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祝马来西亚独立昌明/南洋社论

8月31日,马来西亚迎来第67周年国庆日,今年以“昌明大马,独立精神”的国庆主题,强调对多元种族社会的维护,诠释了共情与团结的爱国精神。

唱国歌,满街随处飘扬“辉煌条纹”,“一屋一国旗”虽是展示爱国情怀;给体育竞赛场上夺标的国家球员欢呼喝彩,也堪称爱国精神的大爆发,可是这都只是一种政治正确的爱国形式。

当政客在多场补选造谣生非,污蔑中伤,煽动情绪,充斥激愤与撕裂,只知争闹乱政,因循旧说,只求党私之利,那才真让人深感悲叹。

因此,我们渴求政治领导要能履行职责,做正确的事。当对手用“脑”算计时,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就必须用“心”去做事,去纠正错误,避免一错再错,全心投入,以“终点思考”法则去做对的事,就才是治理国家最美好的状态。

只需翻检历史,不难辨察那些骄横政权的颓塌废毁,何其转瞬,还有那些投机政客散播旧说谎言,我们都必须保持警惕。

救活一人如救活众人

霹雳苏丹纳兹灵沙殿下最近在“东南亚区域人类尊严会议”的演讲,鼓励人们打破种族与宗教隔阂,“凡救活一人,如救活众人”的包容精神,便是给我们最有益的教诫。

马来西亚是一个最大的整体,不应该再囿限于“同型相配”的小圈子,我们要变得更深邃和宽广,将思想界域上升至更高的次幕维度。

国庆要宣导包容和共济,加强族裔之间的共情能力,才能促进全民的幸福和繁盛。

无良政客肆意炒作某个族裔更有财势的论调是有毒的,我们要传播勤能致富,谁有钱或更有钱,都没人知道没有羡妒 ,一如衣锦夜行。

激励底层生存意识上升到追求自我实现,与探寻价值意义的能力,各族互相尊重、信赖与合作,打破围墙和隔阂,创造链接与联系,才能从沉疴宿疾中得到治愈。

马来西亚就是我们的家,我们都是一家人,这里有滋养家人的厨房,沾染了烟火,沉淀着岁月,升腾着温度,相伴着成长,传承家风,安放乡愁。

只有杜绝极化思维,内耗恶斗,情感敲诈,摩擦怨怼,才是我们更包容的爱国主义。

只有摆脱侈糜浊流,守旧漩涡,才能催生新的可能,迎来刚健有为的未来。

在此祝愿马来西亚,弃懒散、尽尘垢、绝昏庸,独立昌明。

 

 
 

 

反应

 

在商言商

马中携手共谱华章 开启“新黄金50年”/中总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圆满完成对马来西亚的国事访问,这是他自 2013 年以来,时隔12年再次踏上大马土地。十二载光阴,马中关系从友好走向深入,从合作迈向共赢,可谓风雨同舟、携手并进。

这一回的来访,既是对两国跨越半个世纪邦交历程的庄重回顾,也为马中关系的下一个“黄金50年”擘画蓝图、指明方向。

双方签署31备忘录

2013 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大马成为最早响应的国家之一,象征性地拉开了马中深度合作的新篇章。而此次访问,则如同一次阶段性成果的检阅,更是再出发的动员令。双方共签署31项涵盖广泛领域的合作备忘录与协议,充分体现了两国互信日益增强、合作基础日益稳固。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提升两国双园合作”的相关了解备忘录。“两国双园”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旗舰项目,不仅提供投资平台,也见证了马中在产业协同、物流互联、贸易畅通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关丹产业园近年来吸引了多家优质企业进驻,与此同时,关丹国际物流园和东海岸铁路(ECRL)的建设,将极大提升区域交通与物流效率,进一步巩固园区在区域供应链中的战略地位。 

作为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我们对这一系列发展深感振奋。我们相信,这不仅能带动大马东海岸的经济活力,更将为我国整体经济挹注源源不绝的新动能。

建立互利共赢基础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之际,大马作为开放型小型经济体,必须积极引资、广纳良机。然而我们也必须提醒:在欢迎外资之余,切勿忽视本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真正有远见的合作,应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在原料采购、员工聘用、后勤服务等方面,优先考量本地资源,让外资项目成为本地中小企业的成长助力,而非竞争压力。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本地企业唯有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稳占一席之地。从技术、质量到服务体系,我们要主动对接国际标准,积极寻求与中资企业的合作契机,在新一轮区域经济重组中发挥更大作用。

此次访问期间,中总领导们有幸受邀出席国家王宫的国宴及首相设宴,见证了马中关系发展的重要历史性时刻。我们也欣喜看到,配合国事访问,多个领域同步响应——如教育、人文、媒体、学术等各层面的交流不断展开,为两国关系注入更多温度与深度。文化的融合与民间的互动,是国家关系长青的沃土,值得长期深耕。

助工商界拓国际视野

 50年筚路蓝缕,如今迎来“新黄金50年”的曙光。马中关系将进入一个更成熟、更全面、更战略的合作阶段。

中总将一如既往地发挥桥梁与平台的作用,协助本地工商界拓展国际视野,把握时代机遇,在区域合作的大潮中勇立潮头,助力马中关系续写更辉煌的新篇章。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