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为省钱犯险/方城
在疫情笼罩的阴霾下,许多线上商家都推出优惠券,用以吸引消费者到他们家商店消费,求刺激销量。这是在某种程度上给消费者一些回扣,达到薄利多销的目的,本就无可厚非。
但是,我就发现有些人会用这样的好处,滥用消费券,让自己攒了便宜,却导致商家血本无归。
话说,最近某网购平台就推出了用一分钱买优惠券,然后在线下商店消费若干数目后,就可以拿到回扣的活动。优惠额度是蛮高的,有些便利店的优惠券甚至是买上2.50令吉就可获得2令吉回扣。这意思就是说:你花50仙就可以买到价值2.50令吉的货。感觉这几乎已经是商家的成本了。
一般的消费者一次也只能用一张,也许就买了10令吉的东西,用这张优惠券付款,然后得到回扣2令吉,消费者开心,商家虽赚少了,但是还是有点盈利。本来这样双赢的格局遇上了一些精打细算的消费者,情况就不是如此了。
最近在面簿看见有个朋友沾沾自喜的炫耀自己如何用不到20令吉买了110样物品。用的方法就是每一个物品都用一张优惠券,力求每2.50令吉都回扣2令吉!我知悉后是很错愕的,那是用了几个人的户头、花了收银员多少时间啊?这位朋友还赞这些收银员很“耐斯”(nice),愿意配合他,让他可以成功获取那些战利品。当然,付款过程中,重复排队及到几家不同的分行是免不了的。其实,他的生活还算不错,工作也算稳定的,玩这样的“省钱计划”,是真的在省钱吗?
我可不这么认为。在冠病变种病毒肆虐的情况下,你花了4到5个小时四处“征战”,用了最少的钱买了你觉得最多的东西,感觉是省下了一笔钱,殊不知你没有把看不见的时间成本及长时间在外感染病毒的风险成本算在内啊。如果用这个时间去做别的事,也许赚回的钱还比省下的多呢!
人们不是常说:钱是赚回来的,不是省出来的吗?对于这种行为的唯一解释,大概就是“癖好”吧!
然而,若社会多几个这类的消费者,我想情况就如同杀鹅取卵,不管是对网络平台或商家都是弊多于利,最后还会导致两败俱伤的局面。
湖南“节俭女”租住厕所 睡觉洗漱一次过原地搞定

湖南株洲一名家具店女雇员租住公司内一间厕所,“月租”50元。(取自“极目新闻”网)
(长沙28日讯)中国湖南株洲一名女上班族为了省钱,以月租人民币50元(下同,约30.5令吉)租住一间厕所。
当地媒体报道,现年18岁的阳姓女子(网民“懒洋洋”)在网上分享生活片段,她目前在一家家具店上班,为了省钱而选择住在公司的厕所里。
片中可见,阳姓女子拿一块布盖起厕所间格,然后把折叠床搬进厕所铺好床铺睡觉,醒来后在里头完成洗漱。她一共在社交平台发布32则视频。由于内容太过冲击,一些网民质疑她是在搞摆拍。
对此阳姓女子的雇主告诉当地媒体,旗下这名雇员是“暂时以厕所为家”,将在办公室内某处加装房门后,让她搬过去。
据雇主说法,之前曾帮阳姓女子寻找租房,为当地合适租房选择较少,且最便宜也要每月800元,“而这名雇员家境条件又不好,因此选择暂住本公司的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