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让教师好好休息/方城

近几年频频传来老师患病或猝死的新闻,让人唏嘘。

今天,当许多人把老师当作神一样的存在,对他们有许多要求,却没有把他们放在神的地位,得到应有的尊重。

众所周知,每个月的第一及第三个周末,教育部是禁止学校有活动的。若真的需要老师回校服务,就得以老师的意愿为依归。毕竟老师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家庭要顾。

然而,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据我所知,身为华文老师,尤其是华中的华文老师,除了教学使命大,还要时常牺牲休息时间,配合外界社团以捐钱为名而办一些活动,要学校参与,并允诺事后会给金钱若干。

我们都说,华中是弃婴,一旦有人“怜悯”,就得委屈学生及华文老师了。为何是华文老师?因为是华社活动,其他种族就“出师无名”了。但是,这些活动一般都就不在工作时间内,学校选择要参与,总得问问老师的意愿吧?

每个人有选择的权利,看事情的角度也大不相同。身为上司者最忌讳的就是把自己的观念想法套在他人身上,并且要别人和自己一样“伟大”!学校可能认为老师必须出席,因为这是“舍己为人”、“热爱华教”的表现;但是受令的老师也许更看重自己的家庭和谐,为日后教学的心情平和做铺垫。

道德绑架不人道

故此,那些在周六周日举办的活动,实不应该强迫老师参与。说实在的,每一个人都要有“活出自己”的时间,道德绑架老师为教育牺牲,其实是不人道的。

可悲的是,很多老师已经习惯了卑微,只能以自己为千秋大业做贡献,来安抚自己!

故此,请别要求所有老师都赞成那些以捐钱为名,并道德绑架老师的活动。为了一些小钱,既苦了老师,日久也许会变得势利,或对教育心生倦怠,都是得不偿失的。

老师的休息日,就让他们好好休息吧!

 

 
 

 

反应

 

言论

爱国,哪有这么简单?/方城

近年来,教育界的变化层出不穷,一堆从未减少的报表,却在书面上标榜着要让教师幸福育人;从当年的黑鞋白鞋之争,到最近新增的佩戴国旗扣章条规,理由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在我看来,这实在匪夷所思。如果学生仅凭佩戴国旗扣章就能培养出爱国精神,那未免也太容易了吧?

坦白说,我们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爱国的,因为这里有他们的家。家在哪里,心就在哪里。对国家的认同感,往往是从父母那里传承下来的。

戴扣章培养爱国精神

如果父母热爱国家,孩子从小耳濡目染,自然也会爱国。这是必然的,否则就算佩戴再多的国旗扣章,也不会真正产生爱国情怀。

将心比心,如果爱国可以通过佩戴扣章来培养,那塑造学生的道德情操岂不是轻而易举?

更何况,当我得知学生需佩戴国旗扣章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这是否意味着要通过扣章来区分学生的国籍?

那么,外籍学生是否可以不必佩戴扣章?或者他们应该佩戴自己国家的国旗扣章?我们不可能要求外国人爱我们的国家吧?

此外,佩戴国旗扣章无论如何都是一项额外的消费。虽然首相表示政府会为每位学生提供两枚扣章,表面上似乎没什么难度,但长期来看,问题不少。

若学生弄丢了扣章,是否需要家长再掏钱购买?每年新生入学,政府是否还会继续提供?若不提供,家长是否得自行购买?

万一扣章损坏或遗失,政府是否会免费补发?无论这笔费用是由公帑支出,还是由家长承担,都意味着长期性的额外支出。

为非必需品额外掏钱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这项政策甚至与政府缩小贫富差距的努力背道而驰。一方面政府提供补贴,帮助赤贫家庭减轻负担;另一方面,却又要求他们为一项并非必需的物品额外掏钱。这让政府的努力显得矛盾且毫无意义。

总而言之,培养爱国情操,本就不易。单靠形式主义来彰显爱国,更是劳民伤财,毫无实际意义。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