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陈辰:首7月近680亿美元
马中贸易增10.7%

(沙登23日讯)中国驻马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陈辰表示,今年1月至7月,马中双边贸易额将近680亿美元(约2849亿令吉),比去年同期增长10.7%,这对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相互投资不断地增加,往来的团组不断地增多。

他说,从中国来马考察本地市场的团组,非常多,导致贸工部应接不暇,大使馆也苦中有甜。



陈辰今日出席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福联会)所主办的马中邦交45周年纪念活动,“马中2000年文化史料展”开幕礼上致辞时这么说。

陈辰称,中国大使馆非常感激福联会这一次举办的两国建交的史料展,让两国人民,特别是大马人民了解马中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也让年轻人,知道马中两国45年得来不易,所以要对两国领导人常怀感恩之心。

他指,中国政府所提倡的“一带一路”理念里,有一点很重要,叫做民心相通。而民心相通就一定要介入文化交流。

他提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倡中国发展理念时说“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能好”,而同样的一句话也可套用在马中两国的关系上,“大马好,中国就会好,两国关系好,人民的生活就会更美好“。”

他认为,“马中友好关系,具备三大基石,即传统友好、人民的支持及互利共赢。传统友好就像马中友好关系的种子,是先辈留给我们的传家之宝。而互利共赢,指的是两国交往就像两个朋友交往一样,使两国的合作能够跨越不同的社会限度、文化差异,并能在国际社会变化与影响下,依然能持续向前发展。”



林福山:良好关系来得不易

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福联会)总会长丹斯里林福山表示,马中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来得不易,共同携手并经历了45年之全面建交的风雨路。

他希望通过该展览,能让两国人民更进一步了解马中友好交往的历史,让两国友谊代代传承。

林福山表示,史料展是从昨日(23日)起至本月31日,一连九天开放给各界到来参观。而这次举办的史料展有3个目的。

首先是希望通过史料展,让我国人民了解更多马来西亚华人在马中建交前后,对这片土地的贡献,先贤们的贡献值得我们学习和认同。

第二,详细记录大马作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东南亚国家,华人在推动两国建交的贡献。

第三,推动国人爱国的理念,生在大马这片和谐土地上的我们,必须热爱我们的国家,努力贡献这个家园。

他说,45年前,马中两国领导人眼光非凡,开启了两国交往的大门,开拓了马中新的篇章。

“因此,回顾过去,我们就更不能忘记两国前辈领导人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也应该珍惜我们前辈领袖的英明决策。”

林福山也表示:“回顾历史,福建人是我国最早的华裔移民之一。因此这一路走来,无论是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领域的发展,我们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协助促进马中两国的良好关系。”

林福山、王建民、卡立沙末及陈辰参观“马中2000年文化史料展”。

文化展分4单元

从昨日(23日)起至本月31日,早上10时至下午五时,于雪兰莪Mines 2举办“马中2000年文化史料展”,将展出多份珍贵文件以及华人在马来西亚的贡献。

展览具体上会分成4个单元,即单元1:马中文化交流2000年;单元2:闽籍华人与马中文化交流的关系和互动;单元3:马中邦交45周年历史回顾;以及单元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与大马迈向独立建国之路。

出席者还有国际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王建民、联邦直辖区部长卡立沙末、雪州行政议员许来贤、中国驻马大使馆领事参赞刘东源、中国驻马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陈辰、中国福建省侨办主任冯志农、华总永久名誉会长丹斯里吴德芳、福联会署理总会长陈康益、永久荣誉总会长丹斯里林伟才博士、永久名誉总会长丹斯里林玉唐、丹斯里郑福成、林忠强博士、名誉总会长丹斯里方天兴、拿督施朝全、拿督郑今智律师、拿督黄美才、拿督林进金、包久星局绅、林振华、叶荞民、法律顾问拿督威拉刘国民,及“史料展”活动策展主任陈松青等人。

直区部长:建交45年成就非凡

联邦直辖区部长卡立沙末说,马中长达45年的建交关系能维持至今,是一项非凡成就。

他指马中关系历史悠久,不仅是45年或从郑和下西洋时期,根据他的了解,两国关系已有长达2000年的历史,因此马中必须要共同捍卫彼此间长久的关系。

他也说,大马即将迎来第62周年国庆日,在希盟政府领导下,大马需进行许多改革,以确保国家继续导向正轨,包括与各国在各领域如文化、贸易等保持友好关系。

王建民:今年中资会比去年多

国际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王建民博士有信心,今年中国来马的投资数额会比去年高。

他说,大马逐渐成为中国投资者的首选地点,他在这两个月跟随财政部长林冠英前往中国,可感受到两国政府的关系非常紧密,同时看到中国企业和投资对大马的兴趣越来越高。

他指这主要是因为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者非常支持一带一路倡议,首相到访日本时也表明支持华为在大马继续发展。

“上述的两件事使中国投资者对大马抱有更大信心。”

他希望马中关系继续稳健发展,进一步促进两国贸易及投资关系,也深化人文文化交流,一同开启共建、共享繁荣新篇章。

 
 

 

反应

 

财经新闻

傅集成:独斗难赢美关税政策 贸易伙伴须集体去美元化

(吉隆坡8日讯)专家表示,单一力量无法改变关税政策,除非贸易伙伴集体行动,远离美元及降低其影响力,美国才会因竞争而被逼作出调整。

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傅集成博士向《南洋商报》指出,现实中没有任何单一力量能迫使美国改变。

他说,然而若全球市场开始远离美元、主要经济体协调合作及美国内部问题达到临界点,美国将别无选择的适应现实。

“美国拒绝改革,持续出现贸易逆差,并固守美元的中心地位,而不调整自身竞争力,因此必须动用市场力量促使其改变关税政策。”

他称,这是最强大的压力。一旦投资者对美元信心减弱(如美国债务、通胀或政治功能失调),需求将下降,导致借贷成本上升,使其逐渐失去其主导地位。

“这正是英国在20世纪初失去储备货币地位的方式。如果美国不改变,世界可能会用去美元化应对。”

傅集成建议,美国的贸易伙伴集体行动,欧盟、中国、东盟等主要经济体以本币进行更多贸易(绕开美元),同时建立替代性金融系统(例如中国的CIPS系统、欧盟的INSTEX机制)及组建区域性贸易集团,减少美国影响力。

“若有足够多的国家这样做,美国最终将失去影响力,进而被迫重新思考其政策。”

此外,美国内部危机或政治转折,如面临债务或美元危机、贸易或竞争力重大衰退,料使领导人推动国内更新。

“美国可能会自愿进行改革,如重建工业竞争力、改革税制、教育或基础设施及削减财赤。”

他说,崛起的替代体系,如:金砖国家+、数字货币,目前仍规模较小,但正在增长,达到一定规模就可能催生一个多极化的国际货币体系。

“届时美元将只是其中一个货币,这将迫使美国参与竞争并作出调整。”

特朗普关税经济代价大

傅集成表示,特朗普不惜伤害美国和其他国家,也要推动关税政策,更多地在于政治与战略考量,而非纯粹的经济逻辑。

当中包括兑现政治诉求、对中国施压、主导双边谈判、展现经济民族主义及把关税当作谈判筹码。

其结果显得喜忧参半,因这使部分国内产业短期受益,但整体成本上升,全球供应链受到干扰,而报复性关税也打击美国出口商,尤其是农民。

主流观点认为,关税政策需付出的经济代价将超过政治利益。美股大跌,表明市场对地缘政治和经济担忧反应强烈。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