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客的嘴,骗人的鬼?/陈福星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5月15日退位让贤,副总理黄循财将名正言顺地继位,并领军人民行动党面对随时可以到来的全国大选。
李显龙原定70岁之前交出总理棒子,后来因为冠病疫情而挪后退位计划,可此举并未引发任何方面的任何怀疑。新加坡人也相信,今年2月刚满72岁的李显龙,完全没有借疫情来延缓或改变退位步伐的意图。
所以,新加坡的政局依然四平八稳。政府领导层的即将更迭,对新加坡人和外资而言,是那么地理所当然。
国泰民安靠三方面
作为一个只占据弹丸之地的国家,新加坡之所以能够有今日之国泰民安和经济繁荣,靠的很主要是三方面,一是政治稳定,二是政治廉洁,三是言出必行。
开国总理已故李光耀对贪污零容忍的坚决态度,新加坡政府依然挚诚坚守,从来未曾展现一丁点动摇;而基于这个政府在政务和各个方面的优良表现,加上向来坐言起行,从不爱画大饼,故此其人民由始至终,也都选择跟执政的人民行动党站在一起。
反观大马,贪污风气有因为政权的更迭而改变吗?人民对国家的未来,有越来越有信心吗?
很显然,当因为贪污罪成被判刑的副首相拿督斯里阿末扎希获得不等于无罪的释放之后,贪污环境的乌云已是驱之不散,大多数人开始怀疑,当初那些“反贪先锋”(请对号入座)的义正辞严、信誓旦旦,真的就是政客的嘴,骗人的鬼!
打从2018年全国大选国阵政府倒台,到之后的一届政府换了3位首相,再到2022年全国大选,希望联盟以团结政府的名义重新站在政治舞台的正中央,大马国内的政局一直是风起云涌,对政府不利的种种传言总是此起彼落、不曾消停。
最近,股市更是频传外资纷纷扬长而去的坏消息,如此氛围,要是你是一名手持大把钞票的投资者,该作何感想?
谈到这里,我不禁在想,大马政局今日之纷纷扰扰,唯恐天下不乱的政棍固然罪责难逃,然而,一直被政客形容为“眼睛雪亮”的选民,难道就完全没有责任?
别再玩弄统考课题/陈福星
由希望联盟主导,或更确切地说,是由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挂帅的团结政府,其任期已走到半路,来届大选可说是指日可待。
2022年11月19日举行的第15届全国大选,首次出现没有任何政党联盟议席过半的局面,所谓的“团结政府”因此而生。
希盟曾在2018年大选中获胜并单独执政,22个月后却因时任首相敦马哈迪医生突然辞职,搞得整个政坛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
到了第15届大选,许多国人,尤其是华裔选民,依旧相当“人道”,继续将选票投向希盟。
回过头想一想,当时华裔选民脑海中究竟作何打算?
是这样想的吗:希盟只执政了22个月,所以竞选承诺才未能兑现,我们应该再给她一个机会?
没错,22个月的任期,或许确实难以成就什么大事。但团结政府上台至今已超过28个月,希盟的竞选宣言为何仍是原地踏步?
在此,在下不打算一一赘述,仅想谈谈独中统考一事。
当年,民主行动党领袖们一个个信誓旦旦,拍胸口表示只要希盟执政,政府承认统考文凭之事即可一蹴而就。
结果如何?承认统考这件事,和希盟其他竞选宣言一样,空雷不雨。接下来,说得更明白一点,来届大选,行动党还会、还要、还敢再提这回事吗?
早前,董总领导层约见马华领导人,承认统考当然是会谈的主要议程之一。但在下才疏学浅,实在想不明白,董总为何要见马华?
现如今,马华如猪八戒照镜,连自己到底是执政党还是反对党都分不清;这个时候找马华谈华教,最多也只是图个“爽”字而已。
其实,国阵与马华在承认统考上曾确实有些许功劳;至少,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在任时,政府于2011年局部承认了统考文凭。
当时的条件是:只要独中生在高中统考中考获三科优等,并在马来西亚教育文凭中考获国文优等、英文及格,即可申请进入师范学院,进而成为政府学校教师。这一点,是马华无可争议的贡献。
找马华有点莫名其妙
时至今日,董总愿意为统考资格继续奋斗,当然无可厚非。毕竟这也是董总作为华文教育机构的天职之一。然而,这个时候找上马华,实在有点莫名其妙。
如果真要寻求政党助力,董总不是更应该去找在国会议席上呼风唤雨的行动党吗?为何偏偏找上只剩下两个国席的马华?
董总此举,是仍看得起马华?还是有意将“承认统考”的政治风险,在行动党与马华之间“平分”?
其实啊,最务实的做法,就是董总直接求见首相或教育部长。因为承认统考的最终决定权,完全掌握在这两个职位手中。
至于行动党,如果连安排董总约见首相或教育部长都办不到,又怎能寄望他们在承认统考上有所作为?
来届大选,承认统考一事是否会再被摆上神台,目前尚属未知。但无论如何——尤其是行动党,请别再把华社当傻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