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布拉会否成为另一个马航?/南洋社论
沙布拉能源3月11日发布文告,表示获得政府注资11亿令吉。这笔资金,主要是帮助沙布拉能源偿还贷款,避免引发本地中小企业不堪拖欠而倒闭所引起的连锁反应。
沙布拉能源拖欠的本地供应商达到2000家,如果任由它被债务拖垮,覆盖面广泛,很可能在本地中小企业激起一场“沙”尘暴,尘埋大大小小的供应商。
问题是,它属于私人企业,不算是国营公司,政府为什么要冒大笔金钱损失的风险,来履行美其名的“社会责任”?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之前和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唯一一次的公开辩论,就是围绕在沙布拉能源该不该救的课题上。当时的纳吉也认为,沙布拉是大马宝贵的龙头企业,不应该让它倒闭,否则将让外资趁机收购其被逼贱卖的资产。因此,必要时,政府会伸出援手,帮助沙布拉能源渡过难关。
破坏市场规矩
而当时作为反对党领袖的安华,当然不会附和执政党。他的立场是政府不该干涉私人企业,如果政府选择“拯救”沙布拉能源,等于破坏了市场规矩。
大马股市里,财政陷困的公司不止沙布拉能源一家,政府开了先河,很容易让其他陷困的公司燃起了希望,幻想政府是不是也会拯救它们。
如果政府只救一家却不救另一家,很容易引人诟病,以为政府偏私。
既是私人企业,就应该作好可能经营不善而陷困的后果。如果营运失算就要期待政府帮忙用公帑来帮自己过难关,那不符合自由经济的理念。
安华当时自认将纳吉打得“落花流水”,没想到过了几年,在他执政以后,竟然玩起角色互换,打脸自己,当起拯救沙布拉的“英雄”。他没忘记自己当时讲的话,于是将这次拯救解释为“投资”,所投下的钱是要还的。自古至今,有哪个“拯救”方案不叫投资呀?
远的不说,就说马航。在过去30年里,我们已经记不起政府多少次注资于马航,甚至是多到将它私有化起来,除牌了慢慢“拯救”。到底那是注资、投资还是拯救呢?
虽然马航可以厚着脸皮说它是国营企业,政府拯救是理所当然。那沙布拉能源呢?即使名义上是私人企业,想必这次的贷款,开启了国营化的脚步。
一些分析员见到政府出手相助,已经欣然修改沙布拉的合理价,好像是一切灾难已过去,公司从此能重新平步青云,再次成为股民的心头爱。
负债超过100亿
问题是沙布拉的庞大负债,不是一个小小的11亿令吉可以解决的。沙布拉能源负债超过100亿令吉,这个11亿令吉,肯定不够用来解决它如山高的债务。接下来,还借不借(按照政府的定义,这叫“追加投资”)?
不但如此,其高层的管理能力不大高明,近年来的业绩亏多赚少,如果找到了政府这条大水喉,恐怕更加不思进取,最后就像马航那样,先除牌,再寄生在政府部门里,慢慢的汲取政府的养料自肥。
沙布拉能源久旱逢甘霖/万年船
得到大马政府垂青的沙布拉能源(SAPNRG),日前发布2025年1月31日第四季度业绩,终于迎来6年来的首次获利。
不知不觉,距离上一回公司建议附加股兼优先股和免费凭单,原来已经过了6年。当年那可是募资近40亿令吉的大型企业活动,大家还以为该次集资以后,公司可以解决其负债的问题,重新走回成长的正轨。
当时的总执行长也雄心万丈,公司的财政还没处理好,自己先给自己发了超过7000万令吉的薪金和花红。他也不想想公司在2018财政年亏了25亿令吉,自己到底有何功劳来领此超级酬劳。
之后的几年,过度扩张的沙布拉能源被债务拖累,几乎掉入万劫不复的情况,在大股东(国民投资机构,PNB)的施压之下,总执行长也宣告退休。

百亿债务捆绑自己
沙布拉能源的噩运并没有随总执行长退休而终结。这六年来,公司还是连续蒙受亏损,数额超过170亿令吉,甚至被列为PN17受困公司,迫切须要重组。
尽管如此,公司100亿令吉的庞大债务,捆绑了自己,想转身都大感吃力。因此,即使公司的营业额自2020年起逐年下跌,从64.5亿令吉跌到2022年的41亿令吉,才稳定下来。
之后公司推出重启计划,虽然还是免不了亏损,但是营业额已经从谷底反弹,接下来几年都站在40亿令吉以上。
2025年的营业额恢复到47亿令吉,税后盈利达1.9亿令吉。同时其订单也从平均66亿令吉大增到85亿令吉。
即使获得盈利,公司的财务状况依然拮据,所赚的1.9亿令吉固然庞大,但是身负上百亿令吉的债务,却让投资者不了解公司将如何还债,难道要把手上值钱的资产都变卖来还债?
政府贷款11亿令吉帮沙布拉能源还拖欠的供应商款项,固然是考虑到人民(小供应商)如果受困倒闭,可能引起更大的骨牌效应,但是政府如此扶持私人企业,等于破坏经商规矩,确实不应该。
无论如何,沙布拉能源此次公布业绩,带来了久违的甘霖(盈利),让政府松了一口气。不管是政府借出的11亿令吉贷款,还是国家投资臂膀之一的大股东——国民投资公司(注:它控制了沙布拉能源37.5%股权),投资在沙布拉能源的数额不在少数,当然希望沙布拉能源能够起死回生,让它们尽快回收所付出的投资和借贷款项。
免责声明
本栏纯属学术上或经验上建议,读者若有兴趣投资,应该自行深入研究或询问股票经纪才决定,盈亏自负。我们鼓励通过正确的投资方式创造财富。作者言论不代表《南洋商报》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