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独家】人流回升至80% 开斋节商场料迎人潮

独家报道:谢姈悄

(吉隆坡23日讯)随着大马放宽防疫条例及开放国门,如今国内购物中心的人流量已逐步回升到50至80%,随着开斋节即临,大马购物中心协会预计下周可能会出现更多人潮。

大马购物中心协会第一副主席潘瑞莲表示,由于4月是斋戒月,所以购物中心在上半个月的人潮比较不明显,如今到了下半个月,相关人潮开始显现。

“虽然一些大型商场还没达到疫情前的人潮,但已慢慢接近(疫前情况)。”

农历年后迎淡季

潘瑞莲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说,今年1月份农历新年佳节期间,很多商场的人潮几乎回升到90%,一些甚至比2019年疫情前更好,然而人潮在随后的2月至3月慢慢减少,原因包括当时奥密克戎变种病毒来袭。

“以往过了农历新年,2、3及4月份都是购物中心的淡季,到了5月份即靠近开斋节时,通常(购物中心)业绩都会呈上升趋势。若与今年2月、3月的业绩相比,4月的销售业绩开始回升。”

她提到,在市中心或旅游胜地的购物中心也可看到一些外国游客的身影。

商店几全取消扫描MySejahtera

大马购物中心协会主席丹斯里张昌国说,几乎所有商店都停止MySejahtera扫描,然而出于谨慎考虑,一些商店仍保留供扫描的二维码,而多半是随意留下。

他指个别购物中心经营者一直有向其所有租户,更新最新的标准作业程序,并由租户根据他们的营运情况来维持更严谨的防疫措施。

随着大马于4月1日起迈向地方病阶段,政府如今规定人民到商场时只需在商场大门入口处扫描MySejahtera,之后就无需在商场内的商店重复扫描MySejahtera。

 

 
 

 

反应

 

财经新闻

【柔新经济特区特辑】通关更快·消费更高 柔夜经济崛起

柔新经济特区的设立将对柔佛零售业带来各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联系的深化、人口流动的增加以及消费力的提升。

随着特区的启动,柔佛与新加坡之间的经济互动将更加紧密,为零售行业创造更多机遇。

在柔新经济合作下,通关效率将提升,新柔长堤与马新第二通道升级使跨境更顺畅,而高铁建设与自动通关优化等举措,也将进一步便利跨境消费。

大马购物中心协会(PPK)副会长林育利在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表示,若“无感通关”机制成功落实,或马新高铁如期建成,柔佛将成为新加坡居民理想的短途购物与周末消费目的地。

“尤其短时、高频消费意愿将大幅增长,进一步带动周期性消费与夜间经济的发展。”

受马币兑新币汇率优势推动,大量新加坡消费者将前往柔佛消费,尤其是在餐饮、超市、家具及大宗商品等领域,进一步推动当地零售市场的繁荣。

再者,国际资本的注入和产业升级将为柔佛零售业注入新动力。随着人口红利的释放,零售生态将得到进一步优化,推动传统零售向体验经济和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发展。

“此外,任何促进马新互联互通的政府间合作(G2G)项目,都将成为马新共同挖掘东盟6亿人口市场潜力的重要平台。”

“面对即将到来的跨境消费潮,柔佛零售商必须主动调整策略。”——林育利

商圈迎转型良机

尽管柔新经济特区的启动初期仍有诸多不确定因素,但地理优势突出的购物中心,若能及早适应市场需求,并积极升级服务设施,将有更大机会率先受惠,抢占市场先机。

特别是位于主要交通枢纽区域,如新山中央车站(JB Sentral)、武吉查卡(Bukit Chagar)等商场,将因人流集中和交通便利而率先受益。

然而,林育利指出,整体消费热潮的全面爆发仍需依赖基础设施的完善及相关政策的落地。

“购物中心若能提前做好相应的升级优化,便能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为了迎接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柔佛的购物中心正积极推进扩张与升级。

林育利说,多个商场已启动短期升级计划,包括增设停车位、建设接驳站、优化退税服务等,以提升购物便利性和吸引跨境消费者。

在长期发展方面,购物中心正向多元化商业综合体模式演进。例如,未来的购物中心将融合医疗、教育及休闲元素,与零售相结合,以增强抗风险能力并延长消费者的停留时间。

跨境消费新趋势

商家乘势而上

柔佛整体物价仅为新加坡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这明显的价格优势将进一步增强对新加坡消费者的吸引力。

林育利提到,事实上,疫情后这一趋势已初现端倪,尤其是在周末及假期期间,柔佛的餐饮、娱乐及大宗消费市场均呈现爆发式增长,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

“相信这个趋势未来将愈发明显。购物中心、零售商家及服务行业若能抓住这一机遇,提供更优质的消费体验,将能在这一增长趋势中占据有利位置。”

面对即将到来的跨境消费潮,他建议柔佛零售商必须主动调整策略,以适应日益增长的跨境消费需求,并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跨境消费潮应对策略

1. 建立更友好的跨境服务体系

零售商需建立更为友好的跨境服务体系,以提升新加坡消费者的购物便利性。

例如支持跨境支付、提供多语种导购、提升停车与交通便利性、客服服务等,让消费者感受到更顺畅和亲切的购物体验。

除了锁定新加坡消费者,更应将新加坡视为连接国际游客进入大马的门户,以拓展更广泛的市场。

2. 强化品牌的差异化竞争力

零售商可充分利用大马的独特文化资源与本地特色,打造富有吸引力的在地消费体验。

3. 深化与新加坡及国际品牌合作

零售商应积极深化与新加坡及国际品牌的合作,例如联合开店、品牌联名、共享客流等策略,以拓展更广的市场网络。

4. 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引入人工智能客流预测、智能支付、动态定价等智慧零售技术,不仅能提升营运效率,还能优化消费者购物体验,增强市场竞争力。

国际品牌争相布局

在柔新经济合作的深化下,本地消费者将迎来更丰富的国际品牌选择,同时,新加坡零售商的进入与本地零售业的升级,将推动零售市场形成新的混合业态,进一步塑造消费者的消费偏好。

林育利说,近年来已有多个知名品牌展现出布局趋势,例如Mustafa、土司工坊(Toast Box)、Don Don Donki等品牌已经在大马市场建立据点,未来预计将通过合资、直营或快闪店等形式进一步拓展业务。

“同时马新零售市场也呈现双向协同趋势。例如本地企业Macrovalue以4.14亿令吉收购新加坡的Cold Storage及Giant门店。

“这将促使本地零售商在竞争中提升服务质量、品牌定位,并探索更多合作机会。”

消费标准更高

在消费群体层面,柔新经济合作加速柔佛零售市场变革,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偏好日益分化。

林育利指出,对中高收入群体而言,品牌认同感与品质导向将成为购物决策的重要因素,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高端品牌与优质商品。

“而低收入群体则将受益于国际平价品牌的进入,获得更多物美价廉的消费选择。

“整体而言,柔佛消费者的消费标准与服务期望将全面提升。无论是商品的品质、购物体验,还是零售商的服务水平,消费者都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零售趋势:智能化与体验式

短期(1至3年)内,柔佛零售市场预计将迎来由新加坡消费者主导的周末消费潮,成为新的常态。

林育利说,同时夜间经济、24小时便利零售与夜市文化将迅速崛起,形成更具活力的消费场景。

“此外,越来越多本地商家将加速数字化转型,进军社交电商与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以更好地捕捉跨境与本地的消费动能。”

再从长期(5年以上)来看,柔佛有潜力发展为新加坡企业在大马的供应链节点与仓储基地,成为区域零售与物流布局的重要一环。

他指出,商场将逐步转向智能化管理、体验式消费与商业综合体模式,以提升整体服务与运营效能。

“同时,可持续零售也将成为主流方向,涵盖绿色建筑设计、环保品牌推广与低碳营运等维度,以符合全球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发展趋势。”

反应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