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马台华人大不同/潘琬瑜

因侨生教育政策和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实行的缘故,从20世纪开始,不少大马华人选择台湾求学深造,甚至有的在台湾发展,落地生根,建立新家庭,开始崭新的生活。   

马来西亚华裔是清朝末年及民国成立后自福建、广东、广西等地迁徙至马来亚发展。随着在大马生活,饮食方面除了保留华人的传统食物外,还喜欢马来人、印度人的料理。华裔的饮食习惯偏向重口味,添加香料在料理当中。但,台湾北部人喜欢清淡的食物,追求少盐少糖;台湾南部人则喜欢偏甜的食物,无糖不欢。

马来西亚华人刚到台湾生活,最不习惯的便是饮食文化。在台湾,走进麦当劳买薯条,只会附上一包番茄酱,并不像大马那般,会提供自助的辣椒酱区域。台湾的辣味只限定于麻辣味,大马的辣味还分成了麻辣味、“tomyam”味、“sambal”味等,五花八门,简直无辣不欢。大马的重口味料理也只能在台湾的大马料理餐厅出现,并且价格昂贵得令人咋舌。平时一碗7块钱的云吞面,在台湾便能卖成185台币(约26.50令吉)。

大众运输方便又节省

在台湾只需要一双腿,便能搭乘大众运输(例如公车、捷运、Ubike)到你想要的任何地方。这对于每个台湾人来说,既方便又节省。在台北生活,就算没有摩托车或汽车,使用悠游卡搭乘任何一种公共交通工具,依旧方便自如。

马来西亚的国土面积相当于台湾的9倍,交通工具变成了最重要的生存工具。可大众运输只有首都吉隆玻堪称发达,但交通网的分布在全国仍然不够密集。马路上很难见到人行道和斑马线,供行人穿越马路。每户家庭中都至少有一辆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在这终年烈阳高照的国家,马来西亚人已养成没有车即没有脚的生活模式,有车子才能出门。

大学生到咖啡厅念书

马来西亚的咖啡店分成了两种,即“kopitiam”和文青咖啡厅。“Kopitiam”几乎是马来西亚华人的必吃早餐店。吃的不单是一份简单的早餐,更是追求那醇厚的古早味味道,还有那简单放松的生活。随着时代进步发展,文青咖啡馆逐渐兴起。慢慢地,年轻人追求美感、氛围感,喜欢到咖啡馆点一杯咖啡聊天,在具有氛围感的咖啡馆过一个惬意的下午茶时光。        

但在台湾,咖啡厅是每位大学生的读书好去处。他们前往咖啡厅为的不是惬意放松的生活,而是求一个安静的地方专心念书。点一杯咖啡(价格约200台币,29令吉),便坐上一整天,浸泡在学习的氛围当中。这现象发生在每间咖啡厅,每逢周末时,咖啡厅座位都几乎人满,大家各自用平板、笔电专心写作业。临近期中、期末时,座位都得提前预约,否则临近下午1点,早已没座位读书,这已成为台湾的社会现象。

台湾追求高学历、优质的工作,家长送小孩上各种才艺班、补习班,甚至不惜重金请家教,为的是让小孩子从小有好的教育,考上好大学。小孩子从小得接触各种才艺,功课也不能落下,处于紧张的学习氛围。

比起台湾的教育,大马相对轻松,放学后还能跟朋友一起打球运动,晚上才回家写作业也不迟。大马家长希望孩子有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不强求孩子必须考上好大学,凡事尽力而为。

马来西亚一直以多元种族的文化为傲,并且三大种族和谐相处,形成多元文化社会。台湾追求自由,尊重每个人的想法、意见,包容性高,社会接受度也高。虽同为华人,但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思想和观念。

视频推荐 :

 

 
 

 

反应

 

灼见

【灼见】变局中的新机遇/潘琬瑜

在大航海时代之前,文明之间虽相互影响、渗透,但一直以来都有比较大的独立性。古代文明的相互影响,可从贸易、文化传播和物种传播方面发现。而工业革命之后,火车和蒸汽轮的出现让全世界的距离更进一步缩短。这些技术的进步不单使该地区快速发展蓬勃,更是把世界各地的“相对距离”缩短之后,两个独立的城市在经济和政治上被绑定在一起。

随着航空业、现代电信业积极发展后,不仅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距离在缩短,而且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距离也在缩短。从前离家百里,想回一次家都不容易,如今只需要一通视频电话就能与家人联系。互联网的连接,在一秒钟的时间就能解决20年前的难题。

技术的进步和社会上的合作将世界变成一个整体,移动通信、互联网和开放的技术平台,大大突破关税壁垒的全球贸易,实现全球一体化,打造出地球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因区域广大和人口众多的因素,中国和印度承担起全球最多的加工和服务业务,建构起全球统一的供应链和市场,为全球提供全面的服务。

另外,随着特朗普2.0时代来临,他所提议的美国“本土主义”和大力复苏美国经济的政策,将会着重发展美国本土公司和产业。其实,拜登政府也完全继承了特朗普之前对于贸易和全球化的国策,在美墨边境也继续修建围墻。

同时,美国采用“小院高墻”政策,即在绝大部分领域继续向全世界开放,包括互联网金融、游戏娱乐、社交媒体等等。但对于高端半导体、人工智能、5G/6G和物联网(IoT)领域则是建起“高墻”,不与其他盟友合作。这样的政策基本上是维持全球化的格局,却也限制高精尖技术的出口。

竞争对手转为合作伙伴

世界正迅速发展,今天的全球贸易快速增长中,但形态、供应链会重组与改变。最明显的变化是区域内国家合作的范围和深度将会远超过之前的合作。比如,马来西亚柔佛和新加坡在经济上的合作越来越广汎且紧密,单凭“柔新经济特区”政策和柔新捷运系统,就能看出在未来几十年的紧密合作关系,从竞争对手转为更大空间上的合作。

由于最近五六年所发生的冠病疫情和极右派势力正扩张等情况,使得人民的警觉性提高,各国政府也难免有所提防。或许,全球化2.0时代已经开始了。

2025是一个美好的开始,也是一个更多挑战的一年。马来西亚拥有优质的资源、拔尖的人才,相信马来西亚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局势能在国际中找到机会,大展宏图。

反应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