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企业转换思维永续经营 零工经济勿局限物流

零工经济辟生路(下篇)
独家报道:廖梅芳、官泰发
零工经济(Gig Economy)的增长是看不到局限的,因为传统的雇佣关系下,雇主背负很多义务和成本,所以企业渐趋向善用零工经济,保持竞争力和永续性。
有一句老话说,要喝牛奶,我不必养一头牛!对于一些企业,零工经济的概念正是同一个道理。
举例说,一家一般规模的制造业工厂,需要产品设计部,但对一个品牌创建部的需要,没那么高,因此可以外包找零工做,也不必设部门养着一大堆人。
零工经济,对于企业来说是好趋势,对大专教育水平极高的社会也不是坏事,但是,从我国目前零工经济主要于存在运输和递送服务,就值得探讨了。
《南洋商报》访问了代表我国不少雇主及中小企业界的商会领导,且听他们提出对零工经济的看法。

山苏丁
山苏丁:借力疫情
增长速度惊人
马来西亚雇主联合会执行董事拿督山苏丁认为,零工经济的未来发展是没有局限的,百年一遇的冠病疫情有“水到渠成”的借力,马来西亚雇主联合会认为,越来越多企业正设法引入零工经济,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他说,目前零工经济主要在运输和递送服务,然而零工经济增长是没有局限的,因为传统的雇佣关系,雇主背负很多的义务和成本,所以企业趋向通过零工经济来保持竞争力和永续性。
“零工经济为衍生自冠病的其中一个新常态,冠病后这常态还是会留下来。”
须改进网速
山苏丁解释,零工经济的正常运作和理解,是服务供应者并非企业的雇员,两者之间并没有雇佣关系,前者为独立的承包商,所以是属于服务合约的关系。
他说,零工经济在冠病期间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特别是与产品和食品的运送有关的服务,当然在线业务在大流行期间也做得很好。
他强调,我国有供零工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不过,互联网覆盖率和网速必须改进,因为目前一些时候网络连接并不稳定。
“传统业务必须接受零工经济的存在,而且也开始推行零工经济的一些形式,因为这是未来的经济趋势。
“冠病疫情扩大了雇主的视野,开始推行居家上班的工作方式,一些甚至安排雇员转型成为公司的独立服务供应商。”
可另辟路径寻生计
山苏丁指出,雇主在营造灵活、自由及跟能力相称的工作形式时,也会强调工作效率、高生产力和成本节省。
他认同,人们每每提到零工经济时,就将它与无需高技能或所需教育水平不高的送餐服务等联想在一起,不过,他指出,最重要的是,零工工作者能在大部分雇主都不招聘及很难再跟过去一样受雇下,另辟路径寻找生计。
他说,零工工作者的收入,取决于个人有多勤奋及尽力提供他们的服务,并在整体上提高生产力。
至于零工工作者的福利保障,山苏丁说,这类工作者受鼓励投保跟工作相关的社会保险计划,及缴纳公积金。
他认为,政府应该提供特别机制,来化解零工工作者和客户及服务供应人之间可能出现的争议,以便尽快及最低成本来解决纠纷。
“目前零工工作者必须到民事法庭争取本身的权益,这不仅耗时也耗钱。”

江华强
江华强:人资不足
制造业可外包专业人士
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公会总会长拿督江华强说,零工经济强调共享经济和繁荣,我国人力资本不足,所以人才和人力共享,是必走的方向。
他认为,送餐员未必一整天就等着送餐,其中一些可能是专业人士,在从事数小时的送餐服务及下班后,就开始投入各自的专长事业,让生活更加有规划。
江华强说,制造业也许不适宜全面走向零工经济,不过,在制造过程的一些程序或阶段,例如设计、品牌创建等方面,还是可以通过零工经济概念外包给专业人士。
他说,零工经济在网络和科技开始发达之际开始形成,冠病疫情爆发后,更加速促成零工经济的发展。这是基于居家上班及防疫所需的保持人身距离以减少接触等因素使然。

李兴裕
李兴裕:攒足经验创业
零工也有出头天
中总社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董事李兴裕指出,零工工作者同样会有出头天,因为他们可在累积足够经验后,自行创业。
他说,零工工作者大多数不喜欢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以及可能认为在上司的监督下,他们难以发挥本身的才华。
李兴裕说,由于受到冠病疫情及线上数字技术的革新,预计将有越来越多人成为零工工作者;我国及其他新兴国家的情况显示,零工经济已成为失业者及年轻人的其中一项就业选择。
“除了有人是因为失去工作,而成为诸如电召车司机或快递员之外,很多年轻人则是因为喜欢自由,而选择成为零工者。”
李兴裕指出,在疫情造成的新常态情况下,一些企业也发现其实特定员工可居家工作,进而认为他们其实无需聘请过多的员工。
“雇主会认为其实只需给员工一台电脑及一部手机,以及一份工作表,员工就可以在家完成工作。长此以往,企业不排除会以短期合约方式,聘请零工者完成有关工作。”
他指出,为确保每个月可享有稳定的收入,不排除工作时间灵活的零工者,会因此同时从事几份工作。
李兴裕说,他本身并没有国内零工工作者的数据,惟雇员公积金局曾于2017年指出,国内已有越来越多人成为自由工作者。
他说,由于零工工作者通常没有缴纳公积金及社会保险,因此这些工作者是否具有足够的“财务安全网”,随即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有者因此认为政府应管制零工经济领域,让这些工作者享有更好的财务保障。
相关新闻:
零工经济平台联合发声 “新法案别让灵活就业变负担”

(吉隆坡27日讯)多家零工经济公司呼吁政府在向国会提呈零工工人法案之前,进一步完善条款,确保执行时更清晰、可行,同时不会破坏灵活就业生态。
这些公司包括Bolt、FastGig、foodpanda、GoGet、Grab、Halo Delivery、Kiddocare、Lalamove 和 ShopeeFood 等。
他们在一份联合声明中强调,法案应该全面考量各方需求,确保真正惠及零工工人和行业发展。
他们担心法案可能会限制创新,比如统一设定行业最低标准,可能会降低市场竞争,导致用户支付更高的服务费用。
“我们支持加强零工工人的社会保障,但目前建议的缴纳机制仍不明确,尤其对同时在多个平台工作的工人来说,可能会增加经济负担。”
“比如,如果有人早上跑电子召车,晚上送外卖,是否需要分别缴费? 这会让他们更难在零工经济中生存。”
吁试行“监管沙盒”
此外,他们也反对过于繁琐的扣款程序,如所有扣款都必须经过人力资源总监批准,这可能会增加官僚程序,影响企业运营。
为此,他们建议政府在提呈法案前,先评估实际影响,收集零工工人反馈,并通过监管沙盒试点,在小范围内测试法案的可行性。
“我们愿意配合政府,制定真正有效的法案,既能保障零工工人权益,又不会扼杀行业创新。马来西亚有潜力在零工经济领域领跑,我们必须确保法案平衡且永续。”
视频推荐 :