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战略错误致失去中国/骆志辉
二战结束后,1947年美苏展开冷战到1991年苏联解体,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1979年中美建交,美国取得外交上的“权力平衡”,得以全神应对苏联的挑战,最后美国大获全胜,美国当权者开始认为世界上已“唯我独尊”了。
他们一厢情愿的认为,只要把全世界的国家都变成自由主义式的民主国家,经济就会好,社会不再乱,美国霸权地位就得以保持。
美国当代几位著名外交战略家曾提醒美国当权者,在国际外交上“权力平衡”的重要。
基辛格(1923-2023)于1971年提出“三角战略逻辑”;2016年他向特朗普建议“联俄抗中”,但当时俄罗斯有意加入西方阵营被拒绝,反而美国主导的北约5次扩张,使俄罗斯国家安全深感威胁,于是发动了“俄乌战争”,外交上也倒向了中国。这是美国外交战略上一大败笔。
布热津斯基(1928-2017)于1997年在他的著作《大棋局》里,提醒美国当局要避免三角关系的存在:(1)要避免中国、韩国和日本联盟;(2)要避免俄罗斯、德国和法国联盟;(3)要避免俄罗斯、伊朗和中国在一起。
在书中,他认为只有美国同时对中国、俄罗斯和伊朗都采取敌对政策时,“中俄伊反霸权”联盟就会形成。
大搞“颜色革命”
米尔斯海默(77岁)是“中国威胁论”的操盘手。他认为美国无法容忍有对手出现,中国会继续大力发展经济并壮大国力,美中可能会发生激烈对抗甚至会发生战争,所以美国必须全力遏制中国,把中国削弱到无法与美国抗衡为止。
美国最终摒弃了“权力平衡”概念,取而代之就是“自由主义霸权”的抬头。美国认为,“只要我喜欢,做什么都可以!”俨然这已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主流;它在世界各地搞“颜色革命”就是明证。
1978年,邓小平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1989年“天安门事件”爆发,两年后苏联解体,中国改革开放脚步一度停滞不前,1992年邓小平南巡,再度确认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从此掀开中国经济令世人瞠目结舌,突飞猛进的一幕。
中国把“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WTO),等于承认中国实行“市场经济”的地位,这改变了中国,也冲击了世界格局。
美国及西方剥离的工业生产制造业,被中国全面承接,创造了中国作为世界唯一拥有最完整工业生产链的国家。
克林顿时期就察觉亚太地区的重要性,他认为亚洲的开放市场为美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投资、贸易和获得尖端技术的机会,美国经济复苏将取决于出口,以及美国企业是否有能力进入这个广大且不断增长的市场而定。
错失与中互补共荣
许多国际政治专家都一致认为,西方和中国可以携手合作,建立一个繁荣且有公平秩序的亚太区。
但事与愿违,奥巴马时代的“重返亚洲”,大搞地缘政治围堵中国,到特朗普发动贸易战,拜登的变本加厉,其中细节不再叙述;美国正逆向行驶,放弃自由贸易精神,组建贸易壁垒,在俄乌战争和以哈冲突的问题上,美国丢失了“道德制高点”。
对中国开始是抗议中国用产业补贴,接下来是国家安全,然后是去风险化,最新则是产能过剩和不公平贸易。难怪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对外宣称中美关系时,表示正在“稳定恶化”。
今年底美国总统大选,无论谁当选,对改善两国关系,中国都不会抱有奢望。
布热津斯基曾感叹美国现状;长期的狂妄自大,造成文化上的享乐主义与无知,使政治精英逐渐丧失了雄心壮志和迷失方向,人民不再愿意为国家社会作出牺牲,文化上的衰败,政治上的分裂,加上财政上的紧迫,帝国的根基已摇摇欲坠,倒下去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美国威胁再加征50%关税 中国誓言奉陪到底

(北京8日讯)中国抨击了美国威胁要进一步加关税的行为,并誓言在华盛顿一意孤行的情况下予以报复,这就加剧了中美贸易战的利害关系。
“美方威胁升级对华关税,是错上加错,再次暴露了美方的讹诈本质,”中国商务部在周二的声明中称。“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北京和华盛顿已然要在本周对彼此全面提高关税。特朗普周一又威胁对中国商品再加征50%关税。
中国驻美大使馆表示,美国威胁和施压“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中国会维护自己的权益。
使馆发言人刘鹏宇在回应有关美国最新举措的问题时表示,美国以对等为名行霸权之实,牺牲各国正当利益服务一己之私,将美国优先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
“中国将坚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他说道,但没有具体说明将采取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