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内阁改组】经济学家赞委第二财长 阿米尔财经专业加分

报道:苏欣恩

(吉隆坡12日讯)经济学家认为,内阁改组及增设第二财长,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因为明年会有许多经济政策改革,希望雇员公积金局总执行长拿督斯里阿米尔韩查受委出任第二财长后能带来好的调整,在管理政府财务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马来西亚北方大学经济系教授林福炎指出,内阁改组的具体讯号是让人看到首相愿意委任第二财长,在财政部方面加分,有往前一步。

他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说,除了财政部,其他部门就比较次要,看似可能是政治妥协,多过于用人唯才。

“阿米尔不是政治人物,也不属于政治委任,他可以提供不同的观点,对政府来说是好的开始。”

“改革年”充满挑战

他直言,首相兼任财长的职责太重,也违背希盟竞选宣言中的首相不兼任财政部长的承诺,如今有了第二财长,可对安华带来一些牵制作用。

“首相非常忙碌,需要有另一人给他不同的意见。第二财长的职位很重要,属于一种牵制作用。”

林福炎说,我国明年将是“改革年”,会充满挑战,政府要很谨慎,他个人认为若推行太多改革,让人有点眼花缭乱,对经济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大,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把实施多年的经济制度大改革。

“政府准备落实渐进式薪金制、针对性补贴等经济政策改革,多涉及财政部,因此财政部需要引进财经和商业界专才来领导改革。例如之前的财长东姑扎夫鲁也是来自银行界,有丰富的财经管理经验。

“我认为由他(阿米尔)作为出色的领袖出任第二财长是非常好的,他在财经界和商场这么久,肯跟他讲真话的好朋友会很多,财政部也已有很多专家人才及顾问团,因此他可以聆听业界提供的真心话和看法。”

增强投资者信心

可助减财政赤字

Muamalat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莫哈末阿夫扎尼占认为,阿米尔出任第二财长,将能协助减少政府财政赤字,保持可持续的债务水平。

他相信阿米尔有望凭借其在金融界的知识和经验,对金融和资本市场产生正面影响,预计投资者市场将会对阿米尔受委一事反应正面。

“这将是关键,因为他也了解(政府政策)可能对债券和股票市场产生的影响。阿米尔管理公积金局,意味着他了解大马人在生活成本和退休储蓄的困境。”

重点关注政策财管

马来西亚科技大学学者杰弗里威廉斯指出,阿米尔宣誓为上议员及出任第二财长,不是政治委任,预料可重点关注政策、财政管理和良好治理,这正是大马目前所需要的。

他表示,这将增强投资者信心,因为公积金局总执行长是掌管国内最大的投资基金,在投资界广受尊重。

“阿米尔也领导提升公积金局服务,扩大对家庭主妇和零工经济工人的保护,还有设立第三个公积金账户等。希望随着他受委入阁,能让人们关注退休金危机。”

马来西亚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顾问胡逸山博士说,身为财长,安华仍掌握国家财政大权,相信仍会主导政策和改革。

“我不认为他(阿米尔)会推出新政策或改革。但至少随着安华兼任财长的重担减轻,市场会对阿米尔出任第二财长有正面反应。”

部门被分拆交易成本高

林福炎说,新内阁阵容有多个部门出现变动,特定部门被分拆是很大改动,反而不是很好。

他说,一如之前教育部一分为二,拆分高等教育部,之后又合并然后又拆,交易成本是很高的。在他看来,这是政治考量多于经济考量,“分了多几个部门,像分蛋糕,如果是以经济考量,应该不会这么做。”

他提醒,团结政府上台执政届满一年,时间已不多,蜜月期已过,人民都在等着看成绩单,虽然了解还需要政治妥协,但增加数位正副部长职,算是不加分也不扣分。

他说,人力资源部长西华古马被除名,相信与其属下早前涉嫌贪污指控有关,而同样来自行动党的财政部第二副部长沈志强改出任人资部长,这个部长职很重要,需要有经验者胜任。

视频推荐 :



反应

 

财经新闻

权益认知度渐提高 企业需加强抗抵制能力

报道:张燕萍

(吉隆坡18日讯)抵制潮蔚然成风,大马企业该如何自处?

专家提醒,随着人民对捍卫自身权益的认知度日渐提高,抑或跟风使然,对不满的品牌展开抵制活动恐已成常态,大马企业需适应这种营商环境,加强抵御能力并建立与消费者的永续发展关系才是上策。

纵观过去种种案例,国内人士对一些品牌的抵制活动,往往先从网络上发酵,随之一呼百应形成强大抵制力量,让相关业者无力招架。

然而有专家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强调,业者需接受环境、社会与监管(ESG)所带来的监督,同时加强对环境、所处的社会群体以及治理所有规划,不只是针对问题发报告回应了事。

另一方面,在民主自由和人权下理性通过抵制行动表达不满是好事,然而一旦演变成失去方向的人身攻击,则将破坏国家的形象。不过,也有经济学者认为,这不会影响招商引资。

在他们看来,变相的抵制行动虽不至于对国家经济造成长期影响,但导致大马形象下滑是摆在眼前的事实,为此重塑国家形象是当务之急。

黄锦荣:不涉及政策层面

抵制冲击多元环境

优大经济系教授黄锦荣认为,一旦社会身分认同越来越普及化,人们皆以各自文化、宗教身分自居时,社会不再只是纯粹的族群或宗教化分,大家会根据本身要求提出诉求,这将对企业多元环境带来冲击。

“因此,当出现更多诉求时,企业的营运不再是纯粹于产品的优劣,而是在为不同群体服务时需有更多层面的考量。”

他指当面对营商环境变得复杂时,企业要有责任,除了注重品质和销售服务,也要兼顾整个营运链如产品售后的感观、经验、体验等的客户需求。

他向《南洋商报》指出,预计未来仍会出现不同层次的抵制行动,企业也要开始适应这样的环境变化。

“当我们越强调环境、社会与监管(ESG),抵制行为就越会出现。各别群体都会有本身的权益考虑,企业更需对社会责任有所醒觉。”

黄锦荣提到,政府没办法压制人民表达不满,反而更多时候应让民间发出声音。

让团体有维护权利

“当抵制行为发生时,不需要太担心,也不用闻风起舞,政府应根据民间的考量让各团体都有维护自己权利的空间,当商家面对不公平对待时也可以反起诉,同时允许消费者有反映声音的空间。

“并不是每一个抵制行动都是成功的,除非事件演变导致影响社会安宁,这则另当别论。”

他指政府的任务是在不同群体的利益之间取得平衡,不过度干预或打压,但必须维护整体社会和法治的环境。

黄锦荣认为,抵制运动不涉及大马整体经济,这只是对涉及的企业造成影响,它是消费需求转移的模式,即使是引发失业,也不会影响整个市场的就业运作。

他说,招商引资也同样不会受到影响,因为抵制浪潮不只是属大马特有,并且也不涉及政策层面。

林福炎:破坏种族和谐
大马形象被“扣分”

马来西亚北方大学经济系教授林福炎认为,虽然国内各种抵制活动对经济没有构成长期影响,也不影响外资流入,但伤风化的抵制却会导致大马的形象被“扣分”,因为我国对国际舞台主打的是多元种族和谐的形象。

他表示,外资在筛选新投资市场时,一般以有关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稳定性作为主要考量。

“在合法的情况下,要是抵制行为是理性进行,那是很好,并且有利于社会发展,然而,我国过去所发生的抵制案例且出现种族情绪问题而衍生社会问题,那是不正确的。”

无论如何,他相信虽然抵制行动会影响一些经济活动,但由于消费市场有替代品,因此影响也是短期性的。

林福炎认为,长期教育很重要,必须通过公民教育让人民能以理智和成熟的思维传达诉求,而不是用仇恨打压:“大马是多元国家,政府需要把关并严格执行法令,遏止极端分子滥用抵制行为分裂人民团结。”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