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莫给大学生最低薪酬/南洋社论

人力资源部长沈志强提醒国内雇主,“莫以1700令吉的最低薪金聘请大学生”,“莫以此低薪标准压榨大学生的才华”。

最低薪金制的实施原是为保障就业员工能享有最低限度收入,以维持生存与生活尊严及经济安全,其实此措施是符合市场正义的。

可是今日全球面对最严峻的就业形势,寒窗苦读的大学生毕业后就陷入“就业冰河期”,过早失业正摧毁年轻人对未来的规划。

为解决“求职麻痹症”,年轻人可能会选择拖延战术,继续留在学校读书,或是接受企业界以最低薪金提供的“临时”或“过渡”工作。

职场处处亮红灯

教育似乎已然不再是黄金货币,职场处处亮红灯,好些名牌大学毕业生一样难觅舒适的工作,要是大学生不嫌薪水低,就算专业不对口,只想谋得一份工作,就只能屈就。

过去大学生被戏称为旱鸭子,只能在水面学着拼命扑腾,可是随着就业市场的萎缩,鸭子离就业的河岸似乎越来越远,真的想要找到工作还须要更有创造性。

当然要解决年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仍是大家都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雇主不能借机贬低大学生的学历,要懂择优录用、择优培养,要促进企业的创新和进步发展,就不能吝啬。

当然还须承认,工资是劳资协商和博弈的结果,老板总要聘请能给企业创造价值和效益的优秀人才,才会给有技术,有才能的人才优渥的薪酬。

不断学习新技能

因此,大学生必须要能证明自己是难于取代的稀缺人才,还需挤时赴学,不断学习新技能,才能遂成功业。

特别疫情过后,关税战引爆,给全球经济动荡加剧,让职场上的每个人都增加危机感,失业的恐惧迷漫,让离校觅职的毕业生倍感焦灼。

还有一场汹涌澎湃的AI风暴突然来袭,教学及评估工具发生了改变,给就业市场带来改变。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更是大胆预言,人工智能将在未来10年内取代人类在大多数领域的角色,优质医疗建议和教学辅导将变得免费且普及,医生和教师会被替换掉。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须根据社会需求重新制订新课程,通过培养学生的横向技能和软能力,以应对新趋势的挑战。

因此,马来西亚更要努力提高教育素质,重塑未来教育发展,要以政策创新的力量,激励年轻的大学生不断学习新技能及磨练能力,顺应劳动市场的剧变,避免被残酷的竞争市场淘汰。

 
 

 

反应

 

大千

举重一半不慎滑倒 英大学生遭杠铃砸死

(伦敦28日讯)英国一名医学生去年在校内健身房,训练举重时不慎滑倒。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这导致杠铃重重压在东安格利亚大学医学生法拉杰(Mohammed Farraj)的头部,致其伤重身亡,终年仅21岁。到了日前,法医裁定法拉杰死于意外。

据报道,法拉杰去年10月16日在校内的Sportspark健身房,使用举重器材“史密斯机”(Smith Machine)训练“小腿上提”(Calf Raise),期间突然滑倒并导致65公斤重杠铃掉落砸中头部。

在场者见状赶紧上前施救,医护员也赶至现场,抢救一番后宣告法拉杰当场身亡。到了本月26日助理验尸官汤普森裁定法拉杰死于意外,“涉事的举重器材没有故障,但当时安全装置未适当调整”。

Sportspark负责人表示,健身房在这起夺命意外发生后已增加相关警示标语,提醒使用者正确调整史密斯机的安全装置。

新闻来源:Ettoday新闻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