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家:可行性与效果难料 美国关税政策变数多

独家报道:林秀芳
(吉隆坡5日讯)专家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的大规模关税措施仍存在诸多变数,不能仅以传统理念来解读或预测其后果。
他们向《南洋商报》说,尽管特朗普已签署行政命令推行关税政策,但美国国内仍存在一定的反对声音,整体政策尚处于不稳定状态,其执行可行性及实际效果都充满不确定性。
此外,特朗普宣布关税后表示,欢迎各国展开谈判,这显示该政策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与调整空间,后续发展仍难以预料。
特朗普风格独特
亚企理财中心税务与财务咨询总监拿督蔡兆源说,不确定因素之一是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其举措遵循自己独有的逻辑风格,该逻辑并不符合常规思维,因此政策走向难以预测。
经济学家杰弗里·威廉姆斯博士也认为,各方针对关税变动所持的传统观点与担忧,未必适用于当前局势。
他们认为,特朗普或许是要借由关税问题制造关注,并以此作为谈判筹码,达成其战略目标。

蔡兆源
关税抵销价格差异
大马产品或占优势
蔡兆源说,若中国产品出口美国受阻,势必开拓新市场,例如欧洲,或也转向包括大马在内的其他地区。这种趋势将对本地制造商和贸易商构成压力。
“当前全球关税政策持续变动,出口商难免受波及,大马市场同样难以独善其身,但这过程中虽有挑战,也蕴含契机。关键在于提升自身竞争能力,才能在动荡中占得一席之地。”
他也指表面上关税或对部分国家有利,但若最终削弱了美国人的消费能力,全球企业恐将无一幸免。
他以大马为例,美国对本地家具产品征收24%关税,相较中国、印尼、泰国及越南,税率较低,理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在未征收关税前,部分国家的家具产品价格原比大马便宜,例如中国产品比大马低逾10%,越南产品也便宜约10%。在这情况下,消费者自然倾向选择价格更低的产品。
“然而在关税实施后,中国和越南家具产品价格优势将被削弱。以越南为例,其关税高达46%,而大马为24%,两者间有22%的税差。一旦关税抵销价格差异,大马家具产品反而变得更具吸引力,进而取得一定的市场优势。”
他强调,整体而言美国征收关税将抬高进口产品价格,最终影响的是美国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即使我国产品在特定领域占优,但在全球需求普遍放缓下,恐怕没人能真正受益。

影响或没预期严重
杰弗里威廉斯预期这关税行动所引发的效应将是短暂的,其负面影响或许不会如外界所忧虑般严重。
他说,虽然这关税规模令许多人感到震惊,但美国已向多国发出谈判邀约,目前包括越南和柬埔寨在内的国家已展开对话。
“我们预期由大马主导的东盟国家,有望在下周提出协调一致的应对方案,可能包括大幅削减关税及放宽贸易限制等措施。”
针对有关美国计算关税方式的争议,他认为这些批评缺乏实质意义:“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其报告中亦承认,这些估算数据仅为替代性的参考工具。”
他进一步解释道,若将这种经验法则与如托洛斯基金会(Tholos)所提出的国际贸易壁垒指数作比较,会发现两者在总体趋势上相当一致。
否认数据不如谈判
杰弗里威廉斯指出,若某国与美国存在结构性贸易顺差,至少有一半原因来自限制性贸易行为所致。因此,与其否认数据,不如主动采取行动,例如仿效越南展开谈判。
“这就像税务程序一样,内陆税务局提供一个估算值,若纳税人不同意,可以申请核查。贸易上也是同样道理。”
他之前在一篇专栏中说,若各国能避免作出下意识反应,尤其是报复性关税,全球贸易或许能因特朗普的激进政策而出现积极调整,甚至带来全面的净收益。
他强调,在这场充满不确定性的政治旋涡中,理智应当主导决策,以避免一场各败俱伤的全球贸易战。
“许多与中国关系密切的亚洲国家,其被征关税水平高于预期;但也有如新加坡这样的国家,原本已实行基本关税,可透过谈判进一步降低。这说明关税是可以谈判的工具。”
大马不应偏袒一方
他认为,特朗普所追求的是一种短期效果,旨在打破现有全球关税体系与贸易壁垒,并让更多国家意识到,全面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必要性。
从这角度来看,他指特朗普的策略为目前偏向欧盟、中国及全球低成本制造商的国际贸易体系注入一股新风。大马在此关键时刻应保持冷静,以平衡姿态参与谈判,不应偏袒任何一方。
李志良:应对美国对等关税 先稳住贸易秩序寻出路

李志良
报道:郭晓芳
(吉隆坡12日讯)美国对等关税对大马商界的影响比预期更广泛,面对中美关税战迅速升级的僵局,市场人士建议大马通过谈判,争取把关税降至20%以下,先稳住现有贸易秩序,加快布局寻找新出路。
同时,大马也可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下周访马契机,重塑我国中立不结盟的立场,并对中美过招保持观望,表达不选边站姿态。
马大中国研究所高级讲师李志良博士向《南洋商报》说,美国对等关税对大马的影响比预期大,主要行业尤其是电子、家具、医疗器械、塑料产品、化学等领域都无法幸免。
也是马来西亚台湾商会总会顾问的他表示,在马台商有80%的加工品出口美国。
他日前代表该会出席投资、贸易及工业部与市场业者对话时,也向该部反映关税引发的广泛影响。
“该部(投贸部)还在盘点其影响,已掌握大概数据,影响比想象中大,而确实统计效应,还在盘查阶段。“
至于面对中美关税战迅速升级的僵局,大马该如何应对?李志良的建议是,大马通过谈判与承诺,尽量争取有利税率,把关税降至20%以下,以稳住现有贸易秩序(供应链及市场)为先。
他认为也应加速执行之前已规划的多元化出口市场计划,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建设新供应链,以在中期内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恐难废贸易壁垒和洗产地
料迫使大马增购美国货
李志良根据美方透出的信息言论观察所得,他认为美方要求的承诺不仅是零关税,可能还会要求开放市场(废除贸易壁垒)、投资美国、购买更多美国货及打击中国“洗产地”现象。
他预计,大马较有可能给予的承诺是零关税及购买更多美国货,而废贸易壁垒及洗产地的要求料较难以达成。
“若真的要求废贸易壁垒及洗产地,将给大马造成两难局面。以汽车入口准证(AP)为例,一旦开放将影响国家主权和政党利益,要政府让步并不容易。”
他提及早前大马已强调,会以国家利益为基础谈判,故判断政府不会对“开放市场”的条件轻易让步。
“在东盟,不止大马,许多国家都有自我保护条例,维护国内经济与产业不被外资侵占,所以在开放市场方面会有很大挑战。
“这次习近平访马是我国加速执行计划的恰当时机,通过东盟、中国与中东架设新供应链,实现大马欲助发展中国家打造多极贸易体系的战略。”
有望危机变机遇
李志良也说,去年政府已瞄准3个领域,把大马定位为半导体、可再生能源及回教融资的枢纽。
去年,新加坡为大马第一大出口市场,美国排第二,中国则是第三大。目前美国是东盟最大投资者,与东盟国家贸易联系密切。
他认为,短期内美国的地位难以被取代,若从现在起加快执行,大马料还有机会在中期内把危机转成机遇:“东盟仍是重要的贸易区,虽然关税和贸易壁垒很高,料将成为欧盟、中国及印度的拉拢对象。”

刘惟诚:各国关注习近平反应
安华可借机重塑中立立场
时事评论员刘惟诚认为,这次习近平访马,是安华在外交领域仅次于金融风暴的最大考验,因东西方国家及媒体都非常关注关税进展。
“这是关税战打响后,习近平第一次外访,各界都在观察他对关税的反应,以及他在东南亚的影响力。鉴于大马为本届东盟轮值主席国,安华的发言将同时代表大马及东盟立场。”
他指特朗普密切关注习近平动向,也在观察大马的态度,因此安华下周的表现很重要。
他也说,安华可借本次习近平访马契机,重塑大马中立不结盟的立场。
鉴于中美贸易战局势尚未明朗,刘惟诚建议大马对中美过招保持观望,表达不选边站的立场。
“之前安华对美国发言用词较为强硬,但对中国的身段较柔软,而使大马有些偏离立场。这些被情绪带动的误判元素,需要调整。”
不宜过多承诺
他指出,虽然目前大马已对美国放软态度,但还是要趁此难得的契机,让美方看到大马真正中立的立场。
“大马对中美的言论,都要放软姿态,但又保持中立立场。”
刘惟诚提到,外交部也责任重大,不宜在习近平访马期间承诺太多,尤其是必须对特朗普介意的东西保持高度敏感,避免承诺去美元化及美国国债等敏感课题,以免触及特朗普底线。
他认为,这些国内及外交形成的政治角力,首相若处理不当,将影响国内民意及导致招商引资政策出现变数。
“为应对关税,美企和中资将调整投资策略,这将影响他们对投资目的地的评估及外来直接投资的流动。”
目前东盟国家虽然对外一致保持中立立场,但各国外交政策因历史背景及利益考量影响,被认为出现亲美、亲中及中立的不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