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治贫不如先治愚/南洋社论

对通货膨胀率下降的官宣数据,伊斯兰党兰道班让国会议员西蒂再拉揶揄说“人民无感”,甚至批评说“还有人饿死!”

较早前也有反对党领袖以“饿死论”斥责政府的无能。显然,搞政治的都挺关怀穷人。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发布财政预算案期间,也同样围绕在扶贫减贫脱贫的问题,还不惜调节税务政策,拒让有钱人也享有补贴优惠。

当然,要消除贫穷,正视此社会痼疾问题的存在,是对的,关键却是要有完善的脱贫机制,精准扶贫及治贫方略。例如要消弥贫富差距,却要避免熄灭创富动机,有时还须承认贫富是择机与竞争的结果。

可要是政客只懂装模作样,强装的虚伪和负罪感,也只是逃避与自欺。

让人甚感愤懑的是,那些拥有LV包包的政客,对贫穷的苦难会有什么真切的体验呢?

不能一味给钱和喂养

穷人的问题,是赚钱少,只能靠做些辛劳的苦役,或低收入的工作,但却不能一味地给钱和喂养,而是要教导他们学会知识,掌握技艺,才能努力摆脱贫穷的陷阱。

因为学历就是硬资本,专业领域的技能才是给穷人逃脱贫穷的梯子;给穷人“迫切”需要的食物,只是帮助解决穷人一餐。

有好些国家的政府及国际组织也对此作出反思,认为给穷人电视机比食物更重要,这能让穷人的生活少一点乏味,借此逃避现实,逃避沮丧。

在印度,穷人有了电视,就不会将预算花在祈求神灵的宗教活动,或乱花钱来置办婚礼、嫁妆,有了娱乐才能让穷人暂时忘了怨怼,对贫穷忽然有了忍耐力,不再迁怒命运。

问题是面对种种风险与压力的穷人就算稍能得到救济,或稍有些钱,他们还会缺乏自控力,照样用光,多数穷人没有长远目标和打算,难以在恰当时候自我提升,抗风险能力差,始终还是贫穷。

与其扶贫不如扶智

更糟糕的是,错误的意识形态,守旧的历史惯性,更是没法有效防贫治贫,严重的贪腐和行政低效的问题,使任何扶贫政策都难以落实。

要真正摆脱贫穷的桎梏,就必须依靠良性的机制和制度的善治,更要理解穷人的生活逻辑,与其扶贫,不如扶智,与其治贫,不如先治愚。

最后要说的是,今日的马来西亚,饿死的穷人还挺罕见,狡猾的寄食阶层却多的是。

视频推荐 :

 

 
 

 

反应

 

言论

习近平访马意义重大/南洋社论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4月15日至17日访问我国。这是他自2013年访问马来西亚后的第二次到访,也是中国最高领导人中,首位在马来西亚担任东盟主席国期间到访的领导人。

马中两国历来友好,近年来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马来西亚国家元首曾访华,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也三度访问中国,突显双边关系的密切,也展现中国对马来西亚这个友邦的重视与尊重。

2013年,习近平访问印尼时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同年,他到访马来西亚,确立了马来西亚与中国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次访问不仅提升了马中关系,也推动了区域发展的构想,催生了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概念。

“一带一路”倡议秉持互利共赢的理念,带动沿线国家的发展。不仅在经济领域,也在人文交流方面掀起频繁互动,呈现前所未有的交融景象。

两国双园典型标杆项目

马来西亚是最早响应并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东南亚国家,由两国政府共同推动的“两个国家双园”——钦州工业园和关丹产业园,就是典型的标杆项目

事实证明,马来西亚是这一倡议下的重要受益者。即将完工的东海岸铁路也将为马来西亚铁路交通掀开新格局,带动东西海岸之间的人员流动和物流畅通。

近年来,马中双边贸易显著增长,去年更创下2120亿美元的新纪录,而中国也连续16年成为我国最大的投资来源国。

随着两国签证政策的放宽以及更多航线的开通,民间往来与交流更加频繁。去年,访问马来西亚的中国游客突破328万人次,创造1067亿令吉的外汇收入。

教育领域的合作也呈现出积极态势。截至2024年,马来西亚已有5万7000名中国留学生,而赴中国留学的马来西亚学生也大幅增长至接近2万人。

厦门大学在马来西亚设立分校,开创了中国重点大学在海外设立分校的先例;而马来亚大学将在山东设立分校的举措,也标志着我国重点大学进驻中国的历史性一步。

当前,中国正迈向高质量经济发展,积极推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可再生能源和数字基础设施等前沿领域的发展。

马来西亚为配合自身经济转型的发展需求,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并借鉴其经验和强大优势,势将有力推动我国的经济跃升。

放眼中国与东盟,这一人口总量占全球约25%的区域,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已展现出强大的活力与无限的经济潜能。中国与东盟紧密合作,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契合区域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要求。

2021年,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峰会上总结双方经验,提出“包容互鉴,共建开放的区域主义”的理念。

2025年,马来西亚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继续致力于推动合作,促进区域稳定、公平的开放市场及共同价值观。

中国坚持合作共赢

中国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的外交政策,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来西亚作为东盟成员国,亦秉持不结盟的外交原则。此次两国领导人的会晤,势必将就双边合作、区域和平及应对当下全球金融挑战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并达成共识,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局势。

中国维持与各国合作共赢的外交政策,致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马来西亚也是奉行和平、人道、正义和平等,致力于建立公正和公平的国际社会。

两国领导人这次的会面,必会针对双边合作、区域和平及应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等课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并且达成共识面对严峻的局势。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