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处理庙宇拆迁/江振鸿
拆迁庙宇,在我国这个多元民族及宗教社会本就属于敏感课题。更何况此次要拆迁兴都庙而改建回教堂的风波,更是火上添油,触动了有关族群的神经线。
其实,整起风波中,有几点值得我们深思及探讨。
庙方是否争取地权
首先,追根究底,如果一间庙宇方方面面都是合法的,包括拥有相关合法地契及准证,恐怕没有人能动其一根毫毛。然而,不幸的是,这座百年兴都庙正是建在不属于它的土地上。
第二,既然这座寺庙的土地并不属于它,那么这些年来,庙方是否积极通过不同管道争取这块土地的拥有权,以一劳永逸解决问题?
第三,这座寺庙的土地前拥有者是吉隆坡市政厅。当然,吉隆坡市政厅也已仁至义尽,这些年来并没有对没有合法土地拥有权的庙方采取任何行动。
根据报道,吉隆坡市政厅甚至于2008年指示庙方从距离现址几百英尺外的原址,搬迁至目前的地段。
因此,吉隆坡市政厅当时为何没有顺势而为,一并批准土地转让权予这座寺庙,反而于数年后把相关地段转售给私人公司,从而引发了如今的风波?
土著公司仁至义尽
第四,大家固然可以指责相关私人公司不应该拆迁兴都庙改建回教堂。
但是,不管我们是否认同,虽然是土著公司,但作为这块土地的合法拥有者,这家私人公司的权利是毋庸置疑的,也必须受到法律保护,因为财产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之一。
如果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若自己花巨款购买了一块土地,希望进行发展计划,却发现土地上有人非法占用,又该作何感想和举动呢?
当然,无可否认的是,即使在法律上拥有对那块土地的绝对所有权,这些年来,相关私人公司仍愿意与庙方进行谈判协商,以寻求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可见这家私人公司已仁至义尽,并没有恃势凌人、让问题恶化的意图。
因此,希望此风波能在有关当局的介入下,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圆满落幕。
换了位置也换脑袋?/江振鸿
虽然不是在野党,但在团结政府内没有扮演角色的马华,似乎仍为了公积金局所谓“低卖高买”机场控股股票的课题喋喋不休。
公积金局早前以每股6令吉80仙至7令吉70仙的价格卖掉一些机场控股的股票,尔后却又以每股11令吉的价格买回来。
这种投资操作看似不合理,然而,作为国内最大投资基金的公积金局,其投资运作不可能只由单一团队负责。
所以诚如第二财长拿督斯里阿米尔韩查所言,大马机场股票的买卖,与该公司被私有化,是截然不同的独立投资项目,目标不同,且并由不同的团队管理及负责。
卖股获利逾亿
更何况,公积金局有所谓的保护墙政策,即负责大马机场私有化计划的策略投资部是严禁与买卖大马机场股票的股票部共享敏感和非公开资讯,以防止出现散户投资者所深恶痛绝的“内线交易”。
其实,机场控股私有化后的回酬价值,没有人能给予预测,毕竟这世上没有人能未卜先知,包括股神巴菲特。但是公积金局从卖掉机场控股股票的交易中获得高达1亿零200万令吉的利润,却是铁一般的事实。
记得当年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当局批准马航的私营企业家以每股高出市价100%(当时市价不到4令吉)的8令吉价格,将其所持有的马航股权卖回给政府。
当时仍是政府一分子的马华,不知有对此具争议性的市场操作,如现在般进行锲而不舍的追击呢?
最后,当年曾经有人爆料疯传指公积金局已被掏空,并呼吁公积金会员们有机会就尽快将存款全数取出。记得当时有一位长辈曾经忧心忡忡地向我询问这个传闻是否属实?
目前在此“低卖高买”股票交易事件中纷纷站出来挺公积金局的人士们,当年是否有为了这个明显“站不住脚”的传闻,而出来为公积金局辟谣,让那些忧心忡忡的年长会员们解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