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瓜田李下,还是举贤不避亲仇?/江振鸿

我们的老祖宗有一句充满智慧的老话,即瓜田李下。

记得讲述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当年事迹的电影《安华:不为人知的故事》中,有一幕情节,主角(安华),在成为财政部长后,回到家乡要求其兄弟们从即日起,不能再竞标政府工程,其背后的道理是一样的。

所以青年及体育部长杨巧双的夫婿在未经过公开招标的情况下,获颁雪州政府的电召客货车系统服务(DRT)合约,在法律上,也许是合法,但是在情理及民众感观上,却恐怕难以服众。

我想,民众并不是质疑当中是否有存在贪污滥权的问题,而是质疑其中的利益冲突,因为杨巧双固然并不涉及其中的决策,然而雪州政府却是与杨巧双同属一样的阵营。

有人也许会质疑,身为部长高官的亲属,就算真有能力,难道就不能在公共领域献一份力吗?因为我们的老祖宗也有句老话,即举贤不避亲仇。

所以目前世人只能规范一些包括避免利益冲突的行为准则(Code Of Conduct),以预防这些裙带关系所引发的弊端。

其实,为了公平起见,让批改政府考试试卷的批改官无从知道试卷考生的身分,试卷上只能注入相关考生的编号,并无名字姓名等相关资料。

改革公开招标方式

所以,为了解决避免利益冲突,却又不埋没部长高官亲属的能力才干,当局是否可以改革公开招标的方式,让投标的企业,只展示其能力,并不展示身分背景,让相关项目的遴选官员或决策者无从知道相关企业的身分背景,只能依据企业所展现的能力来颁发合业?

最后,反贪会首席专员丹斯里阿占巴基在尚未进行专业详细调查之前,就主动出来“帮腔开脱“,恐怕在感观上又是一记重拳打在团结政府脸上,让人们很难信服反贪会是中立公平的。

因此,希望联盟竞选宣言之一的承诺,即反贪会首席专员提名人选,必须由跨党派的国会特别遴选委员会审查,几时可以开始落实?

 

 
 

 

反应

 

言论

成也多元,败也多元/江振鸿

以多元社会闻名的我国,可谓是“成也多元,败也多元”。

多元社会虽然是我国最美的一道风景线,但往往也使不少原本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

早前吉隆坡市中心一座没有相关合法准证及地契的百年兴都庙发生拆迁事件,本是一起简单的法律问题,如果一切依法办事,本应毫无争议。

然而,却因为牵涉宗教问题,使得事情顿时复杂化。

这起风波最后虽然看似圆满落幕,然而并未解决长远问题。根据当局透露,吉隆坡及吉打分别仍有约130间及300间非法庙宇。

非法庙宇如未引爆炸弹

这数百间非法庙宇就如同数百颗未引爆的炸弹,随时考验当局及我国多元社会解决宗教纷争的智慧与包容力。

近日“气球小贩被取缔事件”,虽然在执法过程中出现暴力行为令人遗憾,但依法取缔本身无可厚非。否则国家法规将形同虚设,法不成法。

然而,在社交媒体网民的推波助澜下,事件却被演变成一项所谓“执法人员选择性执法,只针对某族群”的种族课题。

某宗教司甚至将早前迁移兴都庙的事件,与此次取缔气球小贩的演变作比较,质疑当局执法的公平性。

其实,所谓“执法只针对某族群”的说法,更多源自各族群固有的刻板印象。

而目前的政治局势中,获得大部分非马来选票的行动党成为执政联盟内最大成员党,更加深了部分族群对当朝政府“偏袒某族群”的印象。

当然,在我国这个多元社会中,执法行动往往是“两边不讨好”的。

前阵子我家附近一间在住宅区内非法营业的华人住家式点心店被当局取缔时,中文社交媒体上也出现了“政府保守”、“讨好马来选票”、“执法双重标准”等等评论,显示我们自己也往往五十步笑百步,半斤八两。

然而,尽管有这些小插曲,多年来我国多元社会中各族群基本上仍能和平共处,这正是我国各民族包容精神与当局处理族群和宗教议题智慧的体现,足以成为全球多元社会和谐共处的典范。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