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后年经济续改善
华商今明年稍乐观

(吉隆坡13日讯)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2017上半年大马经济状况调查报告指出,华商对今年与明年的经济前景感到稍微乐观,同时期盼2019年的经济将会持续改善。
调查报告指出,对今年经济前景感到悲观的答复者,其百分比已从之前调查结果的65.4%减至60%。
“这种情绪在明年及后年逐渐改善,对明年及后年经济感到悲观的预测,其回复者百分比分别为51%及35%,均呈现下降趋势。”
上半年经济有进步
调查报告补充,表示对今年经济前景感到乐观或稍微乐观的回复者,其百分比上升至40%,比之前调查结果的35.3%高出约4.7%,显示更多回复者对大马经济前景感到乐观。
另一方面,针对今年上半的经济表现,调查报告指出,概括而言,工商界认为大马经济在上半年有进步。
“虽然大约45.1%回复者表示大马经济与今年上半年恶化,但这百分比少于上次调查所得之56%。此外,约40%回复者认为大马经济于调查期间保持不变,比上次调查所得之33%提高了7%。”
中总今日公布上述调查报告,总会长丹斯里戴良业致词后,由中央理事暨商务组主任梁家兴博士汇报调查结果。
其他出席者包括中总副总会长暨商务组顾问郭明发、商务组之经济调查小组组员白文春、张学川博士、商务组副主任林建柱、黄宏超博士、中小型企业及人力资源发展组顾问拿督斯里陈天保、国民团结组副主任傅庆隆及社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董事李兴裕。
戴良业:为工商界捎佳音
预算案料续利民纾困
中总总会长丹斯里戴良业指出,明年度财政预算案将在下个月出台,中总深信政府会继续利民纾困,为工商界捎来好消息,增加市场活力和本地企业的竞争力。
他说,中总向政府提呈了多项建议,包括促请政府降低公司所得税率至18%、将中小企业征税收入门槛提高至首200万令吉及降低税率至15%,以及降低个人所得税率等。
新措施应渐进施行
戴良业致词时强调,实施亲商政策是促进私人投资与刺激大马经济的必要条件。
“商家们了解推进国家经济转型与长远发展,需要落实一些新措施,但我们希望政府能采取适度与渐进方式落实新措施,让执法单位与工商界有充分时间准备与适应。”
民间未感受经济好景
李兴裕归咎通胀
中总社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董事李兴裕指出,尽管今年的经济表现良好,但碍于通胀压力、经商成本及生活成本等因素,民间才会认为经济表现没有反映在生活之中。
他解释,国内出口领域、服务业及建筑业其实都各有表现,只是两年前开始的消费税及通胀压力造成的负面情绪尚未稳定。
李兴裕在问答环节针对为何民间情绪与政府公布的亮眼经济数据有落差的提问这么回应。他补充,中总的调查报告也显示,在通胀压力及经商成本提高的情况下,国内业者大多保持谨慎的态度。

外劳及成本影响生意
促政府简化雇佣程序
中总2017上半年大马经济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六成回复者表示雇佣外劳的成本与困难,持续对本身的生意造成负面影响。
被迫缩小业务规模
报告指出,雇佣外劳的困难导致企业面对成本增加、营业额下滑、业务受挫及被迫缩小业务规模以维持成本的困境。
报告显示,大部分依赖外劳的企业回复者抱怨重新雇佣计划所承担的成本,造成营运成本增加,他们同时促请政府降低注册费,以及通过精简化程序,把处理重新雇佣程序的时间缩短。
本次调查寄出的问卷共738份,收回问卷329份,占寄出问卷总数的44.6%。回复者主要来自批发与零售业(21.9%)、制造业(16.4%)、专业与商业服务(11.6%)、旅游、购物、酒店、餐馆、消闲和娱乐(10%)、建筑业(9.4%)、地产业(7%)、金融和保险(5.5%)及其他(18.2%)。
下半年销售料增长
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销售并不强劲,因此业者保持谨慎态度,尽管他们预测今年下半年的销售额有所增长。
报告称,整体来说,政府政策、运作成本和原料价格提高、国内的竞争加剧及人力短缺,是影响上半年商业表现的四大不利因素。
另一方面,报告称,根据回复者的回复显示,今年上半年产量稍微下跌、存货水平相对保持不变、收账情况维持不变、国外新订单保持不变、本地新订单稍微上升、本地售价保持不变、就业市场相对保持不变,以及对新资源或厂房的投资保持不变。
调查:大马职场“毒性”严重 近六成员工考虑辞职

(示意图/取自Canva)
(吉隆坡25日讯)一项最新调查显示,马来西亚职场文化不健康的问题正促使员工离职。
Randstad 2025年职场监测(Workmonitor)调查发现,59%的大马员工表示,如果公司存在“有毒”文化,他们会考虑辞职,这一比例在亚太地区最高。
此外,48%的受访者表示,如果一家公司没有积极营造正面的职场氛围,他们不会接受这份工作。其中,Z世代(59%)和X世代(50%)对此尤为敏感。
调查还发现,工作氛围和人际关系对员工留任影响巨大。
每两名受访者中,就有一人会因与上司关系不好而考虑辞职,婴儿潮一代员工更是高达66%。
缺乏归属感也是促使员工离职的重要因素。
调查还发现,61% 的受访者因缺乏归属感考虑离职,Z 世代中这一比例更高,达 28%。
不过,调查也指出,良好的职场关系能提升工作效率。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和同事建立联系(91%)以及拥有归属感(93%)能让他们表现更好。
人际关系影响去留
值得注意的是,3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愿意接受较低的薪资,换取良好的职场友谊。这种倾向在Z世代(37%)和婴儿潮一代(44%)尤为明显。
另外,大部分员工认为,在办公室工作比远程办公更容易建立人际关系。91%的受访者表示,面对面沟通有助于建立联系。
但矛盾的是,43%的受访者表示,如果被强制要求回到办公室,他们会考虑辞职,这一比例在Z世代和千禧一代升至47%。
任仕达大马区域总监法赫纳因表示,打造正向的职场文化,不只是让员工待得住,更要让他们愿意投入工作。
“当员工感受到信任,并喜欢和同事共事时,他们会更愿意付出。虽然建立这种职场氛围需要灵活性和耐心,但最重要的是建立‘信任’。”
他强调,弹性工作模式仍然是员工的核心诉求,强制要求回办公室,可能会成为他们离职的原因。
“如果员工能理解公司的调整理由,他们更有可能接受变化,并期待与团队合作。因此,公司和管理层应创造更多机会,让员工自然而然地建立联系,以提升团队协作和整体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