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马来票,朝野专注的目标/陈福星

尽管新任国家元首苏丹依布拉欣陛下公开警告反对党要乖乖听话,别在来届大选前继续乱搞政变,但反对党会言听计从,心甘情愿领旨吗?

国盟党鞭、伊斯兰党总秘书拿督斯里达基尤丁就宣称,这仅仅是国家元首的个人看法,所有人都要遵循国家宪法,即首相一旦失去国会下议院的多数支持,就得下台。

很显然,反对党不会就陛下的一席话而“乖乖就范”,最低限度,国盟大领袖不会从此鸣金收兵、偃旗息鼓。

国家元首有话直说的态度,确实获得许多国人的激赏。毕竟,大家对眼下的政治乱局早厌烦不已,陛下要朝野双方在来届大选再决胜负的呼吁,的的确确讲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

在国家元首的警告之下,反对党议员,尤其是在个别政党属于二线领袖的国会议员,他们敢忤逆圣意,继续参与推翻政府的行动或谋划吗?

答案相信是否定的。

不过,就政治角度审视,国盟也决不会轻易地让团结政府,在毫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安安稳稳做完一届政府。

以政治口号言之,当了政府的希望联盟已顿然失去了之前可以“光讲不做”的“优势”,相对的,这种优势已转至国盟,尤其是在第15届大选中,宣传手段和技术都非常达标的伊党。

如果第16届大选落在2027年,则接下来的3年多,“国盟攻,希盟守”是避不开的局面,而从现有的表现,伊党对政敌的攻势确实无比犀利,排位第一,希盟却有点力不从心,守得相当辛苦。

就政治现实来说,国盟纵然很想,却很难打动华裔选民的心,正因如此,其接着必然倾全力争取占着更大比例的巫裔选民;而这方面,团结政府亦肯定不会坐以待毙。

既然不愿坐以待毙,团结政府会该当如何?当然也对巫裔每票必争啦。

因此啊,下来的日子,华社喊了多年的承认统考、增建华小等权益,预料会就此搁置;而民主行动党过去对华裔权益的种种承诺,也必然将随之销声匿迹。

 

 
 

 

反应

 

言论

别再玩弄统考课题/陈福星

由希望联盟主导,或更确切地说,是由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挂帅的团结政府,其任期已走到半路,来届大选可说是指日可待。

2022年11月19日举行的第15届全国大选,首次出现没有任何政党联盟议席过半的局面,所谓的“团结政府”因此而生。

希盟曾在2018年大选中获胜并单独执政,22个月后却因时任首相敦马哈迪医生突然辞职,搞得整个政坛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

到了第15届大选,许多国人,尤其是华裔选民,依旧相当“人道”,继续将选票投向希盟。

回过头想一想,当时华裔选民脑海中究竟作何打算?

是这样想的吗:希盟只执政了22个月,所以竞选承诺才未能兑现,我们应该再给她一个机会?

没错,22个月的任期,或许确实难以成就什么大事。但团结政府上台至今已超过28个月,希盟的竞选宣言为何仍是原地踏步?

在此,在下不打算一一赘述,仅想谈谈独中统考一事。

当年,民主行动党领袖们一个个信誓旦旦,拍胸口表示只要希盟执政,政府承认统考文凭之事即可一蹴而就。

结果如何?承认统考这件事,和希盟其他竞选宣言一样,空雷不雨。接下来,说得更明白一点,来届大选,行动党还会、还要、还敢再提这回事吗?

早前,董总领导层约见马华领导人,承认统考当然是会谈的主要议程之一。但在下才疏学浅,实在想不明白,董总为何要见马华?

现如今,马华如猪八戒照镜,连自己到底是执政党还是反对党都分不清;这个时候找马华谈华教,最多也只是图个“爽”字而已。

其实,国阵与马华在承认统考上曾确实有些许功劳;至少,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在任时,政府于2011年局部承认了统考文凭。

当时的条件是:只要独中生在高中统考中考获三科优等,并在马来西亚教育文凭中考获国文优等、英文及格,即可申请进入师范学院,进而成为政府学校教师。这一点,是马华无可争议的贡献。

找马华有点莫名其妙

时至今日,董总愿意为统考资格继续奋斗,当然无可厚非。毕竟这也是董总作为华文教育机构的天职之一。然而,这个时候找上马华,实在有点莫名其妙。

如果真要寻求政党助力,董总不是更应该去找在国会议席上呼风唤雨的行动党吗?为何偏偏找上只剩下两个国席的马华?

董总此举,是仍看得起马华?还是有意将“承认统考”的政治风险,在行动党与马华之间“平分”?

其实啊,最务实的做法,就是董总直接求见首相或教育部长。因为承认统考的最终决定权,完全掌握在这两个职位手中。

至于行动党,如果连安排董总约见首相或教育部长都办不到,又怎能寄望他们在承认统考上有所作为?

来届大选,承认统考一事是否会再被摆上神台,目前尚属未知。但无论如何——尤其是行动党,请别再把华社当傻瓜了。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