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现代狙公青出于蓝/章龙炎

《列子·皇帝》有个故事说,宋国有个喜欢猴子而养了一大群猴子的老头(狙公)。这老头很了解猴群的需要,猴群也懂得如何让老头高兴。为了满足猴群的欲望,他挪出部分食物给猴群吃。不久,家里的食物短缺,老头就想到减少猴群的食物分量,但又恐猴群不依。

于是,他先哄骗猴群说:我先给你们橡树果,上午三个,晚上四个,够不够?猴群怒而起,老头见此改口说:上午四个,晚上三个,我想应该够了。听了这些话,群猴都高兴地伏在狙公面前。

这是朝三暮四这句成语来源,一般理解是用来批评那些可以随时大幅改变言行的人。那是原意。不过,时代不一样了。这个故事至少还可以有另外3个诠释。

首先是老头因为喜欢猴子而养猴子,在家里食物短缺的时候不遗弃它们算是慈悲了(这对捍卫动物权利者有说服力)。

其次是猴群虽然被狙公哄骗了,但还有食物吃,是互惠互利关系,两者谁也没受损。

其三,可以说猴群太笨被耍弄了,还要谢主隆恩。

把政府当慈悲老人

这次华人过年,希望联盟主导的“团结政府”从开始宣布不免过路费并列出林林总总的理由,到最终还是为了表示关心民瘼而勉强给50%折扣,再次展现了狙公的“风范”,而且青出于蓝。

政府非常了解人民的心态。之前,一些人民已经把政府当作是慈悲老人。这一次,更多人民认为是互惠互利的关系,因为驾车人士享受政府给予的福利,政府又不需要赔偿有关大道公司太多。

说猴群笨的是少数,批评政府像狙公一样讲话反反复复的也占少数,这只是针对华人社群而言。

今年接下来还有几个大节日,关系的其他族群。我们就先等待政府届时是否会给大道收费50%折扣,而不是全免,又或者没有免费。

废除大道收费站是民联及希盟多年的竞选承诺。因为有人民公正党的拿督斯里拉菲兹与民主行动党的潘俭伟等“经济奇才”的妙方,废除收费站变成是要不要,而不是能不能的问题。意思浅浅:过高速大道免交过路费,任何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就是违背诺言。

不过,相信拉菲兹与潘俭伟的人开始会因为感觉被哄骗而有点不高兴,但在希盟政府宣布在大节日的某个时间免过路费后,他们对希盟又产生信心。

他们认为不管是废除大道收费站、某些日子免过路费、某些大日子扣50%,甚至完全不免过路费,都是一样的。

他们当然不会承认他们在这方面的盲目,还恼羞成怒地抨击那些讥笑他们伏地感谢希盟的人士。

讥笑之人是认为猴子愚蠢的人,抨击讥笑者的人要不是认为“团结政府”慈悲为怀,就是认为“ 团结政府”利人利己。

但最缺乏也最迫切需要的却是对哄骗者的谴责。

 

 
 

 

反应

 

言论

轻视实干者的后果/章龙炎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到我国进行国事访问之前及之后,网络世界冒出许多“历史回顾”。最吸引人的是,当时在野、现在在朝且身居高位的政治人物,在社交媒体发布带有“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出卖国家给中国”等讯息的贴文。

纳吉当时因与中国建立密切关系而遭这些政治人物嘲讽与抨击。

时过境迁,对这些“历史回顾”,有人轻描淡写地说,那是政治。意思似乎是:为了政治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即使如此,这并不意味着多数人会接受这样的托辞。凡走过的,必留下痕迹。

搞政治,需要有一定的高度,尤其是在涉及国与国之间关系的课题上。综合这些当初在野、后来在朝的政治人物的谈话内容,他们之所以无上限地抨击纳吉,是因为他们没想到真的能从国阵手中赢得政权,对自己的言行也就不设下限。

他们操弄我国与中国关系的课题,主要目的是借此挑拨马来社会反纳吉及他领导的国阵。

吊诡的是,与中国有着剪不断“情意结”的大多数马来西亚华人,却是“义无反顾”反纳吉的族群,而非马来族群。这意味着,希望联盟打出“反中牌”在马来社会中其实是事倍功半。

那纳吉当时是否误读了华人?根据当时的民意,华人整体是较为“亲华”的。

但他们可能认为,与中国建立密切关系是理所当然的,无论谁当首相都不会影响这关系,因此可以毫无顾忌地反纳吉。或者说,是以“告别腐败”为由反纳吉、反国阵。

从这点看,当时的华人在政治上可说是“画地为牢”,被国内政治宣传误导,没有从马来西亚在国际关系中的特殊地位,尤其是地缘政治的角度,作为选政府的关键考量。

华人偏好善于演说的领袖

更别说重视首相的国际领导才能了。几乎可以肯定地说,纳吉被“当草”,说明华人偏好强硬或善于演说的领袖,而非实干有为的国家领袖。

你看,纳吉任内与中国合作无间。当时被抨击得体无完肤的计划,如东海岸衔接铁路(东铁)、马中关丹产业园、宝腾—吉利合作、TRX等,希望联盟执政后却脸皮厚厚地“继承”了下来。没有高度的政治,是蛮可悲的。

所以,民主行动党秘书长陆兆福赠送刻有“东风浩荡,实干兴邦”的锡蜡盘龙雕给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是锦上添花。要是陆兆福把“实干兴邦”送给他的老板,那才是雪中送炭,也可与其老板共勉之。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