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第九任首相的表现/林恩霆

净选盟近期对2009年以来的五位首相即拿督斯里纳吉、敦马哈迪医生、丹斯里慕尤丁、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和拿督斯里安华进行了制度改革层面的评估。 

这项评估的结果引发了广泛讨论,尤其是对现任首相安华的低分评估(仅获D等),以及第九任首相依斯迈沙比里意外拔得头筹,被评为“改革最佳首相”。 

依斯迈沙比里是目前史上任期最短的首相,仅有15个月。但这15个月,却给依斯迈沙比里登上改革成绩最佳的首相。这种结果肯定让广大民众,无论是国盟支持者,抑或是希望联盟支持者,甚至是巫统支持者,都感觉到莫名其妙。 

公平对待各区选民

依斯迈沙比里在形势所逼之下,作出3项对马来西亚民主制度发挥重要作用和参考,注入新动能。在形势所逼之下,依斯迈沙比里与当时以安华为首的反对党签署谅解备忘录,发放选区发展拨款给朝野议员,公平对待各区选民。 

在他任期之内,完成18岁可以投票的修宪程序,也让全国已满18岁的老百姓自动成为选民。同时,依斯迈沙比里也制定和通过反跳槽法,恢复老百姓对选举的信任。 

或许有人说这是因为依斯迈沙比里的地位不稳,掌握的多数议席不多,恰恰这个情况也发生在慕尤丁身上,但慕尤丁更倾向于“以疫情冻结国会”和“紧急法令”来集中权力和稳住相位。

依斯迈沙比里没有想到自己会出任首相,这也不是他所期待已久的事情,更不是他的野心。因此,他可以在政局稳定和自己相位的权衡上,没有那么地着重于自己的权位,反之他更向往在后疫情进行复苏和让政治冷却。

很多人一看到依斯迈沙比里成最佳首相的标题后,就嗤之以鼻,但他们都没有认真地了解其中的原因,以及为何首相安华没有获得最佳,其中与他打着“烈火莫熄”的改革旗号不成正比。

依斯迈沙比里在国阵时期出任部长时,的确有一些种族性的出格言论,包括在出任首相后到联合国以国语发表演说。但这一切不仅仅出现在依斯迈沙比里身上,也包括安华、慕尤丁、纳吉和马哈迪身上。安华在任教育部长时,象征性给华校10令吉拨款,不是更侮辱人吗? 

无论如何,依斯迈沙比里的任期只有15个月,因此净选盟也仅仅是以这短短的15个月任期的依斯迈沙比里对比其他任期比15个月还长的其他4位首相,而纳吉和慕尤丁已是完输,不看好他们再任相的可能,也不可能再有机会将功补过。 

至于马哈迪,他的第二任期内的他更着重于恢复被其接棒者推翻的政策,如英文教数理,宏愿学校和第三国产车,以及“拉拢”巫统议员。 

现任首相安华以“烈火莫熄”的改革旗帜起家,其改革承诺一直备受期待。然而,净选盟的评估认为,安华在兑现改革承诺方面进展缓慢。例如,限制首相任期和缩小选区选民人数差距等政策虽在议程上,但实际推进未见显著成果。 

此外,安华政府在制度改革上的表现与他的高改革期望值形成鲜明反差,导致其仅获D等成绩。不过,安华尚在任,他仍有时间提升改革成绩,兑现他的改革承诺。

但愿,安华能认真看待净选盟与民众对他的改革期待。

 

 
 

 

反应

 

要闻

莎迪娜:无关穿什么 心灵上表现爱国精神

佩戴国旗扣章掀争议

(吉隆坡29日讯)净选盟财政莎迪娜认为,教育部要学生佩戴国旗徽章,以培养爱国精神,这是一个崇高的目标,但实际上爱国精神不应仅仅表现在制服上,而是在心灵上。

“无可否认,符号拥有力量。辉煌条纹有着鲜艳的条纹和新月,象征着团结、进步和大马的多元特色。但爱国精神不该是穿在身上的东西,而是人民该做的事情。”

她说,爱国精神可通过行动参与塑造国家的未来及为国作出贡献来体现,而不仅是通过视觉表现。

“我们应该注重实质性的互动,而不是仅限于外在地展示民族自豪感。当年轻人卷起袖子参与志愿行动,为国家共同努力时,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爱国精神,而是视为共同的责任。”

莎迪娜以水灾和土崩事故为例,当2021年12月发生大水灾时,雪兰莪和彭亨有数千个家园被毁,当务之急不是象征性的姿态或激励性的口号,而是救援行动。

“当时参与志愿工作的都是年轻人,其中很多是来自雪兰莪队等组织的志愿者。他们带着清洁工具,怀着坚定的责任感,进入满是泥泞的房屋劳作,这不是因为他们肩负着这一任务,而是他们明白,爱国意味着在同胞最需要你的时候挺身而出,这种民族自豪感会留下印记,不仅在制服上,而是在心灵上。”

为此,她强调,尽管佩戴国旗徽章的举措初衷很好,但这不应成为最终目标,爱国精神不能单靠强制来培养,它必须通过经验来培育。

“我们必须为大马年轻人提供真正的机会去贡献、合作和创造改变。

“我们也必须记住,校服上的徽章可能会提醒学生自己的身分,但他们的行动才将定义他们所继承的国家。毕竟,对祖国的热爱与我们穿什么无关,而是和我们的努力和工作有关。”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