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百年品牌奖】金莲记百年字号

【南洋百年品牌奖】卓越大马经典美食品牌奖
金莲记,一个将近百年的美食品牌。若要追溯马来西亚的福建面历史起源,就要从它说起,因为它就是始祖。
很多人不知道,“福建面”是大马独创美食,金莲记第三代传人李庆进是一位求新求变的守业者,守业逾50年,一路走来,他坚持一个原则:还原传统味道,适应新市场需求,探索新经营方式,守着金莲记!

李庆进对于两位儿子愿意接棒感到欣慰。左为李贤斌,右二起为黄美凤和拿督李贤鹏。
96年历史疫情打不倒
创业难,守业96年更难,尤其是碰上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
自从冠病疫情于2019年爆发,2020年3月我国宣布实施行动管控令(MCO),最严峻时期的3大限令,即禁止民众跨州和出国、限制外出人数和禁止堂食,令餐饮业受重挫,纷纷面临损失惨重和倒闭的危机。
金莲记当然也难逃一劫,原本分布在国内外的十多间分行,被疫情“大刀”一砍,只剩下6间。
李庆进无奈地感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是3个月,而是超过3年!几乎每间分行都在亏本,看着亏损数字已来到200万令吉,恢复常态又看似遥遥无期,我们只好忍痛关闭一些分行减少损失,同时也逼不得已采取裁员和减薪措施。”
看着经血汗建立的分行逐间减少,他和两位儿子虽感到心疼,但他们也立下心志要在疫情后再次把分行逐间建立起来。目前,除了位于吉隆坡茨厂街的金莲记福建面美食馆和老店以外,正在营业的分行地点分别位于吉隆坡Lot 10、武吉加里尔柏威年广场、八打灵再也Jaya One和柔佛新山Paradigm Mall。
“目前最大的挑战是人手不足,要开更多分行就需要足够人手,但要找好的员工很不容易。我最看重的是食物品质,有时也会到不同的分行教员工烹调方式,以尽量维持金莲记的风味水平。”
现今逐渐走向后疫情时代,经过一段时间的“疗伤”后,金莲记已准备好重新出发,计划在国内外实现扩展分行的目标,他们从来没放弃要把金莲记打造成一个国际品牌,扬名海外。
在恢复元气初期,李庆进更着重于3大原则:
1、有效管理营运资金;
2、谨慎监督员工表现;
3、确保品质优良。
“金莲记第四代传人就是我的两位儿子拿督李贤鹏和李贤斌。我个人主要是把重心放在茨厂街的两间店铺,其他业务都交给他们去做。基本上,我很少会介入儿子的管理方式,但有需要的时候会给他们一些意见,尤其是关乎金莲记产品质量的事。”

多年以来,李庆进坚信品牌的基础就是品质,没有品质就没有品牌。
品质品牌分不开
多年以来,李庆进坚信品质是品牌的保障,品牌是产品的含义。品质提高和品牌建设是分不开的,品牌的基础就是品质,没有品质就没有品牌。
也就是说,1927年创立的金莲记,是靠品质才走到今天的。金莲记如今之所以成为一个美食品牌,是因为李庆进坚持守住当年王金莲一手创造出来的炭炒福建面品质,尽心竭力留住大马人记忆中的美味密码。
李庆进笑说:“很多人以为金莲记的创办人是一名女性,其实他是我太太的外公!金莲记就是以他的名字来做招牌,从以前到现在没更换过。”

第一代金莲记创始人王金莲与太太的合照。
世界第一碗福建面的由来
1927年的金莲记只是一个专卖汤面的小面摊,当时地点位于吉隆坡金马路小巷里。这位由中国福建省安溪来到马来亚的年轻人,为了维持生计便开了个小面摊。
由于当时马来亚还没出现面条,所以他便亲手自制竹压黄粗面。这种黄粗面在福建乡下通常用于祭神、办寿宴、家庭聚餐等,所以他很自然地便想到要使用这种面条。
听取顾客的反馈很重要,王金莲当初就是听见顾客吃腻了汤面、想吃干面的要求,便开始研究干炒面。
他尝试把面煮得汤汁收干,然后再添加黑酱油、猪油渣、墨鱼、虾、左口鱼等材料和调味料来煮炒。
当一碟黑漆漆、浓稠半湿的面摆上桌时,虽卖相朴实,但还未入口就香气扑鼻,一口吃下便立即爱上这种锅气十足的重口味!
自从这种黑面问世后,吃汤面的客人越来越少,甚至似乎忘记有汤面这回事,反而特意前来吃黑面的人越来越多,福建面自此一举成名。当时,客人点餐都说“黑面”或“大碌面”,也有人问起王金莲那到底是什么面?他想了想,便说:“我是福建人,那就叫‘福建面’吧!”
这就解释了大马道地的“福建面”并非源自中国福建省,它确实是“本地制造”。尽管这款福建面在福建踏破铁鞋无觅处,但其选用的一些食材其实与福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像是竹压粗黄面就是家乡手工制作的面条,配料上也都是安溪口味的猪油渣黑酱油、虾仁、包菜等。

凭着一道甘香味浓的炭炒福建面,李庆进曾代表大马在澳门和越南获得奖项。
放弃升学接管金莲记
1935年,金莲记搬迁至茨厂街,也就是现在的老店。当时金莲记是由李庆进的表哥即王金莲的儿子接管,他的父亲李金德负责打理。
“由于店里人手不足,父亲一个人忙上忙下,所以我11岁就到店里帮忙。我白天上学,晚上到店里工作,完成中学学业后,我原本打算到台湾修读经济学,父亲也答应了。但没想到,父亲在我即将飞往台湾的前一个月突然病倒,眼看店里没人接手,于是我决定放弃深造,代替父亲好好打理金莲记。”
他回忆在60至80年代,茨厂街的夜生活相当精彩,戏院、夜总会风行,已故歌手邓丽君当时在东南亚红极一时,登台作秀后常会到金莲记吃宵夜。
除了国内外的大红明星,也有不少本地的社会名流经常会亲临金莲记享用其招牌福建面。如此风光,金莲记想不红都难!
之前卖一碗汤面只要几分钱,自从推出福建面以后一碟卖一毛钱,在早年算是相当“贵吃”的面食,然而价贵依然无法阻挡许多人前往光顾。由此可见,只要秉持好品质,即使价格再贵,也不怕没客人,只怕人手不足!
早年的茨厂街也是黑社会大本营,在那一区营业的店家除了要顾好生意,还要应付黑道分子。那个时期,三不五时就会有黑帮“开片”,不同黑帮派也会经常向店家收保护费,有的经常吃霸王餐,甚至直接在店里开打。李庆进苦笑说:“以前在茨厂街做生意真的很艰难……”
1986年,李庆进买下了金莲记,直到那时金莲记才真正属于他。他无日无夜不辞劳苦地工作,把全部心血倾注在事业和养家上,对未来并没有太多设想,眼前只专注做好一件事——守住金莲记。

炭炒福建面是金莲记的招牌面食,至今依然保持古早味道。
炭炒福建面5精华
从王金莲第一代创业至今第四代接手,金莲记福建面依然秉持传统烹调方式——炭炒。“炭炒”似乎有一股魔力,不仅能保住“古早味”,还能吸引追求古早味的飨客。
以前使用火炭煮炒是因为当时没有煤气,现今煤气已相当普遍,金莲记仍坚持用火炭炒福建面。
为什么一定要炭炒?李庆进理所当然地说:“要守住古早味、保持品质,就一定要炭炒!炭炒福建面的特色就是有锅气,这种锅气香就是一种‘火燎味’,很容易引起人的食欲。如果用煤气炒,虽然可以缩短煮炒时间,但香味肯定大扣分。”
他也提到,金莲记炭炒福建面的另一“秘密武器”就是一大锅每天新鲜熬煮出来的左口鱼汤。以前,这锅汤用完老板就会收摊,“没有汤就不能炒面,放白开水又没味道。早年没有味精,炒面时都是加入鱼汤调味,这样也比较健康。直到今天,我们还是在用左口鱼汤来炒面。”
除了延续炭炒传统,他们也坚持沿用祖传福建面最原始的配料,如猪肉、墨鱼、虾、鱼片、猪肝、猪油渣等,猪油和特别研制的黑酱油更是必不可少!一碟用炭火炒成甘香味浓的福建面就集合色、香、味俱全,实在叫人难以抗拒!
● 炭炒福建面的5大精华:
1、粗黄面需具弹性和口感佳,以老练之手抓出面条的软硬度,以随时调整下锅翻炒的时间
2、特制黑酱油豆香味浓,用于点缀调色
3、香脆猪油渣是福建面的灵魂之一,可增添口感
4、左口鱼高汤,提升福建面的风味
5、必须用炭火翻炒。
炭火是生火,是福建面的锅气来源,吃起来有独特的浓香和微焦味,还原经典古早味。
不过,唯一难以延续传统的,就是手制粗黄面。由于业务不断扩大,面条需求量激增,手工制根本不可能,他们只好向供应商拿货。不过,他们也会严格监督面条的品质,具弹性和口感佳绝对是首要条件。在高峰期,金莲记各地分行一天的粗黄面总用量多达1000公斤,疫情后则下跌数百斤。
“1999年可说是金莲记的高峰期,我记得那年是大马旅游年,吸引很多国内外游客来到茨厂街,不仅带旺我们的生意,也让更多人有机会品尝道地的炭炒福建面。”

食评家蔡澜特别钟爱金莲记的炭炒福建面。李庆进和蔡澜至今已经认识了约30年。
品牌改革迈向百年
在茨厂街有两间金莲记,一间是1994年开设的总行,建筑外观鲜红显眼,营业时间是早上10时至晚上10时;另一间则近在咫尺、唐人街第一间金莲记老店,至今依然保持古早原貌持续营业,营业时间是中午12时至凌晨12时。
即将迈入百年品牌的金莲记从一个小面摊发展成一个家族企业,除了靠努力,也靠代代相传的福气。李庆进和太太黄美凤育有7子女,4男3女。金莲记第四代传人拿督李贤鹏和李贤斌,两人分别负责管理金莲记集团有限公司和金莲记控股有限公司的业务。后者旗下也有3间餐馆,包括Lee’s Kitchen、津香(正宗)巴生肉骨茶和津记古早味瓦煲及板面料理。
当李贤鹏接管生意后,马上发现金莲记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品牌老化,因此开始有改革的想法,让品牌迈向百年。
改革的第一步是创立金莲记福建面美食馆,接下来是开分行扩展业务。2009年,第一间分行在吉隆坡乐天购物广场(Lot 10)底层的十号胡同插旗,后来也陆续把金莲记引入全马的购物中心。

“金捞酱”让你在家也能煮出福建面的味道!
首创“金捞酱”
从小跟着金莲记一起成长的他,希望能把这个品牌和历史传承下去,让更多年轻人也能明白长辈吃过的味道和回忆。接下来,他也计划推出金莲记品牌的“金捞酱”,也就是福建面的黑酱料,让喜爱福建面炭炒味的人也能自己在家烹调出有金莲记味道的炒面!
对于儿子的管理方式,李庆进放手也放心让他们去把金莲记发扬光大。他唯一的要求是——保持优良品质,不要坏了金莲记的名声。
今时今日,福建面已成为大马最具特色、大马人爱吃和游客必吃的中式美食之一,越来越多餐馆业者也纷纷推出自家的福建面,可见福建面的竞争市场非常激烈。尽管如此,“金莲记”至今依然是人人提起“福建面”时会附带的名词。
好的东西自然会有竞争力,李庆进坚信只要金莲记做好本分,坚守优良品质,就无惧市场上的竞争和挑战!

金莲记福建面美食馆可说是吉隆坡茨厂街的地标,鲜红的建筑外观配上大红灯笼高高挂,格外显眼。
跟上时代创新美食
位于旅游热门景点茨厂街的金莲记福建面美食馆,是外国游客必吃美食打卡点。李庆进也观察到大马美食非常合外国人的口味,对炭炒福建面赞不绝口不在话下,其他热炒和小吃也吃得津津有味。
翻开金莲记厚厚的菜单本,食物选择非常多样化,除了有招牌炭炒福建面,还有上百种各式各样的热炒面食、饭类、汤类和小吃类。福建菜式包括肉羹汤、炒白粿、炒茨粉根、炒冬粉、自制春卷等;广东菜式则有月光河、广府鸳鸯、瓦煲老鼠粉、炒饭、烧腊、招牌豆腐等,甚至还提供素食。
“所以我特别把茨厂街的总店称为‘美食馆’,意味着在这里就可以吃到多样化的道地美食。随着时代变化,我们也要有新改变,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市场有的,我们要跟上脚步;市场没有的,我们就要创造。
“当我们身处的时代越来越多元化,选择一成不变的结果只会走向失败,而我们在求新求变的同时,也会聆听和接受顾客的意见,在食物方面不断调整和改进,务求精益求精。”
减碳排永续经营 绿盛世城镇生机盎然

【南洋百年品牌奖之白金创富伙伴】
绿盛世(EcoWorld)
掌舵人:丹斯里刘启盛
公司理念:创造明天,超越未来。追求更好及绝佳的方式来落实人们的生活体验。致力成为一个在经济、社会和环境具积极影响力的非传统企业的引领和创新者。
产品及服务:房产开发
电话:
07-571 5252 (Eco Botanic 1及2)
07-364 2552(Eco Spring)
07-252 2255(Eco Tropics)
07-288 2525(Eco Business Park 1)
07-288 2255(Eco Business Park 2)
网站:
https://ecoworld.my/ecobotanic/
https://ecoworld.my/ecospring/
https://ecoworld.my/ecotropics/
https://ecoworld.my/ecobusinesspark1/
https://ecoworld.my/ecobusinesspark2/
脸书:
https://www.facebook.com/EcoWorldGroup
https://www.facebook.com/EcoBotanicByEcoWorld
https://www.facebook.com/EcoSpringByEcoWorld

Eco Galleria鸟瞰图,商圈日益成熟。
以绿色生态创建城镇及工业园,不断在建筑概念、产业设计与兴建过程中,实践环境、社会和监管(ESG)元素,绿盛世(ECOWLD,8206,主板产业股)在这方面的积极倡导与推动,除了奠定自身的房产地位与品牌效应,也大大造福购屋者,在永续经营上作出不少贡献。
绿盛世集团的创设旨在创造美好明天,从项目概念、屋子及厂房设计、水源管理、植物种植等等在规划上加入ESG元素,减少环境碳排,致力推动永续经营。
绿盛世不仅在每个开发项目中积极建设绿色建筑,也在实际上能化作盈利的部分土地上大量种植树木,打造绿茵成林的舒适环境,建立绿色体系。
随着投资者愈加留意永续性,世界各国和各领域都在加速实践ESG原则,换个角度来看,一早就开“绿灯”的绿盛世领导极具远见卓识,一直在以为居民与商业人士提供绿色环境为核心,让开发项目一直领跑市场前端。
优质生活首选
生活在绿色城镇里,居民会感到舒适自在,身心满足。随着早期种植的小树变大树,发挥生态中的“绿地进,沙尘退”功效,让社区焕发勃勃生机;这既是绿盛世赠予居民其一最好的附加价值。
赋予时尚光环的绿色城镇,如今变成了人们追求优质生活的首选。绿盛世持续建设的绿色产业,以及同样实践ESG原则的工业项目,皆足以去满足许许多多想要永续性和减缓气候变化影响的投资者与购屋者。
有发展商的积极参与,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共生,通过大量绿色项目,共享生态与建筑之美。

潘炎展
注入更多ESG元素
善加运用太阳能
绿盛世南马区域总经理潘炎展指出,这几年ESG是整个世界的重点。很多投资者把重心放在ESG项目,他们融资并投放在节电、再生能源与太阳能等等的绿色产业。
他们了解集团的优势,并认为还可以做的更好。潘炎展说道:“绿盛世从一开始就很看重绿色评级认证项目,未来开发的房产和工业园还会放入更多ESG元素,如善加运用太阳能。”
他看好绿色评级认证建筑需求,长期会有所增长。
“银行也会为永续认证的房产项目购买者,提供融资和低贷款利息。”
走过10年,绿盛世城镇内的百多种树木已经长大,发展商没有放置树木不管,而是更细心为居民打造更优越的大自然生态环境。

有绿色建筑认证,绿盛世项目善加运用太阳能。
依区项目2023业绩近16亿
工业园项目备受看好
潘炎展指出,绿盛世平均每年3亿令吉销售额,就可看出市场需求。项目带动人口增长,带来多元化生意的机会,其中依区项目,增长动力十足。
潘炎展表示:“我们坚信依区的增长势头将有增无减。这里的城镇和工业园2023年实现了集团的最高增长,达15亿9000万令吉,超过2022年13亿令吉销售额。”
该集团尤其看好工业园项目。集团现有的4座工业园,3座在依区,1座在巴生谷。
4座工业园持续上升趋势,2023年累计销售额,突破10.4亿令吉的记录。
他指出,工业园单位都受到企业的青睐,获得很好的销售成绩。
古来开发依区第四工业园
绿盛世2023年9月6日宣布已购买古来一片403.78英亩工业用地,以开发其在柔佛州的第四个工业园,发展总值达15亿8000万令吉。
绿盛世擢升依区最大的工业开发商,工业地库达 1647 英亩。
加上城镇项目,绿盛世在依区的土地库有3522.9 英亩,当中1377.2英亩尚待开发。
除此之外,绿盛世近期更宣布计划增添新地段,收购位于依斯干达公主城约240英亩的土地,发展Eco Botanic 3新项目。

源自欧州设计灵感Eco Spring,城镇内保留超过 23% 的绿地,焕发勃勃生机。
绿盛世在依区9项目:
依斯干达公主城:Eco Botanic、Eco Botanic 2
地不老:Eco Spring、Eco Summer、Eco Business Park 1
巴西古当:Eco Tropics、Eco Business Park 3
士乃:Eco Business Park 2
古来:Eco Business Park 6
Eco Business Park 6
料今年第四季推出
即将推出的工业园Eco Business Park 6 适合中型和轻工业企业,预计今年第四季推出。
潘炎展说,新工业园面向古来联邦大路,后靠双轨火车铁路,周边基础运输设施健全。
“南北大道士姑来至永平路段的扩宽工程,已获政府批准,当竣工之时,路况会更顺畅。”
绿盛世绿色工业园区以一站式商业解决方案为支撑,制造业、电子业或数据中心大厂要进驻新工业园,发展商都能满足需求。

Eco Business Park 1 的100尺X 180尺半独立式厂房,适合中型和轻工业企业。
Eco Business Park 6
●绿盛世辅警巡逻
●绿色可持续的工业园
●专门物业服务团队管理
●各类厂房选择,如:半独立工厂、田字型工厂、服务型工厂与购地建厂(量身定制)
●可轻易连接周边的主要大道,包括:
-距离南北大道5公里
-距离士乃-迪沙鲁高速公路10公里
-距离士乃国际机场15公里
-通过马新第二通道,40公里可达丹绒伯勒巴斯港口
-通过东部疏散大道,40公里可达新山市中心
-通过马新第二通道,45公里可达大士关卡
-通过南北大道,50公里可达至柔佛港口
-通过马新第二通道,70公里可达新加坡樟宜机场
-现已开放登记
欲了解更多关于以上工业园项目,可联系:Derrick +60 16-328 8426

全新Santai D'服务公寓,适合年轻家庭。
Santai D’Eco Spring
环境卓越设施完善
Eco Spring推出首个全新Santai D’ Eco Spring服务式公寓,面积947平方尺,预计今年首季推出。
发展商的策略是把公寓建在成熟城镇里,坐拥镇内5公里范围的完善设施,为公寓居民提供便利。
潘炎展说,年轻购屋者的投资布局,近年来有了改变,他们在购买房产的同时,也希望能平衡并享受生活。他们更倾向拥有卓越环境与完善设施的服务式公寓,供房贷同时手上还有钱,供孩子更好的教育或出国旅行。”
Santai D’Eco Spring服务式公寓
●3卧室2浴室
●2停车位
●附家用电器,包括冷气、具烘干功能的洗衣机及厨房台面
●24小时保安围篱社区
●齐全设备如游泳池、多功能厅、健身房、儿童游乐场及烧烤区等
●售价45万令吉起
●早鸟优惠:免律师费和印花税
欲了解更多关于以上住宅项目,可联系:Ming Shen +6012-344 9363、Jenny +6012-773 1974
Hera双层排楼早鸟优惠
由于巴西古当居民对双层花园排楼的需求较高,Eco Tropics绿色城镇将推出Hera双层排楼,以满足市场需求。
Hera的吸引力在于其诱人的价格及优美的社区环境,让居民有更多优质的花园排楼可选择。Hera尺寸22尺X 60尺,建筑面积1774平方尺,4房3浴室,同时拥有20尺的后巷花园,为居民提供更多生活享受的空间;售价从70万8000令吉起,现有早鸟优惠,包括免律师费、印花税,以及免贷款咨询费。
欲了解更多关于以上住宅项目,可联系:Ai Zek +6012-225 9361、Winnie +6012-778 5714

Hera双层排楼满足市场需求。
Eco Galleria商街广场
零售业活跃选择多
Eco Galleria商街广场是依斯干达公主城最具活力的商业中心之一。
马来西亚最大的 Jaya Grocer 已进驻商街营业,为社区国内外居民带来购物便利。商街距离新加坡大士关卡仅15 公里。现有100 多家零售店和办事处,有各式餐饮店、办公室、娱乐中心、美容院和时装设计精品店。
即将到来的SA.YOUNG D’Eco Botanic 综合项目,将提供更多零售店选择。而随着Eco Botanic 2今年会交付,超过1000多套房屋,预计有更多的企业有意在这里创业,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需求,进一步增强Eco Galleria的活力。

Jaya Grocer超市已经进驻Eco Galleria,为居民带来生活便利。
店铺面积:710 平方尺至 1636 平方尺
停车位:超过1300 个
设施:24小时保安巡逻、闭路电视监控、每个单位设有紧急按钮,提高职场安全、2万6000 平方尺中庭适用举办庆典活动,以及每个角落均设有电梯
有意租商业单位开设零售,餐饮及办公室,可联络:Susan +6012-717 0391、Sin Ning +6012-729 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