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群庞大
世华媒体数字业务展望佳

(吉隆坡11日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世华媒体(MEDIAC,5090,主板贸服股)过去强攻数字媒体平台终于有成果,所建立的读者群规模之大,有望让该公司从中获利,进而交出更亮眼的业绩表现。
世华媒体总执行长张裘昌,今天在股东大会结束后对媒体表示,公司在过去五年投入了大量资源,为读者提供数字媒体服务,如今已成功吸引庞大的浏览量。
“未来,就是我们兑现数字媒体业务的时刻。凭着庞大的浏览量和读者群,我们现在可以出去推销这个业务了。”
截至6月,世华媒体每月的独立访客人数达1110万人,每个月的页面浏览更高达1亿660万次。
此外,在面子书的追踪人数也有590万人。每个月的短片浏览量有350万次。
世华媒体在大马拥有四家中文报馆,包括《南洋商报》、《星洲日报》、《中国报》和《光明日报》。
他坦言,印刷媒体未来会逐步走下坡,这是无可否认也无法反驳的事实。他认为,既然无法阻止趋势演变,唯一能做的就是凌驾于趋势,并拥抱变化。
“虽然印刷媒体业务滑落,但读者群并没有减少,但线下和线上的读者群人数总和则越来越多。”
目前,世华媒体旗下大马的数字业务营业额,共占总营业额3.2%比重。张裘昌预见,该水平未来五年能录得双位数增长。
串流基建不全面
他解释,读者群已经有了,一旦找到兑现的方法,增长就会十分蓬勃,一切取决于如何推销给广告商。
相比香港,张裘昌认为,我国的数字媒体市场的价值,还未完全释放及起飞,当中包含许多原因。
“大马的串流基建还未得到全面开发,当你没有办法提供高素质的数字服务,是无法吸引广告商的。”
他举例,如果人们滑手机看视频出现短短5秒的缓冲,人们就会直接跳过不看。
“这都是会影响广告商投资的因素。”
此外,香港几年前已经出现数字广告媒介公司,但在大马却还没真正热起来,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去发展。
一同出席股东大会的,还包括执行董事黄泽荣和执行董事张聪等等。
一条龙服务本地广告商
张裘昌指出,世华媒体将在我国推出吸引广告商的一条龙服务。
“在香港,一条龙服务办得非常成功。我们与大企业及广告商洽谈关于100周年或50周年的纪念活动,并为他们提供一条龙服务。”
当中包括行销、编辑、数码服务及筹办活动。
他说,公司每年在香港会接到3至6个项目,每个项目的广告费介于50万港元至500万港元(27万至274万令吉),但这类服务还未在我国兴起。
“这是一个吸引广告商的创新方法,要看本地广告商是否愿意接受这类服务。”
同时,张裘昌也认为,目前只有平面媒体可以办到这点。
新闻纸价低有利
张裘昌表示,新闻纸价格目前偏低,平均低于每公吨500美元,对世华媒体利好。
询及大马新闻纸工业(简称MNI)关闭,会否影响世华媒体?
张裘昌表示并不担心,因为公司还有7至8个月的存货。
世华媒体有50%的新闻纸源自于MNI。不过,张裘昌也说,MNI过去其实也为公司带来许多问题。
由于无法与其他外国业者竞争,MNI早前寻求关税保护,造成新闻纸进口价格高涨。
“在大马,新闻纸占我们总成本的50%;不过,在香港,新闻纸则占总成本的30%。”
至于没有了MNI,会如何影响新闻纸的价格,则取决于大马报纸出版商协会与国际贸易与工业部洽谈降低进口新闻纸税的结果。
早前,首要传媒(MEDIA,4502,主板贸服股)与丰隆工业(HLIND,3301,主板消费产品股)联营公司MNI宣布清盘。
世华媒体股东大会及记者会其他重点
●世华媒体执行董事张聪表示,执行主席丹斯里张晓卿爵士在医生的劝告下,决定请假休养,因此无法出席股东大会。
●张裘昌预见,20年后将不会有记者及银行的出现,因为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会否整合旗下四家中文报?张裘昌表示,若那天到来,就会做出决定。不过,目前会确保这些报馆都可以生存。
●保守估计,大选活动将把当月广告开销增长推高至双位数。
●脱售万华媒体集团仍在进行中,当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根据市场调查,截至2017财年,世华媒体在我国中文报章的广告收入率达73%。
教总:与《星洲日报》同行 勿被恶意渲染动摇办报初心

谢立意
(吉隆坡18日讯)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致函《星洲日报》,公开表达全力支持,并以“教总继续与《星洲日报》同行,与公理同在,勇毅前行”的立场,与《星洲日报》全体同仁共勉。
教总主席谢立意今日致函世华媒体(马来西亚)集团总编辑拿督郭清江时指出,对于《星洲日报》封面刊登国旗插图错误一事,教总认为部分人士借题发挥、恶意放大,甚至添加莫须有的指控,试图激化人民情绪,使问题政治化、种族化,令人遗憾。
他说,《星洲日报》在发现错误后,已第一时间作出修正,并发布华巫英三语道歉启事,并紧密配合相关单位包括警方的调查。同时,该报也基于问责原则,对总编辑陈汉光和副编辑主任蔡淑姗采取停职处分,直到调查结束为止。
“这一切说明《星洲日报》坦然面对失误,没有任何借口和闪躲,更没有逃避责任。这与该报立足诚信的办报精神是一以贯之,教总深表赞扬。”
他说,这证明《星洲日报》绝非蓄意为之,有意冒犯,而是人为疏漏,因此各界不应该过度渲染,无的放矢,制造混乱。无论如何,该报还是须引以为鉴正视问题发生,并加强文字内容的把关机制,确保不再出现类似失误。
他说,其实《星洲日报》作为一家中文媒体,除了向读者传递新闻和资讯,更是在守护华文教育和弘扬中华文化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而且也在促进族群融合和强化国家团结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例如在华文教育方面,《星洲日报》不但在为华教筹款、协助学生升学、鼓励学生学习华文方面开展许多工作,在关系到华教课题的新闻报道上更特别给力,包括和教总紧密配合,揭露了许多不利华教课题,不但引起各界关注,甚至还促成一些华教问题的解决,或成功阻遏一些不利华教政策的推行。教总也要特别借此机会,特别向《星洲日报》一直以来给予的配合,致以万分谢意。”
“此外,《星洲日报》也致力于推动族群的团结与和谐,例如设立‘暖势力’和‘我们’专版,报道有关各个族群和谐相处,同舟共济的真实事件;同时也报道不同文化和信仰,让大家进一步认识彼此的不同,求同存异,相互尊重。这些跨族群的报导都非常积极正面,对于破除族群误解,促进彼此了解,加强大家的凝聚,以建立一个团结的马来西亚是非常重要。这也足以说明,长期努力推动国家团结的《星洲日报》,绝对不会做出蓄意冒犯国旗和国家的事件。”
“只要有长期阅读《星洲日报》,我们都知道该报在新闻处理和报道上都是非常专业,不但忠于新闻事实,不偏不倚,带给大家翔实的资讯,而且对华文教育和中华文化的坚持,以及对各族群和国家的无私关爱,都在彰显‘守护办报初衷、守护社会公益、守护文化传承、守护人间温暖’的信念和坚持。这是大家有目共睹,并给予高度肯定。”
他说,教总对于此事的发生深表关注,并对事件被恶意渲染感到痛心。无论如何,教总深信这不会动摇《星洲日报》坚持办报的初衷,恪尽职守,继续追求报业理想。
“因此,教总特此专函《星洲日报》,表达我们对《星洲日报》的全力支持,并借用世华媒体集团主席张聪的话:‘教总继续与《星洲日报》同行,与公理同在,勇毅前行’,和《星洲日报》全体同仁共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