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减通胀歪风不可长/曾志涛
日前,霹雳州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部分局突击检查一家油站,揭发业者涉嫌改装油泵电子设备,以篡改汽油计量表,导致消费者支付的汽油费用与实际加注的油量不符,违反了《1972年磅秤及衡量法令》。
这不禁让笔者联想到一种称为“缩减通胀”(Shrinkflation)的经济现象。
面对原材料上涨和生产成本增加的压力,许多企业不愿意直接调高售价,而是选择减少商品份量,以维持相同的价格。这种做法是一种变相的“隐形涨价”,最终遭殃的是消费者。
商家调整产品价格其实无可厚非,毕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价格浮动是常态。然而,问题在于许多品牌刻意隐瞒产品缩水的事实,甚至利用“误导性包装”来制造错觉。
例如,一些零食包装变得更膨胀,但内部的实际重量却减少,而某些洗衣液瓶身更高更细,容量却比旧版减少了10%。这些手法等于在钻消费者“视觉记忆”的漏洞,犹如温水煮青蛙,让人掉进缩减通胀的陷阱。

大马消费支出料超越许多国家和地区。
负担悄悄转嫁消费者
缩减通胀现象的普遍化,暴露了企业在面对成本压力时,往往将负担悄悄转嫁给消费者,而不愿意采取更负责任的定价策略。
面对这种趋势,政府不能坐视不理,必须采取具体措施保护消费者权益。首先,政府可以借鉴一些国家的做法,例如强制商家在商品标签上注明单位价格(Unit Pricing),让消费者更清楚地看到每克、每毫升的实际成本。例如,若某品牌的牛奶从1公升减少到900毫升,但价格不变,则超市价格标签上必须清楚列出每100毫升的单价变化,避免消费者在不察觉的情况下“被涨价”。
其次,政府可设立“缩水警示”制度,要求商家在产品缩水时,在包装上明确标注新容量或新规格,并规定至少6个月内不得移除此标示。
这可以让消费者清楚了解产品的质变,也能对企业形成道德约束,减少缩减通胀的现象。
此外,现有的《2010年消费者保护法》应适时进行修订,以涵盖“误导性包装”和“隐瞒产品缩水”的行为,并赋予执法单位更多权力,对涉及误导消费者的商家施加罚款或其他惩处。
培养更敏锐消费意识
当然,除了政府的监管,消费者本身也必须提高警惕,培养更敏锐的消费意识。在购物时,除了关注商品的价格,也应仔细检查包装上的标示,并与之前的产品规格进行比较。若消费者发现某品牌存在明显缩水却未被主动告知的情况,人们可以透过社交媒体、消费者协会或政府投诉渠道进行举报。
缩减通胀的出现,折射出企业在面对成本压力时的道德考验。若市场监管缺乏力度,消费者缺乏辨识能力,商家将越来越倾向于使用隐形涨价的手段,而这将损害消费者利益,影响整个市场的稳定性。
因此,政府、企业与消费者三方,必须共同努力,建立一个更公平与透明的消费市场。政府需尽快制定明确法规,遏制误导性定价行为。企业则应以诚信经营为本,勿利用信息不对称误导消费者。
诸如你我的消费者更必须提高警觉,尽一己之力,减少缩减通胀的歪风。
苏添来:原料劳力能源物流涨
生产成本高企不下

(吉隆坡25日讯)马来西亚厂商联合会总会长拿督苏添来指出,马来西亚厂商联合会-大马经济研究院2017下半年经商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7大指数即经商情况、本地销售、出口销售、产量、产能使用率、资本投资和雇员人数的指数,皆呈正面走向。
“生产成本(指数)自2016年下半年就顽固地高企不下。原材料、外劳、能源、物流和水费,都是导致业者生产成本高企的原因。”
苏添来说,面对生产成本增加的压力下,我国领域组织代表已针对四大范畴即人力资源、能源、物流与海关及基础建设等课题,向政府提出建议,大马厂商联合会也在会议上提呈上述调查报告,希望政府聆听领域的诉求。
他说,21个领域组织代表本月8日与国际贸易及工业部的两名部长拿督斯里慕斯达法和拿督斯里黄家泉、首相署部长拿督刘胜权和拿督斯里魏家祥博士进行圆桌会议,反映领域面对的成本增加问题。
苏添来昨晚在大马厂商联合会宣誓就职晚宴前的记者会说,以2017年6月同比,原材料的共同费率增长6%至7%;劳工成本涨约5%;能源成本升5%至10%;物流和水费涨1%到5%。
“平均来说,所有东西都是趋向涨升的方向,部分原因来自马币被低估的原故。尽管政府表示经济良好,但我们感觉不到,因为物价仍处于高处。”
苏添来也点出天然气价格上涨、就业保险计划和外劳人头税,导致雇主成本增加,综合起来,厂商一年面对增加上十亿令吉的成本负担,这还未包括即将要实施的计划或会进一步增加雇主成本的开销,例如最低薪金制、外劳门诊保险及提高丹绒柏勒巴斯港口30%关税等。
要求设人资委会
提及领域组织向贸工部提出的建议,苏添来说,人力资源方面,领域要求政府全面检讨外劳管理政策。
“我们要求政府成立人力资源委员会,作为一站式处理中心,包括所有外劳事务都由一个管道处理,这样我们就可以减低整体的外劳成本。”
领域组织也要求政府不要设定任何附加条件,以最低成本让国内所有非法外劳合法化,进而成立人力资源委员会。
出席者有大马厂商联合会的理事如副会长拿督萧健皓博士、拿督南丹苏比亚、阿都沙马和拿督诺莱妮;理事丹斯里锺荣锦、许鲁天、夏湄娟、丹斯里苏子文、丹斯里宋兆雄、戴良麟、邬亚强、伍凤圆、拿督黎德坤、黄明意、拿督吴文钦及伍秀莹等人。
要求补贴能源至2020年
苏添来说,能源方面,业者要求政府保持原计划的合理化补贴到2020年,同时检讨天然气价格。
“如果电费能3年不起价,为何天然气不能呢?”
至于物流和海关部分,领域要求政府成立海事委员会规范业者和费率,实施全包运输费及要有共同的国家港口管理系统,以管理港口的效率。
他们希望政府在更改消费税政策前,与私人领域接触,确保标准作业程序和指南在实施前到位。
“目前关税局要花1到5个月来退还消费税,而该局承诺通过电子报税,该局会在14天退税,希望他们能依照消费税法令,遵守承诺。”
鉴于我国宽频不快,为了不让某些宽频公司垄断市场,领域也要求政府开放让更多业者参与,成为宽频运营商。
另一方面,苏添来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许多中国投资者最初来马设厂时,没开放机会给本地业者供应,包括建筑和劳力,都由对方控制。
“我们希望政府设定政策,对于一带一路投资者,至少有30% 能提供给本地厂商供应。”
林伟才:官商合作做好决策
苏添来说,如果政府做好决策,对商业和领域都好……如果做错决策,整体而言这会对国家不好。
大马厂商联合会前总会长丹斯里林伟才博士说,政府与私人领域一直都紧密合作,各行业会继续给予回馈和建议,好让政府能做好决策,因为如果决策不好,最终各领域都会受影响。
“顾客要好品质、低价格,但我们成本一直增高,我们需要有效率地与政府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