满足孩子求学的需求。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