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食肆涨价破坏节日氛围/何燕羚
来到大年初七,我们继续讲讲新春的话题吧。
农历新年前,某家餐饮店贴出通告表示,年初一和年初二新春期间,门店用餐服务费从10%调涨至15%,不包含6%服务税,意思消费者要支付多达21%的税,马上引起消费者广泛讨论,政府部门不得不正视事情的严重。最后商家也“听取”民意取消“加税”,才平息了这起风波。
其实,新春食肆涨价的现象,一直都存在。
记得小时,随父母回乡庆祝农历新年时,早上到熟食档吃早餐时,每一碗素面会涨价50仙,每件酿料涨20仙,如果你嘴馋点上多件酿料,一碗面的价格随时比平日多付两三令吉。
可是,食客并没有投诉,每一年都乖乖就范,都认为商家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我们多付点,也算合理。
话又说回来,农历新年作为华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的消费需求自然增加,商家还不是想趁这段时间多做生意和多挣点钱吗?至于员工的额外补贴,不是应该由多赚了的商家支付吗?为什么就要消费者买单呢?
涨幅应合理
说白了,如果不愿意付双薪或更多给员工,商家其实可以直接休业,大家一起过个快乐年。
还有一种现象是,把原有菜单换上价格高昂的“新春菜单”,逼迫消费者点高价格的食品,消费者也不笨,市场选择多得是,大不了换其他地方用餐。
食肆趁机涨价这现象,必须得到关注。不合理的涨价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影响了就餐体验。
有商家就表示,新春期间原材料等都涨价,适当提高价格弥补额外成本是合理。然而,涨价应在合理范围,不能以牺牲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
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食肆价格的监管,防止不合理涨价行为的出现,别让商家滥用“成本上涨”为随意涨价的理由。
食肆作为服务行业,应以优质服务和合理价格回报消费者,才能实现商家与消费者双赢,共同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
新年感冒随想/梧臻熙

文|梧臻熙
“咵!呸!”一口浓痰带着血丝吐在了洗脸盆,我拧开水龙头冲走它的时候,心里有些担忧:“我会不会也像大S那样因为流感而死掉呢?”
初二感冒到人日,很多天了!跟弟弟说的时候,他把责任推卸到我是因为在新年期间上了我大妹妹一年半没洗过的车。
因为我弟也是在开了我妹的车之后,染上感冒。
“是你传给我的吧!”我送了一个翻白眼的Emoji给他。
弟弟还是立场坚定:“一定是你妹妹的车没有洗的关系!”
我不知道车里面会不会成为流感病毒的培养皿,但这次的感冒拖那么多天还没好,我的心情不免受到一些影响。
人没病的时候,就像少林的十八铜人阵的金刚,每次出手都是扎扎实实的铁拳铁掌,一旦病了,就像放了超过一个星期的黑斑点点的老香蕉,又软又没有甜味,吃起来黏糊糊的,像极了我的那口带着血丝的浓痰。
生命其实很脆弱。所以大S因为流感死掉的消息传开之后,大家都惊呼不可能。但事实是,这件事确实发生了。大S确实因为是那大家看起来会自愈的感冒而死掉的。
我把感冒未痊愈的消息张贴在脸书后,挚友就私讯来问我,看过医生了吗?
怕病怕死更怕遗憾
我说:“感冒罢了,自己买些药吃吃就可以了!”
已读的蓝勾勾出现后,挚友就回说:“你不去看医生就会像大S那样因为流感而身亡!”呸!我才不会像大S那样呢!
想到此处,随手把药力出奇的好的“舒咳痰”加Uphamol 650相互结合,各吞一粒,搭上所剩无几的免疫力,试图内外兼修的抵抗这场新年期间忽然强行登入我体内的感冒。
感冒其实不可怕,可怕的也不是死亡。真正让我难受的是夜晚睡觉时鼻塞的难受,那种窒息就像我在脑海里演练过千百次躺进棺材里的密闭恐惧与窒息。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也有这种害怕,再则就是喉咙痛。来到初老的年岁,以前吃火锅、烧烤、煎炸压根不会招来喉咙痛的风险,如今倒是随便吃个火锅、烧烤、煎炸,甚至新年的肉干,喉咙发炎就像雨后的蘑菇,随处可见。实在太难受了!
我怕病吗?还是我怕死?
与其说怕病怕死,更多时候我更怕的是遗憾,以及十分真实的鼻塞和喉咙痛,以及咳嗽咳到胸痛的难以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