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前路仍迢迢/许世平
3年前美军仓皇撤离阿富汗,塔利班重返首都喀布尔,震撼世界。
3年后,西方媒体仍在密切观察重新掌权的塔利班给阿富汗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些什么改变。
根据法新社的探访报道和引述世界银行的预测显示 ,阿富汗经济“零增长”,人民陷困,似乎还看不到好转的希望。
历史上的阿富汗多灾多难,受过殖民主义统治,与周边邻国有过碰擦和冲突,因为处在东西交接的战略位置,成为超级大国争夺的焦点,然而因战祸连绵,缺乏内部的力量整合,一直都没有顺势的发展。
长达20年的阿富汗战争,近三分一阿富汗人沦为难民,境内遍布着空袭后留的坑洞和满目疮痍的废墟。
美军离去后,美国继续对阿富汗实施制裁,及冻结阿富汗所有海外资产,导致阿富汗的和平重建之路依然困阻重重。
距离马来西亚约5000公里直线距离的阿富汗,这个神权政体的贫穷国家值得我们去关注吗?
重启铜矿开发项目
迄今除了中国外,没有任何国家承认这个塔利班政权。一些视频报道说明,阿富汗重启铜矿开发项目,将优质的松子、藏红花等特色农产品运销至中国。
因为阿富汗只图借助宗教信仰动员群众,一直都没法走出困境,更没法融入国际世界。
过去拍摄过纪录片《方向盘背后的阿富汗女人》或《喀布尔的女人们》,折射着阿富汗人对民族发展的愿景与探索,电影《追风筝的人》让人感动,还有第一次获得奥斯卡提名电影《小鞋子》,让人看到贫穷的阿富汗人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炸毁巴米扬大佛
可是,现实下的阿富汗,是战乱、危险和蛮荒,最让人甚感侧目的,是塔利班炸毁巴米扬大佛的事件。
他们指责大佛像是偶像崇拜,是罪恶的物体,势要将它们炸得粉碎;他们在洞穴里放着炸药,每一声爆炸声都会引来他们的赞颂,齐声的欢呼。
在这个神权政体下,禁歌禁舞,禁止打牌游戏、放风筝,还禁止看书、看电影画画。女人在待在家里,在路上逛街是不合礼节的,禁止化妆、配载珠宝、“不得体”的衣著,不能上学、不能工作,只要服从。
虽然阿富汗拥有丰富的矿产,农业潜力巨大,然而因为缺乏人才,基建,专业知识和资金,前路迢迢,仍充满艰难和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